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廉洁文化对建设和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健康形成,影响到大学生对于自我事业的规划与定位,构建校园廉洁文化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存在现象;文化建设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论、理念、制度及与相对应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校园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围绕廉洁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中,廉洁文化的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筑惩治和防腐败的体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
1.校园文化存在的不良现象
如今在大学校园中,一些普遍的现象与校园精神建设背道而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腐败问题认识的不到位。对社会腐败现象部分大学生持消极、漠视、赞同态度,面对社会上的个别腐败、个人收入悬殊、投机、取巧、官僚主义等部分社会问题,大学生难免受到影响与冲击。社会腐败问题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思想上的影响与导向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解释,将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放弃信仰、漠视正义、缺乏人文关怀、鄙视知识等深层危机。
1.2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风气有着错误判断。他们迷信关系,认为现代社会是关系的社会,关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这种风气在大学校园里的蔓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腐败文化。甚至有些大学生甚至把不参加考试的理由归咎自己没有关系。
1.3对于高校出现的学术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大学生表现出的漠视、认可与参与。这些现象是诚信的范畴,也是大学腐败文化的一种表现。教师论文、课题的造假,学生考试的作弊并,一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作弊,其行为受周围校园风气的影响,是校园腐败文化作用的结果,也是校园腐败文化的一种表现。
1.4面对学生干部评选、入党、评优等关系自己利益的事情时,部分大学生寄希望于走关系达到目的,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是导致校园腐败亚文化的一大诱因。一些学生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推选干部、评优、奖学金等方面搞特殊。
2.大学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
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敬德的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的教育机构,必须确立崇尚科学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追求真理先进、激发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目标。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理念,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积极提倡廉洁文化、奉献文化、守纪文化、礼仪文化等,营造出正气昂扬,清廉文明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创建更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积极引导,利用廉洁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廉洁的空间,使廉洁文化常伴左右。构建大学廉洁文化,要遵循高校的教育规律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影响大学牛成长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教育,形成氛围,形成机制,把廉洁意识变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心需求与指针。通过构筑大学校园的廉沽教育活动、风气、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意识,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牛及其周围的人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校园腐败文化的预防与廉洁文化的构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把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等教育中。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要与学校办学行为等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表彰师德标兵,将清教廉洁考核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树克“廉洁从教” 的良好风尚。
2.2通过宣传引导、课堂教学等形式,使廉洁教育“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班会等载体,介绍中国的腐败情况与有关的规定与措施,反腐败的开展情况,腐败的危害性,腐败发生的土壤,廉正的意义以及对大学生发展的益处。同时在介绍反腐败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树立廉洁典型,可以就近就便组织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模范人物,深入到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意识、廉洁典型和事例的宣讲教育活动。
2.3以基层团组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参加形势报告会、参观廉洁教育展览、举办专题座谈会、讨论会、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演讲赛、志愿宣讲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通过亲身参与,接受廉洁教育,树立廉洁观念 。
2.4是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引导与教育。学生官僚主义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正面教育和批评,使其加以改正。
3.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及其意义
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校园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氛围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校园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则,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围绕廉洁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校园廉洁的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校园廉洁文化:一是可以抵制腐败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大学牛形成“倡廉、保廉、促廉” 的廉洁思想。二是大学生德箭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足一项系统工程,任何要素都不能够偏废,构建校园廉洁文化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成才,提前为社会培养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堂堂正正的社会有用之才。
4.结束语
总之,廉洁文化的成败,尤其是校园廉洁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我党反腐斗争的巩固,更关系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建设是否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搞好校园廉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坚持不懈开展的工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检察机关的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存在现象;文化建设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论、理念、制度及与相对应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校园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围绕廉洁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中,廉洁文化的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筑惩治和防腐败的体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
1.校园文化存在的不良现象
如今在大学校园中,一些普遍的现象与校园精神建设背道而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腐败问题认识的不到位。对社会腐败现象部分大学生持消极、漠视、赞同态度,面对社会上的个别腐败、个人收入悬殊、投机、取巧、官僚主义等部分社会问题,大学生难免受到影响与冲击。社会腐败问题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思想上的影响与导向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解释,将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放弃信仰、漠视正义、缺乏人文关怀、鄙视知识等深层危机。
1.2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风气有着错误判断。他们迷信关系,认为现代社会是关系的社会,关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这种风气在大学校园里的蔓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腐败文化。甚至有些大学生甚至把不参加考试的理由归咎自己没有关系。
1.3对于高校出现的学术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大学生表现出的漠视、认可与参与。这些现象是诚信的范畴,也是大学腐败文化的一种表现。教师论文、课题的造假,学生考试的作弊并,一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作弊,其行为受周围校园风气的影响,是校园腐败文化作用的结果,也是校园腐败文化的一种表现。
1.4面对学生干部评选、入党、评优等关系自己利益的事情时,部分大学生寄希望于走关系达到目的,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是导致校园腐败亚文化的一大诱因。一些学生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推选干部、评优、奖学金等方面搞特殊。
2.大学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
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敬德的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的教育机构,必须确立崇尚科学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追求真理先进、激发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目标。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理念,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积极提倡廉洁文化、奉献文化、守纪文化、礼仪文化等,营造出正气昂扬,清廉文明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创建更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积极引导,利用廉洁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廉洁的空间,使廉洁文化常伴左右。构建大学廉洁文化,要遵循高校的教育规律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影响大学牛成长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教育,形成氛围,形成机制,把廉洁意识变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心需求与指针。通过构筑大学校园的廉沽教育活动、风气、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意识,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牛及其周围的人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校园腐败文化的预防与廉洁文化的构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把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等教育中。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要与学校办学行为等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表彰师德标兵,将清教廉洁考核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树克“廉洁从教” 的良好风尚。
2.2通过宣传引导、课堂教学等形式,使廉洁教育“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内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班会等载体,介绍中国的腐败情况与有关的规定与措施,反腐败的开展情况,腐败的危害性,腐败发生的土壤,廉正的意义以及对大学生发展的益处。同时在介绍反腐败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树立廉洁典型,可以就近就便组织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模范人物,深入到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意识、廉洁典型和事例的宣讲教育活动。
2.3以基层团组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参加形势报告会、参观廉洁教育展览、举办专题座谈会、讨论会、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演讲赛、志愿宣讲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通过亲身参与,接受廉洁教育,树立廉洁观念 。
2.4是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引导与教育。学生官僚主义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正面教育和批评,使其加以改正。
3.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及其意义
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校园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氛围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校园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则,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围绕廉洁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校园廉洁的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校园廉洁文化:一是可以抵制腐败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大学牛形成“倡廉、保廉、促廉” 的廉洁思想。二是大学生德箭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足一项系统工程,任何要素都不能够偏废,构建校园廉洁文化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成才,提前为社会培养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堂堂正正的社会有用之才。
4.结束语
总之,廉洁文化的成败,尤其是校园廉洁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我党反腐斗争的巩固,更关系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建设是否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搞好校园廉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坚持不懈开展的工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检察机关的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