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兴国
男,1961年生,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先后研修于天津美院绘画系及中国国家画院杜滋龄人物画工作室。现为甘肃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前往甘肃画院的路上,我的思绪随着寒风纷飞,脑海中闪过先生的一幅幅水墨人物画,有的天马行空般翻转、跳跃,有的神情肃穆如城墙一般伫立……到底在怎样的精神指引下,笔触才能挥洒得如此淋漓?在进入一扇小门,绕过两三走廊,经过玻璃顶下的满眼绿植,于一处静谧的画室见到了先生,我心中的疑惑也将得到解答。
画室布局合理,清静温馨。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簇簇芦苇,明亮而温暖。转身便看到墙上正在创作的大幅画面,线条流畅、层叠有序,细观人物眉目虽不清晰,但神情、姿态各异,或微微启唇,或眼角低垂,或振臂高呼……画面左前方是一个复古式音箱,旁边摞着一沓沓的CD。画室里还有会客用的方桌,画画用的长桌子,皆古朴文雅,茶香漫卷,配着一株兰花、一叶残荷,作画正好时。
在杏花满枝丫的三月天,女人侧坐在驴子上出门,风还有些寒,女人颔首闭眼,大大的围巾还紧实地裹着。而一旁的汉子已穿上了白色的背心,左侧肩膀上挂着一个暖色条纹布搭。汉子身后是一个女孩,围着同样的条纹围巾,正偷偷地拿眼睛瞟着女人。驴子左腿旁边还有一只狗,正张开嘴喘着气。空中飞舞着白色的杏花,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杏花三月天之四》是张兴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一幅,描绘了杏花纷飞的三月天出行的画面,对人物的粗粝、柔情、古灵精怪表现了出来,朴素又直接地透露出人在春日里蓬勃又欣喜的心情。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七九河开》《河祭》,均是表现人物之本真的作品,或沧桑或无奈或释然的神情是对人物最直接的描绘,朴素中透露着生命的执着和期许。
西北的风土人文,一直是张兴国水墨人物创作的灵感来源。生于斯长于斯,西北通渭小县城与邻近乡村的节日、习俗、季节变迁、传统的家族式居住方式、迎春舞蹈表演等,一点一滴的影响与感悟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亲身体验,成为他后来艺术创作的力量。从小留存心中的深刻记忆,指引张兴国走向更深的艺术之路。
耳濡目染的力量,便是如此。
而朴素的审美则贯穿张兴国的艺术创作之路。从最开始因为造型功底好而选择画油画,经过了“油画有力量,能体现最大的精神释放”,后来发现那只是认识的误区,到回归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对精神的重视、对艺术本真的追求,张兴国始终孜孜以求,初心不改。
再现不是很重要,精神更重要。这也是传统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回归,让张兴国找到了发自内心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这也成就了他,作品中倾泻而出的苍凉、宏远成了他的标签,张弛有度、粗犷有力的笔墨完成了对线条的超越。而这要归功于他对朴素审美观的贯彻,对本真的理解。
“朴素的东西最有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慢慢发酵而成的。这正是现在这个社会缺乏的。”谈及自己的审美观,张兴国的神情不由肃穆而坚定。
在张掖师专美术系学习油画时,张兴国十分强调形体的准确,追求细节。那时的他“看山是山”,认为人离不开环境,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表达一个人的深度必须要借助于精准的形体。在对于“形”的重视下,张兴国创作了一批造型优美的油画作品,如《陶》,亦慢慢领悟到创作受到了对象的莫大影响与牵制。
当有了一个具象的形,受限制的是画家笔端的自由。
过去的画家不仅画画,还要学雕塑,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不仅仅呈现一维的形,更着重对厚度与深度的呈现。罗丹的雕塑作品给了张兴国一些形体之外的思考—强调人体姿势、肌肉线条的准确性,但对于着装的刻画已经超脱了现实,和实物没有关系了,是雕塑家的“挥洒”与创造。而这种超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体现其精神状态与主题。因之“看山不是山”的感悟,张兴国创作了一些人物形体精准,又天马行空、充满诗意的作品。《青海湖组画》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画面中人物脱离地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舒展肢体,现实与魔幻色彩兼具。
现在回头看,先生说彼时对形体的强调,与现实的距离过近是很大的原因。离现实越近,给画者的容量越小、回味越少,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则越少。而脱离了外在的形之后则能慢慢回归内心,更能诉诸内心、表达内在的精神。
“当线条、挥洒成为生命的主题时,画者更自由了。这才是艺术的创造。”
一个人的审美是长期养成的,张兴国骨子里便有一种历史感、责任感,喜欢厚重的题材。
回忆起去山西平遥古城写生的经历,张兴国感慨自己对于事物的感受又进了一层。三四月份的夜晚,阵阵冷风拂面,驻足于城里的他感觉偌大的城就像一片雕塑,肃穆、寂静而无言。天亮了再去城里,又感觉城和人一样充满活力—人住在城里,人和城相依相存。这种彼此介入、融合的感觉体现在水墨人物创作中,整体画面给人一种庄严感,美术评论家徐恩存曾评价为“悲剧式情调”。但对人物本身的描绘,已经回归本真—“看山仍是山”:一种最正常、最接地气的生存状态。
男,1961年生,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先后研修于天津美院绘画系及中国国家画院杜滋龄人物画工作室。现为甘肃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前往甘肃画院的路上,我的思绪随着寒风纷飞,脑海中闪过先生的一幅幅水墨人物画,有的天马行空般翻转、跳跃,有的神情肃穆如城墙一般伫立……到底在怎样的精神指引下,笔触才能挥洒得如此淋漓?在进入一扇小门,绕过两三走廊,经过玻璃顶下的满眼绿植,于一处静谧的画室见到了先生,我心中的疑惑也将得到解答。
画室布局合理,清静温馨。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簇簇芦苇,明亮而温暖。转身便看到墙上正在创作的大幅画面,线条流畅、层叠有序,细观人物眉目虽不清晰,但神情、姿态各异,或微微启唇,或眼角低垂,或振臂高呼……画面左前方是一个复古式音箱,旁边摞着一沓沓的CD。画室里还有会客用的方桌,画画用的长桌子,皆古朴文雅,茶香漫卷,配着一株兰花、一叶残荷,作画正好时。
樸素的力量:本真与超越
在杏花满枝丫的三月天,女人侧坐在驴子上出门,风还有些寒,女人颔首闭眼,大大的围巾还紧实地裹着。而一旁的汉子已穿上了白色的背心,左侧肩膀上挂着一个暖色条纹布搭。汉子身后是一个女孩,围着同样的条纹围巾,正偷偷地拿眼睛瞟着女人。驴子左腿旁边还有一只狗,正张开嘴喘着气。空中飞舞着白色的杏花,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杏花三月天之四》是张兴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一幅,描绘了杏花纷飞的三月天出行的画面,对人物的粗粝、柔情、古灵精怪表现了出来,朴素又直接地透露出人在春日里蓬勃又欣喜的心情。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七九河开》《河祭》,均是表现人物之本真的作品,或沧桑或无奈或释然的神情是对人物最直接的描绘,朴素中透露着生命的执着和期许。
西北的风土人文,一直是张兴国水墨人物创作的灵感来源。生于斯长于斯,西北通渭小县城与邻近乡村的节日、习俗、季节变迁、传统的家族式居住方式、迎春舞蹈表演等,一点一滴的影响与感悟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亲身体验,成为他后来艺术创作的力量。从小留存心中的深刻记忆,指引张兴国走向更深的艺术之路。
耳濡目染的力量,便是如此。
而朴素的审美则贯穿张兴国的艺术创作之路。从最开始因为造型功底好而选择画油画,经过了“油画有力量,能体现最大的精神释放”,后来发现那只是认识的误区,到回归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对精神的重视、对艺术本真的追求,张兴国始终孜孜以求,初心不改。
再现不是很重要,精神更重要。这也是传统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回归,让张兴国找到了发自内心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这也成就了他,作品中倾泻而出的苍凉、宏远成了他的标签,张弛有度、粗犷有力的笔墨完成了对线条的超越。而这要归功于他对朴素审美观的贯彻,对本真的理解。
“朴素的东西最有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慢慢发酵而成的。这正是现在这个社会缺乏的。”谈及自己的审美观,张兴国的神情不由肃穆而坚定。
挥洒的气质:打破与重构
在张掖师专美术系学习油画时,张兴国十分强调形体的准确,追求细节。那时的他“看山是山”,认为人离不开环境,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表达一个人的深度必须要借助于精准的形体。在对于“形”的重视下,张兴国创作了一批造型优美的油画作品,如《陶》,亦慢慢领悟到创作受到了对象的莫大影响与牵制。
当有了一个具象的形,受限制的是画家笔端的自由。
过去的画家不仅画画,还要学雕塑,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不仅仅呈现一维的形,更着重对厚度与深度的呈现。罗丹的雕塑作品给了张兴国一些形体之外的思考—强调人体姿势、肌肉线条的准确性,但对于着装的刻画已经超脱了现实,和实物没有关系了,是雕塑家的“挥洒”与创造。而这种超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体现其精神状态与主题。因之“看山不是山”的感悟,张兴国创作了一些人物形体精准,又天马行空、充满诗意的作品。《青海湖组画》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画面中人物脱离地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舒展肢体,现实与魔幻色彩兼具。
现在回头看,先生说彼时对形体的强调,与现实的距离过近是很大的原因。离现实越近,给画者的容量越小、回味越少,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则越少。而脱离了外在的形之后则能慢慢回归内心,更能诉诸内心、表达内在的精神。
“当线条、挥洒成为生命的主题时,画者更自由了。这才是艺术的创造。”
一个人的审美是长期养成的,张兴国骨子里便有一种历史感、责任感,喜欢厚重的题材。
回忆起去山西平遥古城写生的经历,张兴国感慨自己对于事物的感受又进了一层。三四月份的夜晚,阵阵冷风拂面,驻足于城里的他感觉偌大的城就像一片雕塑,肃穆、寂静而无言。天亮了再去城里,又感觉城和人一样充满活力—人住在城里,人和城相依相存。这种彼此介入、融合的感觉体现在水墨人物创作中,整体画面给人一种庄严感,美术评论家徐恩存曾评价为“悲剧式情调”。但对人物本身的描绘,已经回归本真—“看山仍是山”:一种最正常、最接地气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