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现已步入古稀之年。记得31年前冬季的一天,因事前去小镇,在一个小铺面偶然發现《文萃周报》(后更名《文萃报》),好奇心驱使着我看了一眼,然而就那一眼,我马上被报纸的内容吸引住了,短小精悍的文章使我非一口气读完不可。那时家里距离镇邮局有几里路远,而且只能靠步行才能到镇上去。农村人很少与报纸打交道,也没有谁舍得出几个钱订报纸,其原因有三:一、农民没有月工资,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只够糊口;二、村里识字的人不多,更别提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三、投递不方便。
我平常挣点钱也就是用来买盐买油,用于生活开支。我看着报纸订费并不是很贵,就试着找邮局订阅。1990年开始我就订了此报,只是每周得自己上投递点去拿。谁知这一订阅一发不可收拾,年年订阅不间断。后来我也通过传阅和宣传,劝导左邻右舍也订阅。在我的带动下,就有4家订了此报。我找投递员商量,尽量把报纸送到我们容易拿的取报点。投递员看到我为他们增加了订户,后来投递员就把报纸直接送到我家,我再分送给其他订户。到了订报时,我又主动收取来年订费一起交给投递员。这4家年年如此,也从未缺订过,我也感到很欣慰。
我从订阅《文萃报》起,就每年妥善收拾好报纸,一到年末就把它装订成册,并配置封面,注明年度、册数。随着报纸的逐年改版,后来一年2册或4册进行装订。
使我最难忘的是2011年《文萃报》举办了中老年书法大赛,我看到这个消息,也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向组委会投递了一组篆刻作品,这年6月2日的《文萃报》刊登了我的作品。得知已被采用,并且后来还被评为入围作品,给我发了“荣誉证书”,当时我那个高兴劲,无法形容,见了人就告之。几千人的投稿,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农民来说,确实难登大雅之堂。可我又作为一个农民能获此殊荣,这也是我努力付出得到的肯定,也更是《文萃报》给了我一个很好展现才艺的平台。
家有一宝,万事都好。“文萃”就像一支柱,撑起了家庭生活情趣,更撑起了社会的美感。
我平常挣点钱也就是用来买盐买油,用于生活开支。我看着报纸订费并不是很贵,就试着找邮局订阅。1990年开始我就订了此报,只是每周得自己上投递点去拿。谁知这一订阅一发不可收拾,年年订阅不间断。后来我也通过传阅和宣传,劝导左邻右舍也订阅。在我的带动下,就有4家订了此报。我找投递员商量,尽量把报纸送到我们容易拿的取报点。投递员看到我为他们增加了订户,后来投递员就把报纸直接送到我家,我再分送给其他订户。到了订报时,我又主动收取来年订费一起交给投递员。这4家年年如此,也从未缺订过,我也感到很欣慰。
我从订阅《文萃报》起,就每年妥善收拾好报纸,一到年末就把它装订成册,并配置封面,注明年度、册数。随着报纸的逐年改版,后来一年2册或4册进行装订。
使我最难忘的是2011年《文萃报》举办了中老年书法大赛,我看到这个消息,也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向组委会投递了一组篆刻作品,这年6月2日的《文萃报》刊登了我的作品。得知已被采用,并且后来还被评为入围作品,给我发了“荣誉证书”,当时我那个高兴劲,无法形容,见了人就告之。几千人的投稿,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农民来说,确实难登大雅之堂。可我又作为一个农民能获此殊荣,这也是我努力付出得到的肯定,也更是《文萃报》给了我一个很好展现才艺的平台。
家有一宝,万事都好。“文萃”就像一支柱,撑起了家庭生活情趣,更撑起了社会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