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子”教学脉络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物质微观构成的开始。因此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它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微粒观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第一个课题“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分子”是学生对物质认识从宏观角度发展到微观角度的开端。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分子”这一课时中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及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基本认识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分子与物质的联系,实现对物质的变化的认识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并基于微观(分子)的角度去学习化学,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初步搭建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分子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49-020
  人教版义务教科书(2012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在绪言部分写到,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任务,也是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所以掌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将微粒观纳入自身的认知体系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主题内容,这一主题内容在教科书中集中编排在三单元,少部分内容穿插于其它单元中。通过该主题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在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并能够基于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和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的第一个课时“分子”是“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第一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物质的微粒性,虽然在物理课程中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但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清晰,如湿衣服晾干,闻到花香,物质的三态变化等事实学生往往会从宏观现象解释为蒸发,挥发,扩散等,这些宏观表象是由什么改变引起的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加之分子看不见摸不着,对分子的认识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不能自觉地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建立联系,学生的认识方式类型只是宏观水平阶段,还没有在微观水平层次来认识物质,所以分子是学生对物质的认识从宏观走向微观的第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内容的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分子的学习应该帮助学生搭建起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为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原子”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分子的教学是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重点,难点,是学生的认识从宏观水平走向微观水平的第一个障碍点。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认识发展的的第一个障碍点呢?在初中阶段需要在微观水平认识的物质大多数是由分子构成的,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主体和变化的基本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分子与物质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基于宏观事实建立微观认识,再用微观认识解释宏观事实,即从微观的角度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帮助学生建立分子与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的关系,具体教学中从以下的四个步骤和方面展開:
  一、建构微粒观
  首先在教学中通过生活经验,日常现象的引入,让学生在备感亲切的生活实例中感受到微粒(分子)的存在,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推理出微粒分子的真实性。紧接着教师通过演示质量相等的两份品红在质量相等的不同温度水中扩散的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学生们都能分析出品红在水中扩散现象,是由于构成品红的微粒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再结合生活现象湿衣服的晒干等实例进一步体验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构成的,并且这些微粒在不断的运动着。最后通过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分子图片和历史上科学家从实验推理得到的分子图像高度吻合,从化学史实,科技前沿等角度再一次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学生建构对分子存在与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初中阶段主要研究的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使学生能从宏观,微观(分子)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宏观可见的一切物质都是有大量的肉眼看不见微观粒子(分子)构成的。
  二、建立分子种类与物质种类的关系
  学生能够认识到宏观可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分子构成之后,教学中可借助学生在第二单元中已经从宏观角度,即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建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这一对概念,再一次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微观粒子分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进而明确分子与物质的关系,建立分子种类决定物质种类的新的认识物质的角度。以一瓶空气(混合物)和一瓶纯净的氧气(纯净物)为例子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角度分析两瓶气体的区别,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微观的角度含有多种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氮气分子等,是混合物,纯净的氧气中含有一种物质,微观的角度仅只含有一种分子,即氧气分子,是纯净物,实现对混合物和纯净物这一对概念的认识从宏观角度到微观角度的转变,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不同之处,建立起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微观粒子分子,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微观粒子分子的微观理解,明确分子种类和物质种类的关系,建构分子种类决定物质种类的认识。冰水混合物从宏观角度很难得说清楚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但从微观角度——分子的角度来看,冰水混合物里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因此很清楚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明确了分子与物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基于从微观分子的角度来认识宏观物质的不同之处,宏观物质不同,微观构成分子就不同,分子的种类决定物质的种类。   三、建立分子与物质的性质关系
  在看待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新的认识角度即分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形成之后,即分子与物质的关系建立之后,从分子的角度来看,冰和水属于同一物质,很显然宏观上来看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它们的状态不同,密度不同等。类似的例子很多,从这些实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分子相同,物质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不管是单个分子还是多个分子的集合体,都能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单个分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比如一个水分子就无从谈起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隙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体积的变化,只有当水分子集体共存时,分子间的间隙改变时才会表现出物质体积的变化。同样的道理,物质的颜色这个物理性质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集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例如气态的氧气的颜色是无色的,而液态的氧的颜色确是淡蓝色的,颜色的改变就是氧气液化时由于氧分子之间的间隙和排列方式改变而造成的,而在这个物态的变化过程中,(氧)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分子是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微观粒子。
  液态的氧和气态的氧气也是同一物质,它们在微观上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宏观上它们的物理性质也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液态的氧和气态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都能支持燃烧,这是同学们都已知的常识。由此可以推理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因此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微观粒子。
  四、建立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的关系
  宏观上氧气液化变成液态氧是物理变化,微观上氧气和液态的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距离。从分子的角度来看,物理变化中分子相同,物质相同,从宏观角度来看物质种类没有改变,因此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过量的木炭在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燃烧后熄灭,集气瓶中的新生成的气体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这是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从分子的角度来看这个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氧分子消耗完,集气瓶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以宏觀上物质种类也发生变化,木炭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种类也发生改变。从分子的角度来看,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分在与物质变化的关系时,在提供物质名称的同时,可以同时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的变与不变,这样能够为第二课时进入原子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上从四方面分析物质与分子,分子与物质的分类,分子与物质的性质,分子与物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能够基于微观粒子分子认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建构起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框架,这是初中化学设置“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主题的主要目标之一,形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前提条件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的这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面对宏观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能从(微观角度)分子的角度对其本质进行解释,面对微观构成和变化能够从宏观现象和实例中找到实际的证据,能够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自由转换,实现“分子”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有关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以及如何改变这一个知识点留在本课题的第二课时中讲解。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美育教学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学校美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良倾向,在明晰相关概念、理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课堂、课外等方面的美育活动空间,讨论师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方法途径,探析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活动重点和方向,为各类学校通过开展美育活动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宇】美育活动 人文素养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包括小学、初中的道德与法制、高中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思政课堂产生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变革和转变目前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策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力的目的。   【关键词】 思政课 课堂教学 低效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2
[摘要]在肯定《西窗》与《PreludesⅠ-Ⅳ》可比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作家的写作心理及作品在诗人创作生涯中的地位来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关键词可比性 写作心理 作品地位    “文学形式与美学情趣一旦落伍,作家就可能从本国文学过去的表现形式中寻找适应眼前需要的答案;他们也可能向国外探索,去发现能表现和满足他们文学意愿的东西。……一般说来,国内外相互对立的文学运动和代表人物会在这里时出现,各
【摘要】 校本课程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当前很“时髦”的一个研究领域。我校研发的校本课程内容设定为五大模块。其模块为:语言类、思维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本文就语言类模块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多维训练目标、诗意教学形式、個性管理体系、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高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正在进行积极的革新改变,語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学习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借助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和教学的过程,能够培养起学生独特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摘要】 据现阶段的教育形势来看,教师更注重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同样,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也更注重于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去实践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到文字的魅力之后,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更能容易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讲授。本文针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言文字教学实践的可行措施展开了探讨,力求找到更适合现在趋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优质
【摘要】 本论文是在新高考改革过程中,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而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做的探讨。在当前教学改革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切实推进和贯彻新高考改革精神。本论文是笔者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经验总结和研究。主要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方法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学生 语文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
【摘要】良好的集体意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完善人格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班级增强战斗力的必备条件,能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同舟共济的集体意识,用集体的荣誉感和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并合力共建美好班级。  【关键词】培养 同舟共济 集体意识 美好班级  近期,社会上风靡美军“本福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舰长一一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创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大众对于教育事业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近些年来,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将生命教育渗透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 初中教育 生命教育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 我们都知道水作为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大班年龄段阶的幼儿正处于好问、好探究的模仿学习、习惯养成的启蒙时期,因而在幼儿时期进行节水教育将会使得学终生受益。教师应让幼儿在幼儿园“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环境下,懂得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养成节水、爱水的好习惯。   【关键词】 幼儿 节约用水 教育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