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必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优良途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致力于语文阅读教学浅易明白的操作程序,为学生阅读提供明确的阅读方法,对具体某一文章阅读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即语文阅读“四部曲”,下面依次做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之阅读“四部曲”
部曲一:初读
初读课文犹如看一部电视剧的序幕,只能看到大致有些什么人物、会有哪些重要的情景,却看不到故事的情节,是阅读的初始阶段,不需要感悟品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就不能寄予太高的“希望”,亦不必设置过多的问题或要求,只需从这几点做好:1.利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能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顺序,结构方式。
部曲二:细读
所谓“细”即要深入文本,掌握文本传递的信息。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明确文章各自然段的段意及各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文章的层次。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读文要细,细读文本的根本在于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作保证。
(1)细读文本,应注重关键词语理解,分析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含义,对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句,还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写作背景来进行分析,以准确理解其特定含义。
(2)能够准确地把握重点句和重点段,领会文章的主旨。弄清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讲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例进行概括,分析体会文句中隐含的信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3)注意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部曲三:精读
精读,是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及创新的语文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及主体能力,就是说,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精读最普遍的表现方式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地方深入阅读体会。精读部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做个学习的主人。理解文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感情以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作出分析和评价,鉴别其正确与错误,好与坏以及为什么好和为什么坏。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索的动力,创新发展的基础。精读文章必须要把对问题的提炼摆在首位,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方向,问得合理,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重要段落,反复阅读,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的用意,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描写、说明方法,一是“表现深刻含义”的句式方法。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
(5)鼓励在交流和討论中读出自己的感受,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习过程,通过自读自悟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指导和点拨,不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中,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问题法、比较法、谈谈感受、问题辩论、相互评点,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还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艺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部曲四:泛读
泛读,即以所读之文为点,牵出与之相关的一条线,读与之相似的文章,读与之相关的文章,与之相反的文章都可以读。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已有的阅读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阅读资源,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阅读教学既灵活多变,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以上语文阅读“四部曲”旨在对阅读进程、阅读方法和需要读出些什么进行模式化探索,让学生掌握会读书的本领,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为终身读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桥小学 重庆市云阳县 84430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必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优良途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致力于语文阅读教学浅易明白的操作程序,为学生阅读提供明确的阅读方法,对具体某一文章阅读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即语文阅读“四部曲”,下面依次做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之阅读“四部曲”
部曲一:初读
初读课文犹如看一部电视剧的序幕,只能看到大致有些什么人物、会有哪些重要的情景,却看不到故事的情节,是阅读的初始阶段,不需要感悟品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就不能寄予太高的“希望”,亦不必设置过多的问题或要求,只需从这几点做好:1.利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能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顺序,结构方式。
部曲二:细读
所谓“细”即要深入文本,掌握文本传递的信息。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明确文章各自然段的段意及各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文章的层次。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读文要细,细读文本的根本在于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作保证。
(1)细读文本,应注重关键词语理解,分析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含义,对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句,还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写作背景来进行分析,以准确理解其特定含义。
(2)能够准确地把握重点句和重点段,领会文章的主旨。弄清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讲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例进行概括,分析体会文句中隐含的信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3)注意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部曲三:精读
精读,是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及创新的语文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及主体能力,就是说,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精读最普遍的表现方式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地方深入阅读体会。精读部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做个学习的主人。理解文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感情以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作出分析和评价,鉴别其正确与错误,好与坏以及为什么好和为什么坏。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索的动力,创新发展的基础。精读文章必须要把对问题的提炼摆在首位,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方向,问得合理,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重要段落,反复阅读,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的用意,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描写、说明方法,一是“表现深刻含义”的句式方法。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
(5)鼓励在交流和討论中读出自己的感受,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习过程,通过自读自悟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指导和点拨,不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中,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问题法、比较法、谈谈感受、问题辩论、相互评点,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还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艺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部曲四:泛读
泛读,即以所读之文为点,牵出与之相关的一条线,读与之相似的文章,读与之相关的文章,与之相反的文章都可以读。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已有的阅读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阅读资源,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阅读教学既灵活多变,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以上语文阅读“四部曲”旨在对阅读进程、阅读方法和需要读出些什么进行模式化探索,让学生掌握会读书的本领,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为终身读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桥小学 重庆市云阳县 84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