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东莞市中职生为样本,调查、分析了中职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影响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从而为消除中职生的学习倦怠心理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倦怠;对策
近几年,笔者在对东莞市某校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相关因素的调查中发现,课后能主动看书的占47.4%,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厌学的占75.7%,上课能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占52.9%。这反映了中职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心理,这与现今社会提出的“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东莞市中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以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降低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东莞东城职中的学生430名。共收回问卷413份,有效问卷398份。其中一年级150名,二年级158名,三年级90名。男生206名,女生 192名。调查涉及计算机、物流与报关、会计、中英文秘书和工艺美术等专业。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自己编制的《中职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量表经过统计分析,分为身心耗竭、师生疏离、低效能感和行为不当等四个维度,经过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构想效度。
3.施测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分别进行团体测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
4.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问卷采用五级评定计分: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记做l、2、3、4、5分,最后的总分即为被试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得分。调查结果统一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
1.总体样本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身心耗竭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其次为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行为不当。
2.被试特征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本调查分别以年级、是否任班干部、成绩这三个特征变量对被试进行分组,对学习倦怠各个维度的变量进行t检验或者进行方差分析,调查结果分别如下。
(1) 不同年级中职生在身心耗竭、师生疏离这两个维度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学习低效能感、行为不当这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且在师生疏离和身心耗竭维度上,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年级与三年级之间,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且差异显著。(见表2)
(2)不同学习成绩的中职生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行为不当四个维度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除师生疏离维度外,不同学习成绩的中职生倦怠各维度随成绩的下降而呈升高的趋势。经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行为不当维度上,不同成绩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优秀与差之间,良好与差之间,且差异显著。(见表3)
(3)是否担任班干部的中职生在学习低效能维度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且非班干部得分明显高于班干部,也就是说普通同学比班干部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更不足。但在学习倦怠的身心耗竭、师生疏离、行为不当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
三、分析与讨论
1.中职生学习倦怠情况分析。通过对东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在身心耗竭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2.849,明显高于其他维度。且他们在心理方面,情绪容易波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生理方面,常常感到筋疲力尽。因此,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在学习低效能感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2.699,呈现出比较高的趋势,可见有相当部分的中职生自我效能感低。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2.关于学习倦怠与年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不一样。在本研究中,中职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身心耗竭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年级越高,学业任务往往越重,繁重的学习任务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容易引发倦怠感的产生。且三年级的中职生既要继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又要着手找工作,这使得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疲惫感增加。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出合理的安排,如一二年级多开设专业课,对三年级学生多开设就业讲座、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减轻三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增强就业自信心,从而降低身心疲惫感。
3.关于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学习倦怠各因素得分低于排名靠后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老师与父母的支持,同时,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相对成功也增强了自信心,有较高的效能支持和较强的学习动机。
4.关于学习倦怠与是否担任班干部。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学习低效能感方面显著低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因为大多数班干部也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担任班干部后,往往产生更强的成就动机,所以他们在学习效能上明显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在学习倦怠方面要好于非班干部学生。因此建议班主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
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普遍存在,需要受到关注,且不同年级、不同成绩层次、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行为不当等四个维度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本文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GDZJ0927):东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心理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连榕.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2]许清鹏,张建新,刘甫强.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4).
[3]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白素英.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江西教育科,2006,(7).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倦怠;对策
近几年,笔者在对东莞市某校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相关因素的调查中发现,课后能主动看书的占47.4%,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厌学的占75.7%,上课能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占52.9%。这反映了中职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心理,这与现今社会提出的“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东莞市中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以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降低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东莞东城职中的学生430名。共收回问卷413份,有效问卷398份。其中一年级150名,二年级158名,三年级90名。男生206名,女生 192名。调查涉及计算机、物流与报关、会计、中英文秘书和工艺美术等专业。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自己编制的《中职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量表经过统计分析,分为身心耗竭、师生疏离、低效能感和行为不当等四个维度,经过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构想效度。
3.施测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分别进行团体测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
4.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问卷采用五级评定计分: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记做l、2、3、4、5分,最后的总分即为被试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得分。调查结果统一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
1.总体样本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身心耗竭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其次为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行为不当。
2.被试特征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本调查分别以年级、是否任班干部、成绩这三个特征变量对被试进行分组,对学习倦怠各个维度的变量进行t检验或者进行方差分析,调查结果分别如下。
(1) 不同年级中职生在身心耗竭、师生疏离这两个维度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学习低效能感、行为不当这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且在师生疏离和身心耗竭维度上,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年级与三年级之间,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且差异显著。(见表2)
(2)不同学习成绩的中职生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行为不当四个维度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除师生疏离维度外,不同学习成绩的中职生倦怠各维度随成绩的下降而呈升高的趋势。经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行为不当维度上,不同成绩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优秀与差之间,良好与差之间,且差异显著。(见表3)
(3)是否担任班干部的中职生在学习低效能维度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且非班干部得分明显高于班干部,也就是说普通同学比班干部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更不足。但在学习倦怠的身心耗竭、师生疏离、行为不当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
三、分析与讨论
1.中职生学习倦怠情况分析。通过对东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在身心耗竭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2.849,明显高于其他维度。且他们在心理方面,情绪容易波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生理方面,常常感到筋疲力尽。因此,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在学习低效能感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2.699,呈现出比较高的趋势,可见有相当部分的中职生自我效能感低。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2.关于学习倦怠与年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不一样。在本研究中,中职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身心耗竭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年级越高,学业任务往往越重,繁重的学习任务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容易引发倦怠感的产生。且三年级的中职生既要继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又要着手找工作,这使得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疲惫感增加。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出合理的安排,如一二年级多开设专业课,对三年级学生多开设就业讲座、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减轻三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增强就业自信心,从而降低身心疲惫感。
3.关于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学习倦怠各因素得分低于排名靠后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老师与父母的支持,同时,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相对成功也增强了自信心,有较高的效能支持和较强的学习动机。
4.关于学习倦怠与是否担任班干部。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学习低效能感方面显著低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因为大多数班干部也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担任班干部后,往往产生更强的成就动机,所以他们在学习效能上明显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在学习倦怠方面要好于非班干部学生。因此建议班主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
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普遍存在,需要受到关注,且不同年级、不同成绩层次、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身心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行为不当等四个维度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本文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GDZJ0927):东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心理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连榕.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2]许清鹏,张建新,刘甫强.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4).
[3]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白素英.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江西教育科,2006,(7).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