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冷漠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关注政治冷漠现象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政治冷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入手,阐释了政治冷漠功能,力求对政治冷漠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将政治冷漠的定义归纳为行为论、心理论以及综合论三种观点,将政治冷漠的特征概括为稳定性、可变性和复杂性三种。认为政治冷漠既存在不利于政治民主发展的消极功能,也存在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功能。
关词:政治冷漠行为论政治冷漠心理论政治冷漠行为—心理论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是和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等紧密相对应的概念。随着对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的重视,政治冷漠也逐渐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政治冷漠现象,首先要弄清它的含义、特征和功能,这是展开政治冷漠研究的前提。然而,对于什么是政治冷漠以及其特征和功能这些基础性的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冷漠的不同定义入手,在明确其含义、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冷漠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冷漠的含义
关于政治冷漠的含义,学者们尚存在争议。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界定模式。
1. 政治冷漠行为论。这种观点强调主体在行为上不参与政治。杨光斌就这种观点持赞同态度,他认为“在政治学中,政治冷漠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它只不过是政治参与中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它是用来形容‘无政治阶层’民众不参与政治。”[1]
2. 政治冷漠心理论。这种观点表明主体对政治生活的冷淡和政治问题的漠视。它补充了行为论的不足,承认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即使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或被迫在行为上参与了政治生活,但是其内心仍然是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如有的学者认为,政治冷漠就是“主体在有选择权的条件下,对政治生活缺乏责任心和兴趣,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动力的一种心理态度”[2]。
但是,这种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欠缺之处。它片面地强调了政治冷漠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了政治冷漠缺乏现实载体的事实。虽然看到了政治心理与政治冷漠之间的密切关系,却忽视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政治冷漠)行为方面的意义” [3] 。政治心理至多是影响政治参与的先决条件和解释个人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原因,不能成为定义政治冷漠的重心。
3. 政治冷漠行为—心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政治冷漠不仅包括行为上的不参与,还包括与这种不参与行为相关的认识等观念形态,把政治冷漠理解为心理态度和政治行为二者的结合。王浦劬在《政治学基础》中这样定义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中这样定义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属于政治社会学范畴。作为一种政治态度,它指的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41]
另外,马克思认为,为了防止腐败,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腐蚀,特别是对工人阶级上层的收买。
二、政治冷漠的特征
1. 稳定性。政治冷漠现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暂时的不参与或一段时期低频率的参与都不能称之为“政治冷漠”。政治冷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就其心理状态而言,政治冷漠是一种长期积累、积淀而形成的结果,这种对政治的冷漠心态有较长时期的形成过程;就其政治行为而言,政治冷漠现象强调的是行为主体长期游离于政治行为之外,不参与政治活动。
2.可变性。政治冷漠的稳定性并不排斥其可变性。稳定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出现的定型化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模式。这种政治心理和行为模式并非永恒不变,当个体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目标发生了变化,他就有可能进入或游离出政治冷漠现象。此外,政治冷漠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它是一个逐渐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其动态性的特点。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政治冷漠现象的界限是不断变化的。
3. 广泛性。政治冷漠现象总是和政治参与相伴而生,有政治参与的发展就有政治冷漠的存在。不管这个国家是多么的民主和富强,它都不可能在其国土内消灭政治冷漠。
4. 复杂性。政治冷漠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其形成原因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两方面。政治冷漠的形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客观原因,也有个人的主观原因。既然形成的政治冷漠的原因是复杂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人民政治冷淡的因素有很多,并往往因人而异。所以很难有绝对有效的一般性补救办法,以促进大众热心的参与。”[9]而且,这些并不绝对有效的措施并不是可以短期见效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的作用才有可能解决政治冷漠问题。
三、政治冷漠的功能
根据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可以将民主的理论可以划分为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和限制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两种。由此,政治冷漠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功能。
1. 政治冷漠的积极功能。
政治冷漠的积极功能主要表现在广泛的政治参与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会给社会稳定和政治系统的运作带来压力,政治冷漠的存在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1)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必须面临政治参与带来的灾难。“极少数人鼓捣政治机器,绝大数人过自己的生活,那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常态”。[10]政治参与虽然是诸多益处,但是要求全体的政治参与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尤其在一些基本制度尚不健全的国家,参与爆炸会带来社会冲突和动乱。
(2)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有利于政治系统的运作。适度的政治冷漠使得社会、经济、文化等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快速平稳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着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和低效性[11]。“民主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转通常需要某些个体和群体的某种程度的冷漠和回避。政治参与过分,往往会增加民主政治体制的负担,同时也削弱民主政治体制的能力,最终将毁灭民主制度。”[12]
2. 政治冷漠的消极功能。
政治冷漠的存在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政治冷漠不能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策的合法性,纠正决策的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政治冷漠的实质是一种纵容部分掌权者滥用权力,任意使用国家意志的绥靖行为,是民主发展的一大公害”。[13]而且,政府也会忽视政治冷漠群体利益的存在,漠视这类人群的需要,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也是引发政治动荡的导火索之一。
另一方面,政治冷漠的广泛存在会大大弱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政治参与会鼓励公民去认识自己的利益,习得政治经验,积极在政治活动中表达自己的利益。相反,政治冷漠会使公民缺乏政治意识,漠视其社会责任感。
政治冷漠究竟发挥积极功能还是消极功能,应该从其形成的原因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政治冷漠是出于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精英的信任,这种政治冷漠不会带来过多的消极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政治冷漠的原因是出于政治个体的政治效能感不强,对政治体制失去信心或不信任,那么这种政治冷漠就值得注意了。这就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就会引发政局不安和社会动荡。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相对于“文革”中的那种政治狂热,政治冷漠的确反映了我国公民对待政治生活更为理性冷静的态度。日本学者猪口孝认为,“公民社会已经在一定水平上富裕和成熟起来,抛弃了它对于国家的希望,加深了政治冷漠的程度,开始逐渐容忍政治参与的空心化和形式化。”[14]“民众的冷漠,表明他们已经成熟,不再容易受别人的煽动和鼓惑。民众的冷漠,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支点,开始为自己而活着,而不再是为别人。民众的冷漠,说明国家的政治权利正在从社会领域逐步地退出,普通百姓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天地”。但是,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冷漠所传达的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精英的认可有所不同,当今中国政治冷漠背后所传达的更多的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政治责任感的弱化以及对政府的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和不信任感,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的政治冷漠。笔者认为,政治冷漠的确存在于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漠视它的存在,应该科学地采取政治冷漠的利弊得失,并采取措施消除其消极意义,尽可能利用其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冷漠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99
[2]刘明君.关于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政治冷淡主义[J].理论与现代
化,1998,(3):33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9
[4]潘小娟,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2001.420
[5]C·M·鲍勃.《古希腊》[M].纽约:时代出版社.1965.108
[6]L. W. Mibra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Rand McNally 1965
[7]Engelberg, Stephen.Polish Farmers Join Vanguard of Political
Apathy.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 (East Coast)).New York, N.
Y.: Nov 21, 1991. pg. A.11
[8]Guy Chazan. Putin's Main Rival Is Apathy; Russian President Set
for Re-Election, but 50% Turnout Needed. Wall Street Journal.
(Eastern edition). New York, N.Y.: Mar 11, 2004. pg. A.14
[9]马起华.政治学原理[M].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1308
[10]燕继荣.政治冷漠是不是坏事?[J].读书, 1995,(10):78
[11]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1,(6):30
[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4
[13]苏雪萍.“民情论”视野下的中国的政治民主障碍[J].理论研究,
2005,(2):56
[14]猪口孝.国家和社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1
Political Apathy: Meaning, Features and Functions
Hu Li
Abstract: Political apath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range of the politics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phenomena of political apath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promot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thesis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political apathy, and then elaborates the functions, which making general and incisive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apathy. Dividing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apathy into three kinds——the viewpoints of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comprehension, sums up the features of political apathy——stability, variation and complexity. Argues that political apathy posses some negative functions which do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long with positive functions which do good to keep social stability.
Key words: behavioral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psychological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comprehensive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关词:政治冷漠行为论政治冷漠心理论政治冷漠行为—心理论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是和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等紧密相对应的概念。随着对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的重视,政治冷漠也逐渐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政治冷漠现象,首先要弄清它的含义、特征和功能,这是展开政治冷漠研究的前提。然而,对于什么是政治冷漠以及其特征和功能这些基础性的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冷漠的不同定义入手,在明确其含义、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冷漠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冷漠的含义
关于政治冷漠的含义,学者们尚存在争议。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界定模式。
1. 政治冷漠行为论。这种观点强调主体在行为上不参与政治。杨光斌就这种观点持赞同态度,他认为“在政治学中,政治冷漠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它只不过是政治参与中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它是用来形容‘无政治阶层’民众不参与政治。”[1]
2. 政治冷漠心理论。这种观点表明主体对政治生活的冷淡和政治问题的漠视。它补充了行为论的不足,承认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即使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或被迫在行为上参与了政治生活,但是其内心仍然是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如有的学者认为,政治冷漠就是“主体在有选择权的条件下,对政治生活缺乏责任心和兴趣,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动力的一种心理态度”[2]。
但是,这种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欠缺之处。它片面地强调了政治冷漠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了政治冷漠缺乏现实载体的事实。虽然看到了政治心理与政治冷漠之间的密切关系,却忽视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政治冷漠)行为方面的意义” [3] 。政治心理至多是影响政治参与的先决条件和解释个人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原因,不能成为定义政治冷漠的重心。
3. 政治冷漠行为—心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政治冷漠不仅包括行为上的不参与,还包括与这种不参与行为相关的认识等观念形态,把政治冷漠理解为心理态度和政治行为二者的结合。王浦劬在《政治学基础》中这样定义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中这样定义政治冷漠,“政治冷漠,属于政治社会学范畴。作为一种政治态度,它指的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对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41]
另外,马克思认为,为了防止腐败,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腐蚀,特别是对工人阶级上层的收买。
二、政治冷漠的特征
1. 稳定性。政治冷漠现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暂时的不参与或一段时期低频率的参与都不能称之为“政治冷漠”。政治冷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就其心理状态而言,政治冷漠是一种长期积累、积淀而形成的结果,这种对政治的冷漠心态有较长时期的形成过程;就其政治行为而言,政治冷漠现象强调的是行为主体长期游离于政治行为之外,不参与政治活动。
2.可变性。政治冷漠的稳定性并不排斥其可变性。稳定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出现的定型化的政治心理和行为模式。这种政治心理和行为模式并非永恒不变,当个体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目标发生了变化,他就有可能进入或游离出政治冷漠现象。此外,政治冷漠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它是一个逐渐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其动态性的特点。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政治冷漠现象的界限是不断变化的。
3. 广泛性。政治冷漠现象总是和政治参与相伴而生,有政治参与的发展就有政治冷漠的存在。不管这个国家是多么的民主和富强,它都不可能在其国土内消灭政治冷漠。
4. 复杂性。政治冷漠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其形成原因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两方面。政治冷漠的形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客观原因,也有个人的主观原因。既然形成的政治冷漠的原因是复杂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人民政治冷淡的因素有很多,并往往因人而异。所以很难有绝对有效的一般性补救办法,以促进大众热心的参与。”[9]而且,这些并不绝对有效的措施并不是可以短期见效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的作用才有可能解决政治冷漠问题。
三、政治冷漠的功能
根据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可以将民主的理论可以划分为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和限制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两种。由此,政治冷漠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功能。
1. 政治冷漠的积极功能。
政治冷漠的积极功能主要表现在广泛的政治参与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会给社会稳定和政治系统的运作带来压力,政治冷漠的存在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1)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必须面临政治参与带来的灾难。“极少数人鼓捣政治机器,绝大数人过自己的生活,那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常态”。[10]政治参与虽然是诸多益处,但是要求全体的政治参与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尤其在一些基本制度尚不健全的国家,参与爆炸会带来社会冲突和动乱。
(2)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有利于政治系统的运作。适度的政治冷漠使得社会、经济、文化等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快速平稳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着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和低效性[11]。“民主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转通常需要某些个体和群体的某种程度的冷漠和回避。政治参与过分,往往会增加民主政治体制的负担,同时也削弱民主政治体制的能力,最终将毁灭民主制度。”[12]
2. 政治冷漠的消极功能。
政治冷漠的存在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政治冷漠不能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策的合法性,纠正决策的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政治冷漠的实质是一种纵容部分掌权者滥用权力,任意使用国家意志的绥靖行为,是民主发展的一大公害”。[13]而且,政府也会忽视政治冷漠群体利益的存在,漠视这类人群的需要,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也是引发政治动荡的导火索之一。
另一方面,政治冷漠的广泛存在会大大弱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政治参与会鼓励公民去认识自己的利益,习得政治经验,积极在政治活动中表达自己的利益。相反,政治冷漠会使公民缺乏政治意识,漠视其社会责任感。
政治冷漠究竟发挥积极功能还是消极功能,应该从其形成的原因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政治冷漠是出于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精英的信任,这种政治冷漠不会带来过多的消极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政治冷漠的原因是出于政治个体的政治效能感不强,对政治体制失去信心或不信任,那么这种政治冷漠就值得注意了。这就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就会引发政局不安和社会动荡。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相对于“文革”中的那种政治狂热,政治冷漠的确反映了我国公民对待政治生活更为理性冷静的态度。日本学者猪口孝认为,“公民社会已经在一定水平上富裕和成熟起来,抛弃了它对于国家的希望,加深了政治冷漠的程度,开始逐渐容忍政治参与的空心化和形式化。”[14]“民众的冷漠,表明他们已经成熟,不再容易受别人的煽动和鼓惑。民众的冷漠,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支点,开始为自己而活着,而不再是为别人。民众的冷漠,说明国家的政治权利正在从社会领域逐步地退出,普通百姓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天地”。但是,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冷漠所传达的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精英的认可有所不同,当今中国政治冷漠背后所传达的更多的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政治责任感的弱化以及对政府的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和不信任感,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的政治冷漠。笔者认为,政治冷漠的确存在于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漠视它的存在,应该科学地采取政治冷漠的利弊得失,并采取措施消除其消极意义,尽可能利用其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冷漠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99
[2]刘明君.关于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政治冷淡主义[J].理论与现代
化,1998,(3):33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9
[4]潘小娟,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2001.420
[5]C·M·鲍勃.《古希腊》[M].纽约:时代出版社.1965.108
[6]L. W. Mibra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Rand McNally 1965
[7]Engelberg, Stephen.Polish Farmers Join Vanguard of Political
Apathy.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 (East Coast)).New York, N.
Y.: Nov 21, 1991. pg. A.11
[8]Guy Chazan. Putin's Main Rival Is Apathy; Russian President Set
for Re-Election, but 50% Turnout Needed. Wall Street Journal.
(Eastern edition). New York, N.Y.: Mar 11, 2004. pg. A.14
[9]马起华.政治学原理[M].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1308
[10]燕继荣.政治冷漠是不是坏事?[J].读书, 1995,(10):78
[11]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1,(6):30
[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4
[13]苏雪萍.“民情论”视野下的中国的政治民主障碍[J].理论研究,
2005,(2):56
[14]猪口孝.国家和社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1
Political Apathy: Meaning, Features and Functions
Hu Li
Abstract: Political apath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range of the politics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phenomena of political apath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promot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thesis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political apathy, and then elaborates the functions, which making general and incisive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apathy. Dividing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apathy into three kinds——the viewpoints of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comprehension, sums up the features of political apathy——stability, variation and complexity. Argues that political apathy posses some negative functions which do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long with positive functions which do good to keep social stability.
Key words: behavioral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psychological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comprehensive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apath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