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艺术类学生是先进文化和艺术产品的未来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成为人民的艺术工作者。但是,从实践中看,高校艺术类学生价值观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认为,要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应该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一.各学科教学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力
艺术类学生在高考时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轻视文化课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倾向。据调查,艺术学生的理论课出勤率是最低的,一部分学生甚至形成了基础理论越差越不愿学的恶性循环的局面。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偏专业”、不注重提高理论修养的的现象,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缺少文化知识底蕴,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能以一种平衡的态势提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更影响了其价值观教育的接受能力。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对象对于主体的意义都以主体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都受制于主体的既有条件。价值观教育同样受制于教育对象的既有条件,受制于教育对象的知识准备状况。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内容都以特定的形式反映着其所处时代人类知识创造、积累所达到的总体高度。价值观教育内容必须通过相应的知识的形式才能实现其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学生关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形成是价值观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通道之一;另一方面,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的知识的支撑,而只有真正达到了理解的高度,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先进性,也才有可能实施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践行。因此,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一方面,学校要重点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和目标相吻合,使其艺术作品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文、史哲的教育和灌输,让学生了解涉及现代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规范,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等,通过这些课程渗透价值观教育,注重增强其他学科课程的辅助功能,使各学科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增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力。
二.疏导寓于乐,以美辅德,艺术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目前,价值观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艺术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脱节。我们的大部分教育者自身缺乏情感和信念的投入,以单纯说教满堂灌的教育方式,灌输得多,引导的少,缺乏灵活性,没有将价值观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价值观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使正确的价值观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精神支柱。
事实上,价值观教育正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方法这个工具与价值观教育对象发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种纽带作用使其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特定关系状态的形成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要求教育方法要具有调动教育对象自身接受能动性、自觉性的刺激性和推动性,才能产生效用。艺术教育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艺术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效果尤其显著。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讴歌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表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面貌,给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学生们在阅读欣赏这些作品和艺术创作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染,从而培养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可见,艺术教育就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言有着特殊的作用,美不再是单纯为感官享受而存在,它对人具有一种感召和启示作用,从而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从此意义上说,艺术可以以美辅德。
另外,艺术类教学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方式,专任教师要比其他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机会多,师生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传统的师徒色彩,师生间的关系更密切,彼此更容易沟通、交流。因此,教师更能有效地进行“育人”活动,专业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价值观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艺术类专业教师更具有德育工作的优势。因此,广大艺术类专业教师必须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真正做到寓教于专业之中,疏导寓于乐。
三.树立“大教育”观念,注重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以向更高学府输送生源为终极目标,忽略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考入大学后,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使一些学生迷失。”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漠然,彼此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中学只管向大学输送学生,大学只管接收,教育缺乏有效对接,中学与大学价值观教育链条断裂。一是中学艺术特长生思想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学校对他们多数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二是中学艺术特长生在高中最后一年一般都是在其他地方参加专业补习班,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大学管不到,中学管不着的空白境地,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真空地带。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价值观教育也较少对艺术类学生这一状况给予特别的关照和重视,缺乏对艺术类新生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特别指导和帮助,缺乏与中学对接性价值观教育的环节。
个体思想道德的生成在时间上是持续的。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每个人的正常教育需求,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我们应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强对中学艺术特长生的价值观教育,一是中学应该了解艺术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价值观发展教育目标,确定恰当的途径,采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向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二是树立全面教育的思想,加强高考补习班艺术生的价值观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尝试中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实践。促进学生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中学习,唤醒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并凭借这种“真善美”感悟德性,为走向人生的未来奠定基础。三是大学对新入学的艺术类学生应该采取符合艺术类学生高中学习特点的特色教育,有的放矢地抓好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四.重视道德实践,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价值观教育只是完成了道德认知,处于价值观教育的“务虚”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价值观教育走向“务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即如何实现大学生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人”后,真正成为一个确立正确价值观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学阶段的实践和锻炼。虽然高校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假期调研等)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机会,但是,一方面这些 活动停留在形式上,另一方面,这类活动局限于少数班级干部或学生会成员范围内,没有在全体大学生中广泛地实行,使得受益者人数颇少;况且至今高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制度规划和评价标准(如实践次数和范围、怎样考核等),多数学校甚至没有这类活动。这样就将价值实践领域的问题局限在价值认知层面,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很难使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
对于艺术生来说,艺术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在意志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提高和训练提供条件,因此,应该通过学校的统一组织,依托社会力量,组建学生艺术团和各类专业社团,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让艺术类学生为贫困家庭或农民工子女进行艺术类课程的义务辅导;倡导学生做义工、参与公益事业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许多美国高中硬性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服务经历,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宾西发尼亚州就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美国高校和中小学的作法,制定硬性的制度规划和评价标准(如,实践次数和范围、怎样考核等),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参加服务社会的实践情况,类似于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的实践成绩一样,把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单科学分计算,计入毕业总学分中来。
五.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规范,价值观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在政治态度上,对国家政治认同感、爱国使命感增强。但是,艺术创作求变、求新、求异的特点又使艺术专业的学生个体艺术行为更为强烈、自我表现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明显,这一特点又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规章制度的束缚,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和对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追求的个人主义等倾向。
价值观教育只是影响教育对象素质形成的力量和因素的一个方面,是这种影响力中具有指导性和目的性的力量和因素。只注重教育及内化,缺乏外在的约束、制约及监督,往往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德”的考察,建立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根据艺术生的特点,价值观教育的“宽”与管理的“严”相结合。要严字当头,制定统一的校纪校规、制度规范,执行一定要严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严抓严管,用制度对学生的价值行为进行规范、制约和激励。一定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自发走向自觉,才能使他们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总之,只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探索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价值观教育规律,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价值观培育,就一定能够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各学科教学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力
艺术类学生在高考时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轻视文化课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倾向。据调查,艺术学生的理论课出勤率是最低的,一部分学生甚至形成了基础理论越差越不愿学的恶性循环的局面。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偏专业”、不注重提高理论修养的的现象,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缺少文化知识底蕴,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能以一种平衡的态势提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更影响了其价值观教育的接受能力。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对象对于主体的意义都以主体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都受制于主体的既有条件。价值观教育同样受制于教育对象的既有条件,受制于教育对象的知识准备状况。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内容都以特定的形式反映着其所处时代人类知识创造、积累所达到的总体高度。价值观教育内容必须通过相应的知识的形式才能实现其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学生关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形成是价值观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通道之一;另一方面,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的知识的支撑,而只有真正达到了理解的高度,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先进性,也才有可能实施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践行。因此,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一方面,学校要重点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和目标相吻合,使其艺术作品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文、史哲的教育和灌输,让学生了解涉及现代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规范,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等,通过这些课程渗透价值观教育,注重增强其他学科课程的辅助功能,使各学科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增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力。
二.疏导寓于乐,以美辅德,艺术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目前,价值观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艺术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脱节。我们的大部分教育者自身缺乏情感和信念的投入,以单纯说教满堂灌的教育方式,灌输得多,引导的少,缺乏灵活性,没有将价值观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价值观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使正确的价值观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精神支柱。
事实上,价值观教育正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方法这个工具与价值观教育对象发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种纽带作用使其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特定关系状态的形成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要求教育方法要具有调动教育对象自身接受能动性、自觉性的刺激性和推动性,才能产生效用。艺术教育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艺术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效果尤其显著。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讴歌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表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面貌,给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学生们在阅读欣赏这些作品和艺术创作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染,从而培养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可见,艺术教育就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言有着特殊的作用,美不再是单纯为感官享受而存在,它对人具有一种感召和启示作用,从而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从此意义上说,艺术可以以美辅德。
另外,艺术类教学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方式,专任教师要比其他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机会多,师生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传统的师徒色彩,师生间的关系更密切,彼此更容易沟通、交流。因此,教师更能有效地进行“育人”活动,专业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价值观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艺术类专业教师更具有德育工作的优势。因此,广大艺术类专业教师必须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真正做到寓教于专业之中,疏导寓于乐。
三.树立“大教育”观念,注重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以向更高学府输送生源为终极目标,忽略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考入大学后,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使一些学生迷失。”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漠然,彼此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中学只管向大学输送学生,大学只管接收,教育缺乏有效对接,中学与大学价值观教育链条断裂。一是中学艺术特长生思想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学校对他们多数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二是中学艺术特长生在高中最后一年一般都是在其他地方参加专业补习班,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大学管不到,中学管不着的空白境地,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真空地带。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价值观教育也较少对艺术类学生这一状况给予特别的关照和重视,缺乏对艺术类新生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特别指导和帮助,缺乏与中学对接性价值观教育的环节。
个体思想道德的生成在时间上是持续的。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每个人的正常教育需求,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我们应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强对中学艺术特长生的价值观教育,一是中学应该了解艺术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价值观发展教育目标,确定恰当的途径,采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向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二是树立全面教育的思想,加强高考补习班艺术生的价值观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尝试中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实践。促进学生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中学习,唤醒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并凭借这种“真善美”感悟德性,为走向人生的未来奠定基础。三是大学对新入学的艺术类学生应该采取符合艺术类学生高中学习特点的特色教育,有的放矢地抓好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四.重视道德实践,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价值观教育只是完成了道德认知,处于价值观教育的“务虚”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价值观教育走向“务实”,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即如何实现大学生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人”后,真正成为一个确立正确价值观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学阶段的实践和锻炼。虽然高校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假期调研等)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机会,但是,一方面这些 活动停留在形式上,另一方面,这类活动局限于少数班级干部或学生会成员范围内,没有在全体大学生中广泛地实行,使得受益者人数颇少;况且至今高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制度规划和评价标准(如实践次数和范围、怎样考核等),多数学校甚至没有这类活动。这样就将价值实践领域的问题局限在价值认知层面,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很难使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
对于艺术生来说,艺术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在意志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提高和训练提供条件,因此,应该通过学校的统一组织,依托社会力量,组建学生艺术团和各类专业社团,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让艺术类学生为贫困家庭或农民工子女进行艺术类课程的义务辅导;倡导学生做义工、参与公益事业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许多美国高中硬性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服务经历,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宾西发尼亚州就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美国高校和中小学的作法,制定硬性的制度规划和评价标准(如,实践次数和范围、怎样考核等),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参加服务社会的实践情况,类似于教育实习或专业实习的实践成绩一样,把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单科学分计算,计入毕业总学分中来。
五.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规范,价值观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在政治态度上,对国家政治认同感、爱国使命感增强。但是,艺术创作求变、求新、求异的特点又使艺术专业的学生个体艺术行为更为强烈、自我表现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明显,这一特点又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规章制度的束缚,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和对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追求的个人主义等倾向。
价值观教育只是影响教育对象素质形成的力量和因素的一个方面,是这种影响力中具有指导性和目的性的力量和因素。只注重教育及内化,缺乏外在的约束、制约及监督,往往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德”的考察,建立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根据艺术生的特点,价值观教育的“宽”与管理的“严”相结合。要严字当头,制定统一的校纪校规、制度规范,执行一定要严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严抓严管,用制度对学生的价值行为进行规范、制约和激励。一定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自发走向自觉,才能使他们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总之,只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探索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价值观教育规律,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价值观培育,就一定能够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