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于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传统书院为适应新形势也做出一定调整,但并没有彻底纠正其官学化、科举化倾向,最终在新学大潮中落伍。以近代的传统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传统书院在近代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从而可见西学影响下中国传统教育转变的艰难过程。
关键词:传统书院中体西用变革
书院的兴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性质上讲,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式微,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这种私人讲学的形式,可谓后世书院讲学论道传统的渊源。从名称而言,“书院”之名正式出现在唐朝,由于大规模修书的需要,唐玄宗时期设立“丽正修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这种中央设立的书院主要任务为整理图书、校刊经籍。书院制度自唐开始,至宋时确立发展,明清时进一步繁荣普及。书院的功能也逐渐集讲学、藏书、祭祀等于一体。
晚清以降,中国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传统书院也做出了一定调整,但并没有彻底纠正其官学化、科举化倾向,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一、书院的官学化、科举化
书院基于私学传统而产生,在促进学术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形成了不同于官学系统的特点,如书院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且书院不受官府的严格约束,相对自由。然而,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对书院逐渐加强干涉,书院在此影响下不可避免具有官学化倾向。自宋初,中央政权就通过赐书、赐匾、赐田等方式支持、资助书院,以图控制。至清朝,统治者对书院的控制更为严密。据统计,清代书院达4000余处,半数以上具有官方背景。一是官府掌握了各书院山长的聘任权,“清代书院山长每年一聘,大多在年前由书院所属地方官员发出聘书,并附聘金”。二是官府控制书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即学田收入,甚至挪用书院经费。咸同年间,各地官府“竟将书院公项藉端挪移,以致肄业无人,月谋废弛”。清统治者对书院所招生徒的籍贯、名额等也有限制。处于日益加重的控制下,传统书院的学术自由精神逐渐丧失,官学化倾向严重。
书院兴起之处,本不为培养搏取利禄之徒,随着科举制的完善,科举考试成为正途,书院教育也沦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的讲授内容主要是时文帖括,有些书院以做八股文好坏为聘任山长的标准。书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考课制度,考课内容以科举内容为主,使考课俨然成为科举的训练场。书院与科举的结合,最具代表性的,是书院中的祭祀活动,清代书院“除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书院相关的先贤、先儒之外,还要祭祀执掌科名的文昌帝君”。诚然,书院科举化是大势使然,但也导致了书院教育的日趋僵化。明朝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书院诸生经世致用、兼济天下的胸怀和气度;而清代云南玉屏书院的对联“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黄昏灯火五更鸡”,也可谓诸生以科举取士为读书要务的真实写照。
二、新式书院的冲击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西学广泛打开便利之门。西方传教士等涌入中国后,在各地兴建了一批新式书院,既有宣扬教义的教会学校,又有不中不西的新式教育机构。这些新式书院给中国传统书院造成了冲击,差异更趋明显。
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90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30多个城市。正是基于传统书院对中国的影响,这些教会书院也沿用“书院”的名称,但它们与传统书院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教会书院以宣扬宗教为目的,完全采用西方学制,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也按照西方模式。这些教会书院虽然是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有一定的贡献。它们以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组织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书院的授课模式,对中国教育风气的转变产生一定影响。
1876年创办的上海格致书院相对于教会书院,是比较特殊的新式书院。格致书院由中西绅商合办,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筹办。它首先严禁传教,“凡各种传教之书,断不可入馆”。书院以讲授西方科学技术为主,重视实验精神,而且坚持开放办学,任人参观。书院的考课也以格致为主要内容,涉及中国人关心的时务、实用技术等。“格致书院是中外教育史上一个罕见机构”,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特殊学校”。格致书院还得到了一些洋务派官员的支持,如李鸿章、刘坤一等人,他们曾为书院的考课出题。书院也培养了一批通晓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国知识分子。
三、中体西用下的书院变革
面对晚清巨变,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旧学不能拯救中国,唯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寻找出路。甲午战前,中国人学习西方始终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框架,在维护圣道的基础之上,学习西方制器富强之术。虽然大多数书院官学化、科举化倾向严重,且由于积弊已久,无法立时扭转,但也发生了有限的变革。
危难时局中,书院首先恢复、发扬了儒学自身的经世致用传统,关心时事。早在嘉道年间,阮元创立诂经精舍、学海堂,研究经史实学,通经致用。同光时期,许多地方书院将经世致用传统进一步光大。贺长龄在任江苏巡抚期间,重建钟山书院,并令江苏书院学习《皇朝经世文编》,开启经世学风。再如:湖南的湘水校经堂,道光年间建于岳麓书院内,当时仅分经义、词章、治事三科试士;光绪五年重建后,首任山长成孺设经济一科,号召读经世之书。
书院也适时将西学纳入教学范围,洋务运动后,西方的科技工艺更是成为书院的讲授内容,甚至在书院办学宗旨中也开始提倡西学。中西书院掌院沈毓桂曾将书院宗旨阐发为:“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晚清重臣张之洞关注教育,设立了若干书院,如经心书院、尊经书院、广雅书院等。在他创办的这些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从总体看,虽然西学也开始在书院中占一席之地,但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传统书院虽然进行一定的调整变革,但这种变革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甲午战后,维新思想影响逐渐深入,学习西方成为潮流,而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远远落后于时代需要。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奏折中建议将各省书院淫祠改为学堂,光绪帝接受建议颁布上谕,将各省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校。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条上谕废除,书院一度恢复。在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由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回顾传统书院在近代变革的历程,我们也应看到传统书院对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西学等,都曾在书院中留下痕迹,甚至以书院作为学术传播的中心。晚清书院总体上呈现官学化、科举化倾向,仍有部分书院蕴含丰富的学术文化内涵,保留讲学传统。尽管这些书院并不占数量优势,但在促进当地学风的形成、学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固然是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但因其与政治维新相联系,难免有仓促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关键词:传统书院中体西用变革
书院的兴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性质上讲,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式微,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这种私人讲学的形式,可谓后世书院讲学论道传统的渊源。从名称而言,“书院”之名正式出现在唐朝,由于大规模修书的需要,唐玄宗时期设立“丽正修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这种中央设立的书院主要任务为整理图书、校刊经籍。书院制度自唐开始,至宋时确立发展,明清时进一步繁荣普及。书院的功能也逐渐集讲学、藏书、祭祀等于一体。
晚清以降,中国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传统书院也做出了一定调整,但并没有彻底纠正其官学化、科举化倾向,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一、书院的官学化、科举化
书院基于私学传统而产生,在促进学术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形成了不同于官学系统的特点,如书院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且书院不受官府的严格约束,相对自由。然而,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对书院逐渐加强干涉,书院在此影响下不可避免具有官学化倾向。自宋初,中央政权就通过赐书、赐匾、赐田等方式支持、资助书院,以图控制。至清朝,统治者对书院的控制更为严密。据统计,清代书院达4000余处,半数以上具有官方背景。一是官府掌握了各书院山长的聘任权,“清代书院山长每年一聘,大多在年前由书院所属地方官员发出聘书,并附聘金”。二是官府控制书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即学田收入,甚至挪用书院经费。咸同年间,各地官府“竟将书院公项藉端挪移,以致肄业无人,月谋废弛”。清统治者对书院所招生徒的籍贯、名额等也有限制。处于日益加重的控制下,传统书院的学术自由精神逐渐丧失,官学化倾向严重。
书院兴起之处,本不为培养搏取利禄之徒,随着科举制的完善,科举考试成为正途,书院教育也沦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的讲授内容主要是时文帖括,有些书院以做八股文好坏为聘任山长的标准。书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考课制度,考课内容以科举内容为主,使考课俨然成为科举的训练场。书院与科举的结合,最具代表性的,是书院中的祭祀活动,清代书院“除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书院相关的先贤、先儒之外,还要祭祀执掌科名的文昌帝君”。诚然,书院科举化是大势使然,但也导致了书院教育的日趋僵化。明朝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书院诸生经世致用、兼济天下的胸怀和气度;而清代云南玉屏书院的对联“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黄昏灯火五更鸡”,也可谓诸生以科举取士为读书要务的真实写照。
二、新式书院的冲击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西学广泛打开便利之门。西方传教士等涌入中国后,在各地兴建了一批新式书院,既有宣扬教义的教会学校,又有不中不西的新式教育机构。这些新式书院给中国传统书院造成了冲击,差异更趋明显。
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90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30多个城市。正是基于传统书院对中国的影响,这些教会书院也沿用“书院”的名称,但它们与传统书院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教会书院以宣扬宗教为目的,完全采用西方学制,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也按照西方模式。这些教会书院虽然是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有一定的贡献。它们以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组织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书院的授课模式,对中国教育风气的转变产生一定影响。
1876年创办的上海格致书院相对于教会书院,是比较特殊的新式书院。格致书院由中西绅商合办,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筹办。它首先严禁传教,“凡各种传教之书,断不可入馆”。书院以讲授西方科学技术为主,重视实验精神,而且坚持开放办学,任人参观。书院的考课也以格致为主要内容,涉及中国人关心的时务、实用技术等。“格致书院是中外教育史上一个罕见机构”,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特殊学校”。格致书院还得到了一些洋务派官员的支持,如李鸿章、刘坤一等人,他们曾为书院的考课出题。书院也培养了一批通晓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国知识分子。
三、中体西用下的书院变革
面对晚清巨变,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旧学不能拯救中国,唯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寻找出路。甲午战前,中国人学习西方始终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框架,在维护圣道的基础之上,学习西方制器富强之术。虽然大多数书院官学化、科举化倾向严重,且由于积弊已久,无法立时扭转,但也发生了有限的变革。
危难时局中,书院首先恢复、发扬了儒学自身的经世致用传统,关心时事。早在嘉道年间,阮元创立诂经精舍、学海堂,研究经史实学,通经致用。同光时期,许多地方书院将经世致用传统进一步光大。贺长龄在任江苏巡抚期间,重建钟山书院,并令江苏书院学习《皇朝经世文编》,开启经世学风。再如:湖南的湘水校经堂,道光年间建于岳麓书院内,当时仅分经义、词章、治事三科试士;光绪五年重建后,首任山长成孺设经济一科,号召读经世之书。
书院也适时将西学纳入教学范围,洋务运动后,西方的科技工艺更是成为书院的讲授内容,甚至在书院办学宗旨中也开始提倡西学。中西书院掌院沈毓桂曾将书院宗旨阐发为:“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晚清重臣张之洞关注教育,设立了若干书院,如经心书院、尊经书院、广雅书院等。在他创办的这些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从总体看,虽然西学也开始在书院中占一席之地,但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传统书院虽然进行一定的调整变革,但这种变革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甲午战后,维新思想影响逐渐深入,学习西方成为潮流,而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远远落后于时代需要。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奏折中建议将各省书院淫祠改为学堂,光绪帝接受建议颁布上谕,将各省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校。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条上谕废除,书院一度恢复。在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由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回顾传统书院在近代变革的历程,我们也应看到传统书院对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西学等,都曾在书院中留下痕迹,甚至以书院作为学术传播的中心。晚清书院总体上呈现官学化、科举化倾向,仍有部分书院蕴含丰富的学术文化内涵,保留讲学传统。尽管这些书院并不占数量优势,但在促进当地学风的形成、学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固然是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但因其与政治维新相联系,难免有仓促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