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心脏骤停病人得救,避免脑死亡,以便在心跳、呼吸恢复后,神志意识也能恢复,就须在心脏停跳后4分钟以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得越早,效果越好。胸外心脏按压就是在现场徒手抢救的最好方法。
据资料报告,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猝死率也在增加。统计显示,心脏骤停75%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如家中、公共场所、运动场、汽车驾驶中、旅途或户外散步。在常温情况下,心跳停止3秒钟,病人感到头晕,10~20秒发生昏厥,40秒左右出现抽搐,30~40秒瞳孔散大,60秒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为了使心脏骤停病人得救,避免脑死亡,以便在心跳、呼吸恢复后,神志意识也能恢复,就须在心脏停跳后4分钟以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得越早,效果越好。胸外心脏按压就是在现场徒手抢救的最好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是指急救人员在人胸骨适当位置按压,使停跳的心脏复跳,维持血液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之所以能够人工维持血液循环是因为心脏在胸廓内的特殊位置的原因。心脏前有胸骨,后有脊柱,外包有心包膜,故不易在胸腔内左右移动。前胸富有弹性,用力按压胸骨下部会使胸骨下陷4~5厘米,直接挤压心脏而使其收缩,从而把心内血液压出,进入动脉。胸骨上的压力解除后,下陷的胸骨恢复原状,心脏舒张,静脉血液回流入心脏。这样人为地造成血液循环。
当外伤、药物中毒、溺水、电击、猝死等一切心跳停止的病人,均应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首先,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抢救者用食指及中指尖先触及病人气管正中部位,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下移滑2~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时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如病人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苍白或紫绀,再加上无脉搏或无颈动脉跳动,可判断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次,摆好位置。病人必须仰卧在硬木板床或地板上,而不能在沙发或弹簧床上。如病人俯卧或侧卧须翻转成仰卧位(方法同人工呼吸)。
抢救者双膝跪在靠近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第三,快速找出按压部位—— 胸骨的中1/3与下1/3段交界处。抢救者以一手的食、中二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滑移,两侧肋弓交点即为胸骨下切迹。把食、中指并排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
用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定位用的食指上方,即放在按压区上。再把定位之手掌根重叠放在前手的手背上,两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第四,抢救者的身体姿势和用力方式。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肌肉力量。
按压用力应平稳、有规律,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按压到最低点处,应有一个明显的停顿,停顿时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没有任何压力,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
第五,按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单人复苏为15:2,双人复苏为5:1。
儿童(1~8岁)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胸骨中1/3段,抢救者用单手掌根,按压下陷2.5~4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按压与吹气比例为5:1。
婴儿(1岁以内)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抢救者用食、中二指按压,按压下陷深度为1.5~2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大于100次,与吹气比例为5:1。
胸外心脏按压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确。否则既达不到要复苏的目的,还易出现肋骨骨折、肝裂伤、气胸、血胸、心包积血等并发症。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每一次按压可摸到一次脉搏,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如停止按压后脉搏仍跳动,说明心跳已恢复。同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睫毛及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足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等。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1.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应抬起而不要压在胸壁上,防止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2.按压定位要准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3.按压时一定要垂直用力。
如不垂直用力,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易出现并发症;
4.按压时肘部伸直不能弯曲,否则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4~5厘米,效果不好或无效;
5.按压要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也不能冲击式猛压。否则效果差,还易骨折;
6.放松时抬手,但不能离开胸壁定位点,离开定位点易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而无效;
7.抬手时一定使胸部充分放松,不要有一点压力,以利血液回流到心脏;
8.两手掌是重叠放在一起,而不是交叉。两手手指是交叉而不是重叠。
心肺复苏的重要一环—— 手法除颤
心脏陷于完全停跳前,大都经过心室纤颤这一阶段,一般持续1~2分钟,此间如能及时进行人工除颤,心跳可能因此而恢复。心室纤颤时,由于心肌失去一齐收缩能力,各部分快而不协调地乱颤,心无排血功能,故心音、脉搏均消失。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电击、雷击、药物中毒、过敏、缺钾、血钾过高、手术意外等,均可发生心室纤颤。当遇有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场可迅速用手法除颤,即把左手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用右手握成空心拳头,以30厘米左右高度,垂直而有力地叩击左手背,连续叩击2次,无效,再继续叩击2次,仍无效,必须立即做心肺复苏。叩击时应注意:1.必须是看到病人骤然倒下的瞬间,先用拳头叩击进行手法除颤, 无效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2.叩击位置要准,力度要够;3.叩击2次后检查颈动脉并观察反应。
心肺脑复苏程序
呼吸停止后,氧气供应中断,大脑和心脏也不能获得氧气。即使心脏仍在跳动,也会在1分钟后因缺氧而停跳。同样,心脏先停止跳动,呼吸尚存,氧气也无法送到全身,呼吸也会很快停止。所以,一般情况下,危重病人的呼吸、心跳几乎同时停止。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也要同时进行。
如果发生有人突然晕倒,只有自己在场,就要立即进行单人心肺复苏,按如下程序有条不紊地操作。1. 确定病人失去知觉,高声求助。轻拍病人的肩部并在耳边大声呼唤“你怎么啦”?如无反应,高声呼救及请别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此过程用4~10秒;2.用3秒畅通气道;3.用3~5秒检查呼吸,如呼吸停止;4.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3、4项的方法同以上人工呼吸篇;5.用5~10秒检查有无脉搏,如无脉搏;6.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5、6项方法同以上胸外心脏按压篇;7.用5秒复查呼吸和脉搏,方法同上述3、5二项。如呼吸、心跳仍停止。8.继续心肺复苏。人工呼吸15次,做2次胸外心脏按压。并每隔数分钟重复检查呼吸与脉搏。
如呼救后有人相助,可进行双人心肺复苏,其操作程序同单人心肺复苏,但须注意以下各项:1.抢救者位于病人相对两侧,一位负责检查病人清醒程度及呼吸、脉搏,另一位同时迅速检查病人是否有严重出血或其他伤害;2.当确定心跳、呼吸已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一位负责胸外心脏按压,一位负责口对口吹气及检查近身病人颈动脉跳动情况,以监察心外按压是否有效;4.每5次胸外按压后作一停顿,吹气1次;5.抢救1分钟后及以后每隔数分钟都要进行呼吸和脉搏的检查,以观察效果。
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
抢救方法正确,又有下列表现,说明心肺复苏有效:1.面色好转,由紫绀转为红润;2.瞳孔由大变小,收缩正常;3.恢复可检查出的呼吸和脉搏;4.有知觉、有反应及呻吟等。
停止心肺复苏的标准
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时,不能停止超过7秒钟,但有如下情况出现即可停止心肺复苏:1.病人完全恢复了呼吸和心跳;2.有另外的急救员接替;3.有医生到场;4.急救员已筋疲力尽无力再进行下去;5.无呼吸、无心跳后已做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或医生确定病人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