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每年很早就进入了银装素裹、白雪飘飞的寒冬。这里虽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却也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尤其是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更是上天赏赐给龙江人民的一份厚重礼物。它广阔辽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生产与供应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水稻种植用水越来越紧缺,全球粮食危机越来越加剧,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培育出更加优质更加高产的水稻品种,为大众奉献出更加充足的粮食,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张凤鸣就是这样一位追逐梦想的科学家,他成功研制出了高品质的优良品种,为千百万农家送去新稻与欢笑。
黑土地上的育种传奇
稻农最关心的是水稻的品种问题。张凤鸣作为农业科学家,心里装着农民,常常想着为农民的生活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他带领团队历时11年攻关选育出优质水稻品种“龙稻18”,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稻18’是普通粳稻,长粒、散穗,剑叶上举,分蘖能力强,抗倒伏,米质优、耐冷性抗病性强,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张凤鸣说。据介绍,该品种在2013年省良种化工程中优质中标,是黑龙江省首个国标1级米品种。“龙稻18”具有两个特点,张凤鸣介绍说,第一是该品种产量高。通过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782.3kg/hm2,比对照增产6.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490.6kg/hm2,比对照增产10.2%。第二个特点是综合抗性强。经省种子管理局指定鉴定单位2011~2013年连续抗病耐冷鉴定,叶瘟0~1级,穗颈瘟0级,低温处理后空壳率仅1.81%~6.11%,且高抗倒伏。
父母本决定新一代品种的优劣。“龙稻18”是以“东农423”为母本、“龙稻3号”为父本,通过混合选择、系谱选择,辅以生态压力选择的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各项指标达到国家《GB/T17891-1999优质稻谷》一级米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品种结束了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却没有一个国家一级米品种的历史。
11年间,张凤鸣经历了数不清的艰辛,虽然目前,这一品种刚投入生产,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实际上,自1989年主持成立水稻育种室以来,张凤鸣一直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围绕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新展开研究,将品种和栽培技术配套,向下推广,以期实现成果转化。
2005年9月21日,由黑龙江省科技厅和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组织邀请国家超级稻验收专家组对张凤鸣与团队选育的“龙稻5号”(哈99-774)进行田间产量验收,2006年被国家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7年在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太和村更是创造了实测亩产802.4公斤的寒地水稻高产纪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十多年时间,张凤鸣主持育成了水稻品种17个,其中包括农业部首批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和黑龙江省首个国标1级米品种“龙稻18”。这一系列新品种不仅拓宽了黑龙江省的种质资源,缓解了稻米市场对优质米需求的紧张程度,而且对创造高额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发展后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积极研究优质品种,张凤鸣还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为了向农民传播农业技术,他多次在电视、广播上举办知识讲座,把先进的生产理念传授给农民,争取让成果切实惠农。
梦想落在土地上
张凤鸣是一位质朴平实的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朴素的话语里总是显得非常诚恳。就是回忆自己在科研方面走过的艰难道路时,他也总是非常平淡,好像那些困难从来就没发生过。即使有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已经受到很大影响,他也认为这些困难微不足道,还不如自己研究了30多年的水稻上的米粒大。
相比一些经历太过坎坷的科学家,张凤鸣的人生没有什么太过惊人的大起大落。出生于1957年的他自1982年从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当老师,一年后又被调到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在科研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一直到现在还在为农业事业努力着。
回顾在农科院走过的30多年的道路,张凤鸣总有些许感慨。初进农科院时,正赶上经费紧张、资金拮据的艰难岁月。一个农业科学院,下辖30多个研究所,下面还有研究室,几千号职工要靠财政养活。年轻的张凤鸣从作物育种所调到耕作栽培所,没课题没经费。所里实行差额拨款,有限的钱款先照顾退休老职工,在职的反倒领不到工资。单位喊出口号“有钱开支,无钱下岗。”组织要个人自己想办法解决生活问题。
压力是弱者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垫脚石。艰难的生活非但没有压垮张凤鸣,却逼他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由于是省级研究机构,国家项目很难拿到,省里也不支持。为了先解决好急迫的生活问题,他开始带头卖水稻种子,用创收补足事业费的不足。他的水稻科研事业就是在这样惨淡的境况里起步的。
水稻,对他这位毕业实习是玉米研究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刚开始,他搞水稻旱种栽培、水稻抛秧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不是很理想。拿水稻抛秧技术来说,虽然它有利于节省劳动力,但也造成了苗种分布不均匀、产量受影响的弊病。为了搞好水稻研究工作,张凤鸣仔细研究了一下本省农业状况,决定涉足农民关心的育种领域。
他下足力气,亲自在试验田里耕种、查验。为了搞好育种工作,他常常是奔波在风里雨里,像一位农民一般耕作在田间。育种是一项系统工程,中间经过几十道程序,从培养到成功至少得十多年时间。一颗普通的种子,凝结了张凤鸣辛勤的汗水。春去秋来,寒暑交替,他在黑土地上完成了最值得期待的论文。
张凤鸣的心中一直装着一个梦想,要让自己的科研团队成为黑龙江省里最领先的团队,成为黑土地上的精英团队。同上世纪80年代相比,如今他的科研条件相当不错。作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他拥有设施完备的试验场圃和先进的配套农机具,众多高学历的助手。满怀自信的他,站在充满希望的新起点上,将继续在黑土地上书写让农民惊喜、令天地动容的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