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这句话表明了音乐的德育功能。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一、歌曲中唱出大道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快乐,而且还会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音乐课本里选用的歌曲题材丰富、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学生都爱听爱唱,同时,其中的教育内容也通过歌曲使学生易于接受。在一次音乐课上,一位男学生上课吃东西被我无意中看到,当时全班学生正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胖胖》,歌曲讲述的是小胖胖同学从不懂礼貌变得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课下我找到这位学生,问他今天学习的歌曲好不好听。学生说很好听,我让他唱给我听。他唱得很不错并得到了我的表扬,他很高兴,这时我又问:“你说小胖胖是个好孩子吗?”学生说“小胖胖开始不懂礼貌不是好孩子,但是后来变好啦,所以是个好孩子。”我说:“老师也同意你的说法,那你说上课随便吃东西属于有礼貌的行为吗?”这时这位学生低下了头,对我说:“老师,我错啦,以后我上课不吃东西啦。”我说:“老师希望你像小胖胖一样做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好吗,咱们拉钩。”学生使劲地点头,然后和我拉钩。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我总能听到这位学生响亮的歌声。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和别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欣赏中体验爱国之情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使学生视野开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通过欣赏革命歌曲,热爱祖国,激励爱国热情;通过欣赏民族歌曲,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如欣赏《红星歌》一曲时,我结合抗战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要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享受欢乐,感受痛苦,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会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在美妙音乐的熏陶中升华自己的品德。又如,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学生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对苗族音乐的热爱。这些教育的效果,都不是在长篇大论地说理,而是在欣赏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既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从中受到了难忘而深刻的教育,其效果往往高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除了课本中的欣赏内容,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课外爱国歌曲欣赏,如现在的“钓鱼岛”问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我就选择《中国地》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让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白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德育富有艺术性、思想性。如欣赏独奏曲《草原小骑兵》,在欣赏引子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在乐曲的节奏、力度变化上进行分析,并带学生做骑马动作,使他们联想到由弱到强的马蹄声,恰似一队小骑兵骑着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在欣赏第二段时,虽然学生能感到乐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但对音乐形象理解得较为肤浅。于是,我引导学生做骑马、遛马观望等动作,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片,将学生的意念引入到大草原的情境中,使他们联想到草原上小骑兵扬鞭催马,威武自豪的形象。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渗透。又如,欣赏《渴望春天》时,我利用声图结合,在教室墙壁上贴满了绘有春天的图画,再配以朱自清的散文《春》,情景交融,为学生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带给学生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学生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积极生活态度,情景俱佳,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再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选择了几个个子高的学生扮演“敌人”,选一个机灵、聪明的男学生扮演“王二小”,而我则负责有感情的旁白:在九月十六那天早上,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来了一群敌人,这时敌人也发现了王二小……接下来,就是这几位同学在听了故事以后的即兴表演,从相遇到带进埋伏圈,直至壮烈牺牲,小演员们演得入情,学生看得入神,也就在这演与看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演唱时的感情处理有了最深刻、最直观的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英雄王二小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从而激起他们对英雄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产生以英雄为榜样,不断奋发的美好愿望。
四、活动中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创编歌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二次创编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三年级歌曲《小小足球赛》,创编歌词环节,我采用“擂台赛”形式,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歌词,既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编出《小小跳绳赛》《小小篮球赛》《小小垒球赛》等都非常好。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总是担心他们编不好,哪怕是几句的改编也是值得表扬的。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让学生不仅会唱这些歌曲,还要真正参加到这些体育运动中来,热爱体育运动。
合唱采取的是集体协作形式,合唱一首歌曲,首先必须做到音色统一。要将学生的音色统一起来,就必须将所有人原有的音色隐藏起来,从集体效果出发,使几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其次,是声部的和谐。一般合唱歌曲起码要有两个声部,而声部间的和谐均衡是合唱成功的又一关键。在初始训练时,两个声部往往你争我抢,以突出自己的声部为荣。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述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将他们的合唱录音放给他们听,共同讨论分析不足之处以及改善的办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为集体服务,为大局着想,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还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做人,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责编 高伟)
一、歌曲中唱出大道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快乐,而且还会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音乐课本里选用的歌曲题材丰富、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学生都爱听爱唱,同时,其中的教育内容也通过歌曲使学生易于接受。在一次音乐课上,一位男学生上课吃东西被我无意中看到,当时全班学生正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胖胖》,歌曲讲述的是小胖胖同学从不懂礼貌变得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课下我找到这位学生,问他今天学习的歌曲好不好听。学生说很好听,我让他唱给我听。他唱得很不错并得到了我的表扬,他很高兴,这时我又问:“你说小胖胖是个好孩子吗?”学生说“小胖胖开始不懂礼貌不是好孩子,但是后来变好啦,所以是个好孩子。”我说:“老师也同意你的说法,那你说上课随便吃东西属于有礼貌的行为吗?”这时这位学生低下了头,对我说:“老师,我错啦,以后我上课不吃东西啦。”我说:“老师希望你像小胖胖一样做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好吗,咱们拉钩。”学生使劲地点头,然后和我拉钩。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我总能听到这位学生响亮的歌声。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和别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欣赏中体验爱国之情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使学生视野开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通过欣赏革命歌曲,热爱祖国,激励爱国热情;通过欣赏民族歌曲,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如欣赏《红星歌》一曲时,我结合抗战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要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享受欢乐,感受痛苦,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会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在美妙音乐的熏陶中升华自己的品德。又如,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学生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对苗族音乐的热爱。这些教育的效果,都不是在长篇大论地说理,而是在欣赏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既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从中受到了难忘而深刻的教育,其效果往往高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除了课本中的欣赏内容,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课外爱国歌曲欣赏,如现在的“钓鱼岛”问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我就选择《中国地》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让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白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德育富有艺术性、思想性。如欣赏独奏曲《草原小骑兵》,在欣赏引子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在乐曲的节奏、力度变化上进行分析,并带学生做骑马动作,使他们联想到由弱到强的马蹄声,恰似一队小骑兵骑着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在欣赏第二段时,虽然学生能感到乐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但对音乐形象理解得较为肤浅。于是,我引导学生做骑马、遛马观望等动作,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片,将学生的意念引入到大草原的情境中,使他们联想到草原上小骑兵扬鞭催马,威武自豪的形象。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渗透。又如,欣赏《渴望春天》时,我利用声图结合,在教室墙壁上贴满了绘有春天的图画,再配以朱自清的散文《春》,情景交融,为学生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带给学生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学生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积极生活态度,情景俱佳,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再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选择了几个个子高的学生扮演“敌人”,选一个机灵、聪明的男学生扮演“王二小”,而我则负责有感情的旁白:在九月十六那天早上,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来了一群敌人,这时敌人也发现了王二小……接下来,就是这几位同学在听了故事以后的即兴表演,从相遇到带进埋伏圈,直至壮烈牺牲,小演员们演得入情,学生看得入神,也就在这演与看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演唱时的感情处理有了最深刻、最直观的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英雄王二小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从而激起他们对英雄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产生以英雄为榜样,不断奋发的美好愿望。
四、活动中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创编歌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二次创编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三年级歌曲《小小足球赛》,创编歌词环节,我采用“擂台赛”形式,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歌词,既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编出《小小跳绳赛》《小小篮球赛》《小小垒球赛》等都非常好。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总是担心他们编不好,哪怕是几句的改编也是值得表扬的。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让学生不仅会唱这些歌曲,还要真正参加到这些体育运动中来,热爱体育运动。
合唱采取的是集体协作形式,合唱一首歌曲,首先必须做到音色统一。要将学生的音色统一起来,就必须将所有人原有的音色隐藏起来,从集体效果出发,使几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其次,是声部的和谐。一般合唱歌曲起码要有两个声部,而声部间的和谐均衡是合唱成功的又一关键。在初始训练时,两个声部往往你争我抢,以突出自己的声部为荣。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述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将他们的合唱录音放给他们听,共同讨论分析不足之处以及改善的办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为集体服务,为大局着想,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还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做人,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