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世尊于灵山会上,大梵天王献金色婆罗花,世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五灯会元》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以来,成为一种信仰,与众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代代相传着关于“佛”的故事。在中国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正是一个个古老神秘的佛教故事,使其境内的鸡足山成为享誉东南亚与五台、九华、普陀、峨眉齐名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如磁石般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信徒不远千里来此顶礼膜拜,瞻仰圣山。“梵钟声彻三千界,鸡足名标第一山。”鸡足山如此显要的地位,来自它的开山祖师迦叶尊者所笼罩的神秘光环。佛祖生前曾命金鸡使者到人间寻找一方净土,佛祖涅槃后,大弟子迦叶遵其遗愿,捧锦斓袈裟,携舍利佛牙,找到金鸡落脚的地方——鸡足山。就是在这里,迦叶召集各地传教僧团的五百罗汉,主持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结会诵,佛教经典得以保存流传,而鸡足山也成为了中国佛门五大道场之一。
后来,迦叶隐身,守衣入定于华首门内,交袈裟给八百年后肉身出世的弥勒佛。又传说这道门每隔五百年就会开合一次,于是华首门成为鸡足山最神秘的地方,凡到鸡足山的信徒们必来此朝拜。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之众。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唐代的明智、护月,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清末民初的虚云等都是声闻九州的大德高僧,才人辈出,薪火相传的盛景使鸡足山历经千百年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多时候,对事或景我们常因熟悉而忽略,以至视而不見,更无感于斯。但鸡足山于我却不会,虽造访多次,但它的空旷幽远和佛光霞影一直被我钟爱,而寺里那如诉如歌的诵经声声,仿佛是穿越法界的菩提子,伴着木鱼阵阵,在佛无声的笑里悄悄得道。
有时从小生于高原的山里人,一生累于山,也超然闲于山。当脚踏旋涌而来的山的波涛,置身于风云交际的磅礴时,心中只有一个大大的笔酣墨饱的惊叹号,鼓动着生命在升腾。被尘世凡俗酱染得没有了颜色的那份沉重与疲惫,顷刻间消融殆尽,余下的只有山峰雄伟气势溶解后的一身清纯!有人说:一个人,得有所敬畏。这话我很以为然,因为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山,或一人、一物、一语、一水、一景、一事、一欲横梗于心或是舒畅于怀,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感悟不同而已。
登上金顶,茫茫天地、云长云消、滚滚红尘尽收眼底。远处,苍山十九峰比肩排立,柔媚百态,美丽静谧;洱海烟波迷茫,闪烁泛光,像一块玲珑剔透的碧玉镶嵌在一片迷蒙的山间。山脚下,涌向山峰、涌出山峰的人流,渺小得竟如一粒粒微尘!近处,嶙峋峥嵘的山崖上,绿意森森的古林间,到处都是熏香缭绕、祥云弥漫。处在这样的境界中,人会忽然飘飘欲仙起来。难怪佛祖释迦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尊者,要抱锦斓袈裟、携舍利佛牙,来此山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华首门等候来世佛的降临。也难怪古往今来官宦子民蚁涌而来,或虔诚礼拜,有求于山,或鸿志在胸,抒发于山……无论是僧尼、帝王、有识之士,还是普通平民,他们的心中都有过对此山峰擎天豪气的敬畏吧,抑或是皆进入了“四围山色观无相,万里月华听有声”的境界。
这是灵山,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我不知道是山因佛而有灵性,还是佛因山而有仙骨,使脚下的路那样绵长。这是灵山,我更不明白,这灵性、这仙骨,对凡俗之人的私欲何以堪!
困惑、茫然之余,我又一次仰视眼前这擎霄之峰,心又一次狂跳不止。突然明白,鸡足山,便是鸡足山,永远地横空出世,永远地遗世独立,唯我独尊。不会因为人们的信仰而升腾为超然物外的灵幻,也不会因为人们的私欲而降低头颅、摧眉折腰。风鞭雨笞如此,晴和温煦依然。纵使没有历代皇朝问津,纵使没有一代一代的游人骚客在山巅朗声慨叹,仍一样的峭拔高峻,仍一样的遗世独立。任凭云长云消,任凭雪落雪融,任凭赶马人的调子在凄婉与欢悦中轮回千年……山峰,终以亘古不变的姿势显示着天地间的雄风正气,以辽远超拔的目光审视着芸芸众生。
人站在山前,与山峰相对,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我想,不足的是山的那份坦荡,那股豪气,那种铮铮凛凛的傲骨。人活着,太多的私欲、太多的疲软充斥着身心。正气、善良、宽容……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的品质正在物欲的冲击下,不断地坍塌和损毁。在茫茫大化的迁流中,人甚至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了。“夸父弃其杖,而人间邓林芬芳”。人,只有投入这山林,登上这雄峰,才能放下手中那柄双刃利剑,才能领悟到什么是豁达,什么是超然。
鸡足山,在不经意间感受了“佛”的光彩与魅力。透过明亮的天空,庄严宝相,慈眉善目,使心底再多的邪恶也荡然无存,这也许就是宽泛的信仰加心底的善良而形成的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吧!放眼苍山瑞雪、洱海碧波,群山波澜起伏,胸中顿开茅塞。那不正是一种大气开阔,令人在眼花缭乱、醉眼蒙眬中却又宁静安祥、回归自然,自醒自警的一种理智的心境平和状态吗?为此,让我感悟到佛的文化更是一种善的文化,佛的教育更是一种无声的自我教育,佛的感召之路更是一种心底良知的自我发现之旅,是被还原了的美丽。正是,拈花微笑,見性成佛……
责任编辑:彭琼瑶
——《五灯会元》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以来,成为一种信仰,与众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代代相传着关于“佛”的故事。在中国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正是一个个古老神秘的佛教故事,使其境内的鸡足山成为享誉东南亚与五台、九华、普陀、峨眉齐名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如磁石般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信徒不远千里来此顶礼膜拜,瞻仰圣山。“梵钟声彻三千界,鸡足名标第一山。”鸡足山如此显要的地位,来自它的开山祖师迦叶尊者所笼罩的神秘光环。佛祖生前曾命金鸡使者到人间寻找一方净土,佛祖涅槃后,大弟子迦叶遵其遗愿,捧锦斓袈裟,携舍利佛牙,找到金鸡落脚的地方——鸡足山。就是在这里,迦叶召集各地传教僧团的五百罗汉,主持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结会诵,佛教经典得以保存流传,而鸡足山也成为了中国佛门五大道场之一。
后来,迦叶隐身,守衣入定于华首门内,交袈裟给八百年后肉身出世的弥勒佛。又传说这道门每隔五百年就会开合一次,于是华首门成为鸡足山最神秘的地方,凡到鸡足山的信徒们必来此朝拜。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之众。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唐代的明智、护月,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清末民初的虚云等都是声闻九州的大德高僧,才人辈出,薪火相传的盛景使鸡足山历经千百年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多时候,对事或景我们常因熟悉而忽略,以至视而不見,更无感于斯。但鸡足山于我却不会,虽造访多次,但它的空旷幽远和佛光霞影一直被我钟爱,而寺里那如诉如歌的诵经声声,仿佛是穿越法界的菩提子,伴着木鱼阵阵,在佛无声的笑里悄悄得道。
有时从小生于高原的山里人,一生累于山,也超然闲于山。当脚踏旋涌而来的山的波涛,置身于风云交际的磅礴时,心中只有一个大大的笔酣墨饱的惊叹号,鼓动着生命在升腾。被尘世凡俗酱染得没有了颜色的那份沉重与疲惫,顷刻间消融殆尽,余下的只有山峰雄伟气势溶解后的一身清纯!有人说:一个人,得有所敬畏。这话我很以为然,因为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山,或一人、一物、一语、一水、一景、一事、一欲横梗于心或是舒畅于怀,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感悟不同而已。
登上金顶,茫茫天地、云长云消、滚滚红尘尽收眼底。远处,苍山十九峰比肩排立,柔媚百态,美丽静谧;洱海烟波迷茫,闪烁泛光,像一块玲珑剔透的碧玉镶嵌在一片迷蒙的山间。山脚下,涌向山峰、涌出山峰的人流,渺小得竟如一粒粒微尘!近处,嶙峋峥嵘的山崖上,绿意森森的古林间,到处都是熏香缭绕、祥云弥漫。处在这样的境界中,人会忽然飘飘欲仙起来。难怪佛祖释迦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尊者,要抱锦斓袈裟、携舍利佛牙,来此山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华首门等候来世佛的降临。也难怪古往今来官宦子民蚁涌而来,或虔诚礼拜,有求于山,或鸿志在胸,抒发于山……无论是僧尼、帝王、有识之士,还是普通平民,他们的心中都有过对此山峰擎天豪气的敬畏吧,抑或是皆进入了“四围山色观无相,万里月华听有声”的境界。
这是灵山,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我不知道是山因佛而有灵性,还是佛因山而有仙骨,使脚下的路那样绵长。这是灵山,我更不明白,这灵性、这仙骨,对凡俗之人的私欲何以堪!
困惑、茫然之余,我又一次仰视眼前这擎霄之峰,心又一次狂跳不止。突然明白,鸡足山,便是鸡足山,永远地横空出世,永远地遗世独立,唯我独尊。不会因为人们的信仰而升腾为超然物外的灵幻,也不会因为人们的私欲而降低头颅、摧眉折腰。风鞭雨笞如此,晴和温煦依然。纵使没有历代皇朝问津,纵使没有一代一代的游人骚客在山巅朗声慨叹,仍一样的峭拔高峻,仍一样的遗世独立。任凭云长云消,任凭雪落雪融,任凭赶马人的调子在凄婉与欢悦中轮回千年……山峰,终以亘古不变的姿势显示着天地间的雄风正气,以辽远超拔的目光审视着芸芸众生。
人站在山前,与山峰相对,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我想,不足的是山的那份坦荡,那股豪气,那种铮铮凛凛的傲骨。人活着,太多的私欲、太多的疲软充斥着身心。正气、善良、宽容……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的品质正在物欲的冲击下,不断地坍塌和损毁。在茫茫大化的迁流中,人甚至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了。“夸父弃其杖,而人间邓林芬芳”。人,只有投入这山林,登上这雄峰,才能放下手中那柄双刃利剑,才能领悟到什么是豁达,什么是超然。
鸡足山,在不经意间感受了“佛”的光彩与魅力。透过明亮的天空,庄严宝相,慈眉善目,使心底再多的邪恶也荡然无存,这也许就是宽泛的信仰加心底的善良而形成的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吧!放眼苍山瑞雪、洱海碧波,群山波澜起伏,胸中顿开茅塞。那不正是一种大气开阔,令人在眼花缭乱、醉眼蒙眬中却又宁静安祥、回归自然,自醒自警的一种理智的心境平和状态吗?为此,让我感悟到佛的文化更是一种善的文化,佛的教育更是一种无声的自我教育,佛的感召之路更是一种心底良知的自我发现之旅,是被还原了的美丽。正是,拈花微笑,見性成佛……
责任编辑:彭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