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6岁开始,高玉礼就在农村基层搞起了运输,不过当时他开的是拖拉机,运的是粮食。
“我18岁开始搞客运,最早起步的时候开的是敞篷的三轮车。”那几年,高玉礼干的都是个体户。
“在我21岁的时候,买了辆南京产的健康牌中巴车,当时花了58000元,这也是天长市里的第一辆中巴车。”高玉礼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是1991年。
不过高玉礼却遇到了困难,中巴车买了之后,没有钱交附加费。“车子放在家里一个月,东拼西凑借了亲戚的5000块钱,上了车牌,经过当地运管部门审批,开了天长市至便益乡线路。”
自那以后,高玉礼开始在运输中尝到甜头。他聘请驾驶员,筹划往外发展,他经营的线路开始由县级市转向地级市。到1994年,他有了10台车。1995年,高玉礼就已经开始一条一条改造农村班线了。
高玉礼在客运行业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当时政府领导的关注,1996年,高玉礼被请去当天长市公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主抓客运。
上任之后,高玉礼的客运规模进一步扩大。2001年,高玉礼开始发展长途班线。“2003年我们买了2台248万一台的尼奥普兰。”因为车辆档次高,长途班线开通顺利。
之后,长途班线的规模越做越大,如今,高玉礼所在公司长途客车已经发展到163台,每台车的价值均达上百万,其中200万以上的车约50台左右。
与新国线联姻
然而,2006年之前,天长市还是一个交通运输相对落后的县市,马自达、面的占据市区的大街小巷。城市公交的空白引起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市民百姓的集体埋怨。
2006年与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国线集团”)的联姻,始于天长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为了填补天长市城市公交车的空白,天长市政府决定将城市公交车经营权对外招标,新国线集团一举中标。
根据相关部门的协调要求,新国线集团在天长市组建了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其中新国线集团占股51%,高玉礼占股49%。
谈起与新国线的合作,高玉礼说,“新国线与我们是品牌合作。一方面我们引进了新国线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外地优秀企业进入本土,希望有实力的企业来改变天长落后的交通运输面貌。”
据高玉礼介绍,当时引进的外部运输企业中还有江西长运,但在考虑本土实际的基础上,他们最终选择了新国线。
“新国线的理念新颖,我们为了适合本土实际,因地制宜,又修改了不少。但是核心的企业文化没有变。”谈起与新国线的结合,高玉礼说。
进军农村客运市场
“我下定决心,把天长客运打造成安徽东大门的一个精品。”这是高玉礼一直致力于发展客运事业的梦想所在。
2008年7月,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开通了天长市至铜城镇的线路。
该条线路长30公里,共有30辆喷涂统一新国线蓝色标识的中通客车,运营全程50分钟,从早晨5点到下午8点,平均每5分钟一班。高玉礼介绍,这条线路的乘坐率能达到70%,平均每台车每天可营收800-1000元。
然而,2000年至2004年间,这条线上却充斥着200多台面的,大部分是黑车。
“当时的车并不是刻意非法营运,本身就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其国说,“营运班线的客车满足不了老百姓出行的需求,导致农村运力缺位。”
于是,有手续的和没手续的小面的蜂拥而上,由此导致长达四年的乱局。更有甚者,在这条线路上,即使有交通局审批的营运证,依然没有业主敢投入使用,因为根本没办法跟这些小面的竞争。“正规营运班线点对点,没有小面的那么灵活,小面的拉2个人可以跑,3个人也可以跑。”
高玉礼感慨:200多台,你说这是什么概念?在我们来之前,这条路上的小面的占这条路上营运车辆的40%,过去10台车里肯定有4台是小面的。
小面的核载5个人,然而多的时候却拉到17个人,严重的超载曾诱发恶性交通事故,引起许多百姓的埋怨和不满,一度导致上访事件发生。高玉礼用“定时炸弹”来形容长期以来小面的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高玉礼介绍了农村班线开通的另一个社会原因。
2006年,当地教育部门要求村里的小学全部兼并到镇上来。“整个铜城镇共有1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如果有500个学生要到镇上来,这将近7000个学生的接送怎么办?”
看到好多人购置三轮车来送人,高玉礼当时有些着急,“这是一种需求,但这本身危害也大。”农村路况差,三轮车超载现象严重,导致事故频发,学校不得安宁,如果开通农村班线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市场手段赢取客流主动权
票价决定客流量。高玉礼谈起他们进军铜城线的重大举措。
因为当年的面的群体太大,政府部门也很无奈。“于是我们通过市场的竞争,让面的自行退出市场 。”高玉礼说,“我们买了30台车,很多人还不理解。不到30公里的路程上投放30台车,平均1公里1台车,这个密度太大了!平均四分到五分钟就发一班。”
“最初开通的半个月,每天的油钱都跑不上来。”30公里的路程上,奔跑着200台小面的和30台大巴车,哪有那么大的客流市场?“要么是他们退出市场,要么我们退出!”这是一个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
面对窘境,天长公司采取了三项举措——第一降低票价,第二提高服务质量,第三上高档次车辆。他们准备用高硬件设置和优质服务,以及低票价来赢得市场。“当时,领导班子召开会议,打算用半年时间来改变这条线路,我们甚至还做好了把100万贴进去的准备。”
不过,最后的情况比想象的要好得多。“真正的突破口在票价。”高玉礼说,“农村老百姓上你的车,一般不会去特别关注你的微笑服务之类,他们真正关注的是票价。”
于是,天长公司开始改革。高玉礼介绍,当时小面的定价4-5元,而他们只定在了2块钱。
一开始,很多人还不敢坐。老百姓怀疑有空调的车怎么才只收两块钱?但是随着时间,老百姓的信任感也开始越来越足。“我们就看见了可喜的情景——小面的在路边排队晒太阳。老百姓则带着蛇皮口袋坐在路口,专门等我们的车。”
不到一个月时间,整条线路上的面的就自动消失了约30%,再过两个月,小面的最终消失。
现在,天长市农村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坐上新国线的车,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城乡公交一体化”=低廉的票价
高玉礼发表他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理解:低廉的票价!这就是让老百姓也体会到坐公交车的好处。
当年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天长公司2块钱的票价竟然比原来5块钱的票价有利可图?而且客流量还比原来翻了一番?
“实惠全让给了老百姓。企业多付出一万、两万元可能无所谓,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年让他们多消费10元、100元,他们对你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
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我们采取了三个结点运输”,据高玉礼介绍,老百姓从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坐上“村村通”汽车,到了镇上以后,老百姓换乘镇上开往市里的班线客车,进入市区以后,老百姓就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市区的各个角落。高玉礼告诉记者,这样的模式他在安徽省以前从没有见过。
“当时把车开到村里,老百姓怀疑我们拉不到人。”因为先前越是人少的时候车辆发车密度越小,有时候一小时一班,或者两个小时一班,越是这样老百姓坐车的希望就越少,于是导致恶性循环。
“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将发车密度定在10分钟一班,镇里到县城的发车密度定在5分钟一班。”这一举措就改变了先前客源少的情况,同时也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随着百姓的安全意识慢慢提高,先前乘坐摩托车、三轮车的客流,开始选坐中巴车。
考虑新的盈利渠道
谈到未来是否会考虑新的盈利渠道?高玉礼说,“农村班线我们已经做到了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所有开支基本已经做到了极限。”
高玉礼分析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农村客流走向是年轻人往城里跑,农村基本剩下的是老人和小孩两个群体。什么时候农村人口最多?—农忙的时候。但这时他们也没有很多时间坐车走亲戚逛市场。
“我们现在就想朝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努力,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一旦社会效益得到政府百姓的认可,这无形中就是潜在的经济效益。”高玉礼对农村班线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高玉礼准备向旅游市场进军,准备发展旅游客运,成立旅行社。计划先期投入1500万,投放20台大巴,并准备用1300平方米的店面建立9个服务窗口。高玉礼强调车辆档次将不低于50万元一台,计划在11月投入运营。
高玉礼计划,在投入运营的前三个月里,将采取免费措施,利用周末时间派出20台车,把天长市各个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拉到博物馆等地方。目前,筹划的旅游公司已成功注册。
除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外,高玉礼还计划在2010年,通过政府征地100亩,建立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的物流市场,大力发展小件快运物流。
另外,高玉礼还想建成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4S店。他希望几年后,“只要是关于车的事情,关于交通运输的,一旦进了我这个院子,顾客就走不了了。”
“我18岁开始搞客运,最早起步的时候开的是敞篷的三轮车。”那几年,高玉礼干的都是个体户。
“在我21岁的时候,买了辆南京产的健康牌中巴车,当时花了58000元,这也是天长市里的第一辆中巴车。”高玉礼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是1991年。
不过高玉礼却遇到了困难,中巴车买了之后,没有钱交附加费。“车子放在家里一个月,东拼西凑借了亲戚的5000块钱,上了车牌,经过当地运管部门审批,开了天长市至便益乡线路。”
自那以后,高玉礼开始在运输中尝到甜头。他聘请驾驶员,筹划往外发展,他经营的线路开始由县级市转向地级市。到1994年,他有了10台车。1995年,高玉礼就已经开始一条一条改造农村班线了。
高玉礼在客运行业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当时政府领导的关注,1996年,高玉礼被请去当天长市公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主抓客运。
上任之后,高玉礼的客运规模进一步扩大。2001年,高玉礼开始发展长途班线。“2003年我们买了2台248万一台的尼奥普兰。”因为车辆档次高,长途班线开通顺利。
之后,长途班线的规模越做越大,如今,高玉礼所在公司长途客车已经发展到163台,每台车的价值均达上百万,其中200万以上的车约50台左右。
与新国线联姻
然而,2006年之前,天长市还是一个交通运输相对落后的县市,马自达、面的占据市区的大街小巷。城市公交的空白引起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市民百姓的集体埋怨。
2006年与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国线集团”)的联姻,始于天长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为了填补天长市城市公交车的空白,天长市政府决定将城市公交车经营权对外招标,新国线集团一举中标。
根据相关部门的协调要求,新国线集团在天长市组建了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其中新国线集团占股51%,高玉礼占股49%。
谈起与新国线的合作,高玉礼说,“新国线与我们是品牌合作。一方面我们引进了新国线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外地优秀企业进入本土,希望有实力的企业来改变天长落后的交通运输面貌。”
据高玉礼介绍,当时引进的外部运输企业中还有江西长运,但在考虑本土实际的基础上,他们最终选择了新国线。
“新国线的理念新颖,我们为了适合本土实际,因地制宜,又修改了不少。但是核心的企业文化没有变。”谈起与新国线的结合,高玉礼说。
进军农村客运市场
“我下定决心,把天长客运打造成安徽东大门的一个精品。”这是高玉礼一直致力于发展客运事业的梦想所在。
2008年7月,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开通了天长市至铜城镇的线路。
该条线路长30公里,共有30辆喷涂统一新国线蓝色标识的中通客车,运营全程50分钟,从早晨5点到下午8点,平均每5分钟一班。高玉礼介绍,这条线路的乘坐率能达到70%,平均每台车每天可营收800-1000元。
然而,2000年至2004年间,这条线上却充斥着200多台面的,大部分是黑车。
“当时的车并不是刻意非法营运,本身就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其国说,“营运班线的客车满足不了老百姓出行的需求,导致农村运力缺位。”
于是,有手续的和没手续的小面的蜂拥而上,由此导致长达四年的乱局。更有甚者,在这条线路上,即使有交通局审批的营运证,依然没有业主敢投入使用,因为根本没办法跟这些小面的竞争。“正规营运班线点对点,没有小面的那么灵活,小面的拉2个人可以跑,3个人也可以跑。”
高玉礼感慨:200多台,你说这是什么概念?在我们来之前,这条路上的小面的占这条路上营运车辆的40%,过去10台车里肯定有4台是小面的。
小面的核载5个人,然而多的时候却拉到17个人,严重的超载曾诱发恶性交通事故,引起许多百姓的埋怨和不满,一度导致上访事件发生。高玉礼用“定时炸弹”来形容长期以来小面的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高玉礼介绍了农村班线开通的另一个社会原因。
2006年,当地教育部门要求村里的小学全部兼并到镇上来。“整个铜城镇共有1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如果有500个学生要到镇上来,这将近7000个学生的接送怎么办?”
看到好多人购置三轮车来送人,高玉礼当时有些着急,“这是一种需求,但这本身危害也大。”农村路况差,三轮车超载现象严重,导致事故频发,学校不得安宁,如果开通农村班线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市场手段赢取客流主动权
票价决定客流量。高玉礼谈起他们进军铜城线的重大举措。
因为当年的面的群体太大,政府部门也很无奈。“于是我们通过市场的竞争,让面的自行退出市场 。”高玉礼说,“我们买了30台车,很多人还不理解。不到30公里的路程上投放30台车,平均1公里1台车,这个密度太大了!平均四分到五分钟就发一班。”
“最初开通的半个月,每天的油钱都跑不上来。”30公里的路程上,奔跑着200台小面的和30台大巴车,哪有那么大的客流市场?“要么是他们退出市场,要么我们退出!”这是一个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
面对窘境,天长公司采取了三项举措——第一降低票价,第二提高服务质量,第三上高档次车辆。他们准备用高硬件设置和优质服务,以及低票价来赢得市场。“当时,领导班子召开会议,打算用半年时间来改变这条线路,我们甚至还做好了把100万贴进去的准备。”
不过,最后的情况比想象的要好得多。“真正的突破口在票价。”高玉礼说,“农村老百姓上你的车,一般不会去特别关注你的微笑服务之类,他们真正关注的是票价。”
于是,天长公司开始改革。高玉礼介绍,当时小面的定价4-5元,而他们只定在了2块钱。
一开始,很多人还不敢坐。老百姓怀疑有空调的车怎么才只收两块钱?但是随着时间,老百姓的信任感也开始越来越足。“我们就看见了可喜的情景——小面的在路边排队晒太阳。老百姓则带着蛇皮口袋坐在路口,专门等我们的车。”
不到一个月时间,整条线路上的面的就自动消失了约30%,再过两个月,小面的最终消失。
现在,天长市农村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坐上新国线的车,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城乡公交一体化”=低廉的票价
高玉礼发表他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理解:低廉的票价!这就是让老百姓也体会到坐公交车的好处。
当年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天长公司2块钱的票价竟然比原来5块钱的票价有利可图?而且客流量还比原来翻了一番?
“实惠全让给了老百姓。企业多付出一万、两万元可能无所谓,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年让他们多消费10元、100元,他们对你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
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我们采取了三个结点运输”,据高玉礼介绍,老百姓从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坐上“村村通”汽车,到了镇上以后,老百姓换乘镇上开往市里的班线客车,进入市区以后,老百姓就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市区的各个角落。高玉礼告诉记者,这样的模式他在安徽省以前从没有见过。
“当时把车开到村里,老百姓怀疑我们拉不到人。”因为先前越是人少的时候车辆发车密度越小,有时候一小时一班,或者两个小时一班,越是这样老百姓坐车的希望就越少,于是导致恶性循环。
“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将发车密度定在10分钟一班,镇里到县城的发车密度定在5分钟一班。”这一举措就改变了先前客源少的情况,同时也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随着百姓的安全意识慢慢提高,先前乘坐摩托车、三轮车的客流,开始选坐中巴车。
考虑新的盈利渠道
谈到未来是否会考虑新的盈利渠道?高玉礼说,“农村班线我们已经做到了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所有开支基本已经做到了极限。”
高玉礼分析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农村客流走向是年轻人往城里跑,农村基本剩下的是老人和小孩两个群体。什么时候农村人口最多?—农忙的时候。但这时他们也没有很多时间坐车走亲戚逛市场。
“我们现在就想朝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努力,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一旦社会效益得到政府百姓的认可,这无形中就是潜在的经济效益。”高玉礼对农村班线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高玉礼准备向旅游市场进军,准备发展旅游客运,成立旅行社。计划先期投入1500万,投放20台大巴,并准备用1300平方米的店面建立9个服务窗口。高玉礼强调车辆档次将不低于50万元一台,计划在11月投入运营。
高玉礼计划,在投入运营的前三个月里,将采取免费措施,利用周末时间派出20台车,把天长市各个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拉到博物馆等地方。目前,筹划的旅游公司已成功注册。
除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外,高玉礼还计划在2010年,通过政府征地100亩,建立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的物流市场,大力发展小件快运物流。
另外,高玉礼还想建成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4S店。他希望几年后,“只要是关于车的事情,关于交通运输的,一旦进了我这个院子,顾客就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