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许鞍华“再遇”张爱玲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8日,演员尹昉更新社交动态,宣告自己的新戏《第一炉香》戏份杀青。许鞍华宣布改编《第一炉香》后,关于这件事的后续就成了张迷关注的焦点。从马思纯在微博晒出的“张爱玲语录”,到电影版《第一炉香》的选角争议,网友们围绕许鞍华的改编展开热烈讨论。
  许鞍华过往改编张爱玲的作品,往往舞台剧好过电影,她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显得规整有余,邪性不足,张爱玲的文本,其实是需要邪性,需要天才的惊鸿一瞥的。
  张爱玲极难改编的作品之一
  每个人这一生都要翻过一座高山,对“张迷”许鞍华来说,改编成功一部张爱玲作品,或许是她想要翻过的高山。尽管她心底里意识到任务艰巨,但那股执念还是逼着她去冒险。所以几番考量后,许鞍华接过了改编《第一炉香》的任务。这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她极难改编的作品之一。
  《沉香屑·第一炉香》初载于1943年《紫罗兰》杂志第二期至第四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的小说集《传奇》。它被公认为确立张爱玲风格的作品,也是作家融合古典与西方叙事技巧的尝试。随着许鞍华宣布改编《第一炉香》,到公布主演阵容,这部小说再度引起关注。然而,《第一炉香》虽然极具电影风格,却并不适合许鞍华。
  要分析其原因,需要结合《第一炉香》的文本来谈。从首段开始,张爱玲就表露出自己的叙事野心。“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这是一个有说书人腔调又融合现代小说技巧的开头。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者往往是说书人,所以开头常伴随着诗文,然后来一句“列位看官”,抓住读者注意力,将核心情节娓娓道来,到文末,再加一个“且听下回分解”,由此环环相扣。
  比如《西游记》开头:“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章回小说开头。在张爱玲的早期小说中,说书人的腔调犹存。比如《金锁记》:“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叙述者“我”,领着读者到故事发生的现场。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可以制造悬念,激起读者的兴趣。二来,在读者与故事间调整距离。
  借空间来说感觉
  张爱玲自小阅读《红楼梦》和《海上花列传》,对古典小说的技巧熟稔在心。她的开头常有怀旧的气氛,迅速交待时间、背景、人物的同时,渲染出苍凉的语调。而她的小说开头又很现代,十足的电影感,借空间来说感觉,《第一炉香》即是例证。
  小说开头并没有明说女主角葛薇龙的背景、心境,而是通过葛薇龙的视角,描绘她所见到的景色,从而点出她的心境:
  “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薇龙到香港来了两年了,但是对于香港山头华贵的住宅区还是相当的生疏。这是第一次,她到姑母家里来。姑母家里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园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长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谨严,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这是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张爱玲在短短两段中转换了两次叙事视角。先是“(葛薇龙)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作者的全知视角,变成葛薇龙的限知视角,再到“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又回到了作者的议论。
  而这两段,也是点出葛薇龙的现状和心态的文字。她到香港两年了,却对香港山头华贵的住宅区很生疏,可见她自己并不富有。但是,当她望着姑母家的景观,目力所及的则是逐渐强烈的色彩,从“矮矮的白石字栏杆”,到“鲜亮的虾子红”,再到“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张爱玲深信,一个人对所见事物的过滤和渲染可见她的内心,葛薇龙看到的色彩越强烈,越反衬她现状的凄凉、内心的渴望。
  而當我们通读小说就会明白:“八一三事变”后,葛薇龙跟随家人到香港避难,但因为物价飞涨,家人后来打算离港返沪,葛薇龙羡慕香港的生活,渴望在那里继续读书,却没有钱财,于是她想到了富有寡居的亲姑母梁太太——“一个关起门来留住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的小慈禧太后”。
  华丽的文字背后是残酷
  《第一炉香》很有电影感的另一点在于:它把每个人物都立住了。一个三万字左右的小说,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被写活,这是张爱玲让人惊叹的地方。
  对葛薇龙,张爱玲的描写是:“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
  对乔琪乔,张爱玲写道:“他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和他一比,卢兆麟显得粗蠢了许多。”
  对小说的真正主角梁太太,张爱玲写得更是惟妙惟肖:“薇龙这才看见她的脸,毕竟上了几岁年纪,白腻中略透青苍,嘴唇上一抹紫黑色的胭脂,是这一季巴黎新拟的‘桑子红’。薇龙却认识那一双似睡非睡的眼睛,父亲的照相簿里珍藏着一张泛了黄的‘全家福’照片,里面便有这双眼睛。美人老去了,眼睛却没老。”通过和丫鬟的三两对话,梁太太风情、刻薄、狠辣的一面,也生动地呈现给了读者。   要改编《第一炉香》,必须注重人物和空间感的营造。张爱玲高明的一点在于:她写人物、写背景,不是直白地说出,而是在工笔似的对空间的描述中,把人物和背景立起来,给予读者画面感,也让小说的思考空间更大。
  那些说她只写小情小爱的评论家,实是没有细看这些文字。正是在具有时代感的微观权力结构的构建中(比如梁太太家,葛薇龙与梁太太的关系;姜公馆,曹七巧与周围人的关系),张爱玲的小说“以小见大”,不因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消失,因为世事会变,但葛薇龙、曹七巧的遭遇仍然上演。
  这是个华丽的文本,但它的内核是残酷的。葛薇龙陷入爱的泥淖,原来只是梁太太的利用工具。梁太太的家艳异非常,实质却如同《海上花列传》里的妓院,睨儿、睇睇、葛薇龙,在她眼里不过是不同的棋子。从一开始,等待葛薇龙的就是个局,谁先沉醉,谁就遍体鳞伤。梁太太在衣橱里准备了“一柜子为她量身定做的衣服”,安排她出入酒桌饭局,她自以为聪明,到头来落个凉薄。
  许鞍华与张爱玲是两类人
  这些女性困在这个环境里,永远跑不掉。从这一点来看,《第一炉香》的文字很《红楼梦》,内核却是《海上花列传》的。《第一炉香》不仅是个爱情悲剧,它是旧制度瓦解、新制度尚未完善、国家被殖民化过程中人的精神寫照。所以,要拍好《第一炉香》,不仅要关注到男女间的情绪,也要有对殖民地背景下空间生产、权力关系的了解,但在过去许鞍华改编张爱玲的电影中,这些都是被弱化的。
  如今的许鞍华不再是新浪潮时期的她,相比起早年,她的作品更稳重平缓,但少了许多锐气。她现在适合拍朴素的故事,展现生活的日常感,她自己也说,她比较适合拍《半生缘》,因为那部小说相对朴素点。至于《第一炉香》这样的作品,和她实在不搭调。《第一炉香》是生活中的奇观,既有张氏作品常有的灰烬感,也有殖民视野下的混沌众生,作品里有邪气,有天才的散漫,有对待人物的不留情面。
  许鞍华和张爱玲都很看重情感,但在情感的处理上,她们是两类人。许鞍华三分留情,对人物常有恻隐之心。张爱玲凛冽决绝,苍凉中有残酷的底色。她们都对爱执着,但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这也决定了他们作品气质的不同。
  《第一炉香》难改编成电影的地方在于:如果只照搬情节,不注意语言和人物的塑造,电影容易沦为奇情片,猎奇有余,深度不足。如果删繁就简,只拍葛薇龙和乔琪乔的感情,原著的精髓就会被矮化,改编就真的成了“小情小爱”。要还原原著的感觉,对导演的视听语言、编剧的文字功力要求非常高,甚至对摄影、美术指导,都是不小考验。比如梁太太家,怎么再现它那种突兀又象征着香港的感觉?葛薇龙成为交际花的过程,又如何处理地不突兀?这都是很考验改编者的地方。所以,《第一炉香》虽然有电影感,却很少有导演敢碰。
其他文献
街巷环境越变越好,僵尸车却大煞风景。为整治这类车,今年5月7日国家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此办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落地一个多月,记者走访济南多处小区,调查僵尸车现状。  整治初见效  两个月前,家住唐冶片区的张先生给本刊反映,自家小区53号楼西边的两辆僵尸车车身布满灰尘和广告,长期停放无人清理,小区内还有不少陌生车辆,长期霸占本小区业主的私家车位。  近日记者走访该小区发现,僵尸车
期刊
枳沟,始于明初,因古时村内有一条东西贯穿的大沟,沟两岸长满枳树,故取名枳沟。诸城有民谚曰:“金巴山,银枳沟,乔庄洼里好土头。”意寓此地自古以来就拥有平整、肥沃丰茂的良田,是诸城主要产粮地之一。  在诸城市枳沟镇,王尽美出生、成长、革命的地方,一个新的红色小镇正在浮出水面。2017年,当地政府开始打造“尽美红色小镇”。红色文化,成为凝聚当地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纽带。  村史
期刊
不该睡觉时别打盹  夏日炎炎,白天犯困,晚上又闷又热,反而睡不着。这是很多人在夏天里的睡眠经历。当睡眠存在障碍,睡觉就变成了焦虑和煎熬。高温被认为是夏季睡不好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昼长夜短,阳光照射时间延长,早晨5点钟天就亮了,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会向松果体发出信号,睡觉时分泌的褪黑素就会减少,直接导致大脑清醒度逐渐提高。这样即使表面还保持睡眠状态,事实上身体已逐步转向清醒。这就是为什么白天补
期刊
当时,选演员最费功夫的是寻找扮演潘冬子的演员。李俊导演在精心构思剧本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少年演员的筛选工作。为了能够选到满意的少年演员,李俊把选拔和培训潘冬子演员的任务交给演员出身的副导演师伟去做。  师伟前后看了近百位孩子的照片和录像资料,但是都不满意。对于潘冬子演员的选择,摄制组极为苛刻,因为全片所有情节都要围绕潘冬子展开。  “六一”儿童节马上来到,师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到处观看孩子们的节目
期刊
7月22日,科创板将正式开市交易。  届时距离3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首批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刚好4个月,承载着众多改革期待的科创板也为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历史性时刻。  从去年11月5日科创板的名字第一次在黄浦江畔响起至7月22日科创板开锣,仅用时8个月,如今“火速前进”的科创板开市终于进入倒计时阶段。  准备就绪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消息,在证监会领导下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8个
期刊
王尽美的姑姑嫁到了枳沟,每逢雨雪天,姑家表兄都留他在家中住宿。王尽美知道姑姑家生活贫困,住在姑姑家从不添麻烦,而是尽力帮着干些农活。姑姑家有一个表姐,比王尽美大一岁,小时候曾在王尽美家住过几年,和王尽美做伴,两人感情深厚,胜似一母同胞。因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姐不能上学读书。每次在姑姑家留宿,王尽美都教表姐识字、写字,他还把一些外界的新鲜事讲给她听,让这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明白了许多事
期刊
近日,疑似晚清名臣丁宝桢墓在济南某建筑工地被发现。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为官生涯中,他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是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  位于珍珠泉畔的原山东巡抚大院,历经数百年变迁,一代代执政者在此留下深刻足迹。清朝200余年历史中,最著
期刊
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不是一句空话。文学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过去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下也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如何书写当下?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历史叙事的一次探索  作家、评论家房伟在一篇题为《打造历史英雄的“心灵史”》的文章中写道:“追求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心灵史’的塑造,有利于我们纠正在纯文学创作领域之中,以‘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
期刊
东亚诸国都有的端午习俗,有赖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传播。应该如何认识这些源自中国但最终流行到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边境并不是文化之边境。历史悠久的东亚文化圈,其边境远远大于后来的民族国家的边境。而这一地区共有的东亚文化,是我们东亚各国曾经在文化上血肉相连的历史记忆,是可以增进我们连带感的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应当放弃用民族国家的边界来切割东亚共同拥有的文化的思路,而思
期刊
在文化圈,马未都一直是个比较受关注的人物。收藏家、古董鉴赏家、主讲人、博物馆馆长、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马未都的身上有诸多标签。  6月29日下午,应中铁城之邀,马未都亮相山东会堂,畅谈“以传统,致未来”。演讲开始前,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自带流量属性和创意头脑  “对历史没有认知,对未来就没有判断。”6月29日,山东会堂,马未都带来一场题为《以传统,致未来》的文化演讲。  “我的父亲是荣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