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选择素材应尽量避俗避旧,用好鲜活素材,这确实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很多时候,与特定的作文题相关的鲜活素材有限,或者不少考生平时积累的鲜活素材有限,在此种情况下,如何用陈旧素材或熟面孔“化腐朽为神奇”,则至关重要。以下四种思路不妨一试。
一、普通素材变换形式
课文中出现的或司空见惯的素材可以变换形式运用,可以用形象再现代替平淡叙述,融入描写抒情以增强主观色彩,或者在句式表达上多一些变化,运用排比、设问、反复等句式增强表现力。一位考生在《失败的英雄》中这样用荆轲刺秦王的素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一边高歌,一边越过寒冷的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咸阳宫,行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虽然这件事以失败告终,但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英雄。《史记》中描写了五个刺客,荆轲竟然是其中最没有成效的一个,但荆轲却被人称为“中国千古第一侠客”,原因何在?一是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荆轲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二是荆轲胆略过人,刺秦显示了人类个体勇力、胆略的极致。在咸阳宫,荆轲谈笑自若,毫不畏惧,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荆轲倒下时,咸阳宫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荆轲失败了,但他却被人铭记,人们记得他的悲壮、他的勇敢、他的胆略!
其中的叙述融入了描写成分,渲染了荆轲的气概;议论融入抒情成分,体现了明显的主观色彩。将相对陈旧的素材变化了形式,只要用出特色,依然能起到较强的说服效果。
二、熟悉人物变换角度
在评阅作文时,经常会有考生用屈原、司马迁、爱迪生、牛顿等众所周知的中外名人的素材,不是说这些熟悉人物不能写,熟悉人物的素材不能用,而是说要学会变通。袁隆平研究杂交稻是许多考生常用的素材,但“袁隆平逛车展”的素材却让熟面孔多了几分新鲜,甚至是几分惊喜。一篇谈“仇富心理”的文章这样写:
袁隆平穿一件普通的T恤,着深灰色西裤,晒得黝黑的脸,微微佝偻的腰板,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比车展上的明星雷克萨斯还要夺目。两天后,网络上出现了袁隆平逛车展的新闻。面对袁隆平的坦然“露富”,网友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支持:就算仇富,我们也不仇袁隆平。袁隆平很有钱,却没有人眼红,是因为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因为他的不朽功绩;国家奖励他500万,没人说三道四,是因为他淡泊名利,是因为他解决了中国甚至全世界几千万人的粮食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靠合法劳动富起来的人,以及那些对社会充满责任和爱心的人,公众是绝不会“仇视”的;相反,有的只是由钦佩、尊重到发自内心的理解、宽容和支持。
许多熟悉的人物,我们都可以按这种思路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去收集和运用与他们有关的素材,这样运用熟面孔的素材,也许会让我们多一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三、熟知素材朦胧处理
考场特定条件下,有时一时想不到更新颖的材料,一些妇孺皆知但却贴切、典型的材料可以“换一种面孔”使用。试看《行胜于言》的作文片段:
当年在大庆油田,当出现“井喷”时,有这样一位老石油工人,不顾腿伤,扔下拐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从而保住了油井。于是,有群众称他为“铁人”,并自发向其学习靠拢。
再如,当年在兰考,发现有困难农民离乡时,有这样一位县委书记,顶着凛冽的寒风,带领县委一班人下乡,走进灾民中,看望贫困户。靠群众,找出路,靠大干,搞自救,让老百姓有了欢笑。他死后,万人泪送。
还有,一位地委书记退休后,不仅婉言谢绝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而且主动走进荒山,义务植树,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一个价值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事情就是这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再昂扬的话语,也抵不过一个微小的行动。行动,往往是最实际的“讲话”、最权威的“发言”。人民群众,常常就是从一个人的行动中,尤其是一个肩负职责的领导者的细微行动中,读懂他内心的“细语”,捏准他心底的“小九九”。
在这则作文片段中,王进喜、焦裕禄和杨善洲,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们的材料虽然贴切、典型,但不够新颖。聪明的作者用了省名法——在叙述他们的突出事迹时,有意识地省略了他们的名字,因为很多人对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所以即使不点出姓名,我们也能够知道是谁的事迹,给了读者思考、联想的余地,读起来感觉格外有味道。所以,贴切、典型但陈旧的人物素材,我们不妨使用省名法进行“朦胧化包装”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多一些含而不露的韵味。
四、同类素材集束捆绑
对相对陈旧却较有说服力的素材可以三个或三个以上集中使用,叙述素材时高度浓缩和概括,一般采用排比句式叙述。这样使用论据,往往简洁有力,能增强语言气势和说服力。一篇以“低头”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中心论点为“不向歧视低头”,作者用三个分论点横向展开,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唯有不向歧视低头,才能收获尊严。华夏史册的痛苦记录,让我们不忍卒读,一场场因为软弱而丧失领土的战争磨蚀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们,让人们看到了中华的希望,看到了重获尊严的曙光:霍元甲、陈真用拳头和腿脚打破了外国人的歧视,掀掉了“东亚病夫”的辱名;钱学森、杨振宁用学术和知识打破了外国人的歧视,推翻了“中国人无知”的论断;毛泽东、周恩来用智慧和才能战胜了西方人的歧视,打消了“共产党只会打江山不会坐江山”的怀疑。面对外族的歧视,他们拼出了尊严:擂台大战无人匹敌,原子弹、氢弹爆响天际,国际外交席上频频出现中国人的身影,我们获得了应有的尊严。
霍元甲与陈真、钱学森与杨振宁、毛泽东与周恩来,这三组素材说不上新鲜,但这段文字“集束捆绑”使用一般论据,而且从三个不同侧面(身体、科学、治国)运用素材,体现出了思维的全面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集束捆绑”使用同类素材的时候,最好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选择,以避免简单重复的现象。
一、普通素材变换形式
课文中出现的或司空见惯的素材可以变换形式运用,可以用形象再现代替平淡叙述,融入描写抒情以增强主观色彩,或者在句式表达上多一些变化,运用排比、设问、反复等句式增强表现力。一位考生在《失败的英雄》中这样用荆轲刺秦王的素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一边高歌,一边越过寒冷的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咸阳宫,行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虽然这件事以失败告终,但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英雄。《史记》中描写了五个刺客,荆轲竟然是其中最没有成效的一个,但荆轲却被人称为“中国千古第一侠客”,原因何在?一是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荆轲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二是荆轲胆略过人,刺秦显示了人类个体勇力、胆略的极致。在咸阳宫,荆轲谈笑自若,毫不畏惧,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荆轲倒下时,咸阳宫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荆轲失败了,但他却被人铭记,人们记得他的悲壮、他的勇敢、他的胆略!
其中的叙述融入了描写成分,渲染了荆轲的气概;议论融入抒情成分,体现了明显的主观色彩。将相对陈旧的素材变化了形式,只要用出特色,依然能起到较强的说服效果。
二、熟悉人物变换角度
在评阅作文时,经常会有考生用屈原、司马迁、爱迪生、牛顿等众所周知的中外名人的素材,不是说这些熟悉人物不能写,熟悉人物的素材不能用,而是说要学会变通。袁隆平研究杂交稻是许多考生常用的素材,但“袁隆平逛车展”的素材却让熟面孔多了几分新鲜,甚至是几分惊喜。一篇谈“仇富心理”的文章这样写:
袁隆平穿一件普通的T恤,着深灰色西裤,晒得黝黑的脸,微微佝偻的腰板,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比车展上的明星雷克萨斯还要夺目。两天后,网络上出现了袁隆平逛车展的新闻。面对袁隆平的坦然“露富”,网友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支持:就算仇富,我们也不仇袁隆平。袁隆平很有钱,却没有人眼红,是因为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因为他的不朽功绩;国家奖励他500万,没人说三道四,是因为他淡泊名利,是因为他解决了中国甚至全世界几千万人的粮食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靠合法劳动富起来的人,以及那些对社会充满责任和爱心的人,公众是绝不会“仇视”的;相反,有的只是由钦佩、尊重到发自内心的理解、宽容和支持。
许多熟悉的人物,我们都可以按这种思路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去收集和运用与他们有关的素材,这样运用熟面孔的素材,也许会让我们多一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三、熟知素材朦胧处理
考场特定条件下,有时一时想不到更新颖的材料,一些妇孺皆知但却贴切、典型的材料可以“换一种面孔”使用。试看《行胜于言》的作文片段:
当年在大庆油田,当出现“井喷”时,有这样一位老石油工人,不顾腿伤,扔下拐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从而保住了油井。于是,有群众称他为“铁人”,并自发向其学习靠拢。
再如,当年在兰考,发现有困难农民离乡时,有这样一位县委书记,顶着凛冽的寒风,带领县委一班人下乡,走进灾民中,看望贫困户。靠群众,找出路,靠大干,搞自救,让老百姓有了欢笑。他死后,万人泪送。
还有,一位地委书记退休后,不仅婉言谢绝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而且主动走进荒山,义务植树,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一个价值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事情就是这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再昂扬的话语,也抵不过一个微小的行动。行动,往往是最实际的“讲话”、最权威的“发言”。人民群众,常常就是从一个人的行动中,尤其是一个肩负职责的领导者的细微行动中,读懂他内心的“细语”,捏准他心底的“小九九”。
在这则作文片段中,王进喜、焦裕禄和杨善洲,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们的材料虽然贴切、典型,但不够新颖。聪明的作者用了省名法——在叙述他们的突出事迹时,有意识地省略了他们的名字,因为很多人对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所以即使不点出姓名,我们也能够知道是谁的事迹,给了读者思考、联想的余地,读起来感觉格外有味道。所以,贴切、典型但陈旧的人物素材,我们不妨使用省名法进行“朦胧化包装”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多一些含而不露的韵味。
四、同类素材集束捆绑
对相对陈旧却较有说服力的素材可以三个或三个以上集中使用,叙述素材时高度浓缩和概括,一般采用排比句式叙述。这样使用论据,往往简洁有力,能增强语言气势和说服力。一篇以“低头”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中心论点为“不向歧视低头”,作者用三个分论点横向展开,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唯有不向歧视低头,才能收获尊严。华夏史册的痛苦记录,让我们不忍卒读,一场场因为软弱而丧失领土的战争磨蚀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们,让人们看到了中华的希望,看到了重获尊严的曙光:霍元甲、陈真用拳头和腿脚打破了外国人的歧视,掀掉了“东亚病夫”的辱名;钱学森、杨振宁用学术和知识打破了外国人的歧视,推翻了“中国人无知”的论断;毛泽东、周恩来用智慧和才能战胜了西方人的歧视,打消了“共产党只会打江山不会坐江山”的怀疑。面对外族的歧视,他们拼出了尊严:擂台大战无人匹敌,原子弹、氢弹爆响天际,国际外交席上频频出现中国人的身影,我们获得了应有的尊严。
霍元甲与陈真、钱学森与杨振宁、毛泽东与周恩来,这三组素材说不上新鲜,但这段文字“集束捆绑”使用一般论据,而且从三个不同侧面(身体、科学、治国)运用素材,体现出了思维的全面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集束捆绑”使用同类素材的时候,最好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选择,以避免简单重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