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以“因为有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自定立意,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要写好这道作文题,必须精选素材,写出真情。首先,应围绕主题精选典型材料,因为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其次,选取的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不能虚构编造,因为虚假的材料缺乏感人的力量;再次,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独辟蹊径,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选材时,要打开思路,可以细心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仔细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题中的“你”既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书籍、物品甚至是自然界的风雷雨雪,可以引领你的成长……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十年,可以是一个虚数,代表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可以是一个具体精准的数字,计量着一段或苦或甜的日子。站在今天,回望十年,有多少懵懂孩童长成了热血青年?有多少当时的新鲜事成了历史的瞬间?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成长历程……或亲切温暖,或震撼动人,或引人反思。
请以“十年”为题,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文题贴近学生,考生可以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可以找寻到记忆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历史事件。站在十年之后去回望,可以有很多新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行文时要注意情感的真实、细节的动人和思考的深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结果每次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李明博(韩国总统)《母亲》
材料二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王洛宾《青春舞曲》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作文,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题目中两则材料的指向是趋同的,即既然没有以后,人就要学会珍惜时光,抓住机遇,把握今天,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世事。既可以写对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对亲朋许下的却未实行的诺言),也可以写人生的体验,如是否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体会。写作时要注重真情的贯注、细节的描写或哲理的思考。
生命像在浓稠中穿过一般,令人不畅,也许只有面对黑夜一个人静静坐着时,回忆才会告诉我们,有太多东西已经失去。其实我们拥有的并不少,只是我们不懂得珍惜。太多情感、梦想,我们留给了昨天。
记得我生下来时是很瘦弱的,直到高中,我那体弱多病的日子才渐渐远去。小学时候,每每一到大降温,我便逃离不了咳嗽、感冒,甚至发烧,有几次差点咳出了肺炎。
每次上学前,奶奶总会给我穿上她织了几个月的厚厚的毛衣,一层一层地在外面套上外套、羽绒服……然后用她那略微硌人的手在我脸蛋上拍拍再送我出门。记得似乎班上总有几个爱欺负我的同学爱笑我穿得像企鹅一般,于是我便回家就哭。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整个冬天,也让奶奶对我束手无策,当然我也逃不过大病一场的苦果。奶奶总会半夜轻轻地起床来到我挂着点滴的病床前,小心翼翼地将被子往我腰下塞,我分明从假寐的眼缝中看到奶奶一脸的疼惜与无奈,只是当时我并不懂那意味着什么。
后来,我上了初中,开始嚷嚷着要买名牌针织衫,羽绒服,而奶奶织的毛衣再也没有穿过。每当奶奶问我穿这么少冷不冷时,我总会强忍着刺骨的寒冷傲然地说:“我觉得还穿多了呢!”奶奶只是微微叹息一声,便回头进了家门。只是每每第二年春天,奶奶便又要开始织我并不会穿的大红色毛衣。她的视力已经下降了很多,经常针穿不进,或是打了许久才发现打错了一个针,只好又拆了重织,如此直到秋暮才织好,最后却又被倔强的我扔到了一边不顾。
今年夏季,奶奶带着瘦弱的身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永远地离开了。做法的道士说我奶奶生前修得好,天也哭了。是啊,她不仅是个好奶奶,也是个好村民,她走的第二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为她送行。
我在大雨中静静地站着,似乎看到了雨幕之中奶奶坐在我书桌前一针一针地织着毛衣,似乎看到每天一回家,奶奶把外套解开,将我冬日冻得发红的小手夹在她的腋窝中,似乎看到小时候我躺在她身上答应她以后考个好大学再买个电梯不让她每天爬七层楼而气喘吁吁……
在雨幕中,奶奶的身影渐渐消失,当她入土的那一刻,我知道,奶奶永远地躺在这青山大雨之中了,那瘦弱的身躯与我天真的诺言再也回不来了。
在家中翻出奶奶以前织的毛衣想穿上抵挡今年冬天的寒冷,却发现衣服早已小了。轻抚着毛衣,我才知道,对爱你的人说爱,不要说以后。珍惜他们,不要让明天后悔。
【点评】人们很容易在现实功利的追求中迷失自己,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小作者的奶奶用自己朴素真挚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传统的毛衣承载着温厚的情意,可是这爱却不被处于叛逆虚荣期的孙子理解,当她溘然长逝躺在青山大雨中时,小作者才发现自己的爱有多深,自己的后悔有多重。小作者将珍视现在、珍惜身边人的感悟容纳于深情细腻的叙事中,很能感染读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其中,“正能量”居于第一位。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意是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对于“屌丝”这个词语,专家认为它虽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级趣味和恶俗倾向,不适合列入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这一作文题的内容具有时代性,融入了时下流行元素,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尝试做些探讨和评议,让学生作文更好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是“流行”和“评选”,要抓住这两点立意。
流行的词语,必有其流行的原因。纵观2012年,媒体里屡见不鲜的是“元芳体”,大街小巷中绵延不绝的是《江南style》,或者是催人向上的“正能量”以及家喻户晓的“屌丝”。每个流行的词语都有其适应或反映时代的特点,并对这个时代产生影响。
流行词语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口号到了如今仅仅成为历史的符号,而现在的“正能量”“屌丝”也只是后世了解当今的工具。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更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对此,各个专家也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从“元芳,你怎么看”中想到对官员没有主见的讽刺,有人从《江南style》中听出了对纸醉金迷的生活的批判,而“正能量”一词则表现了人们对精神充实的向往,“屌丝”一词则反映了平民急切地出人头地的愿望与深深的自嘲。这些流行语,有的是对社会的讽刺与无奈,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们产生于这个时代,也必将作用于这个时代,产生不同的影响。
流行语固然由人民创造,却由专家解读。角度不同,解读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孔子所传微言大义,却也不免此厄运。正如绝世武功,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流行语对社会所产生影响的好坏,与媒体宣传、舆论导向息息相关。如材料所言“屌丝”一词为低级趣味,有恶俗倾向,殊不知,有时候大俗即大雅。魏晋名士多恃才放旷,礼教之束缚于他们形同虚设。然而魏晋作为古代文化极繁荣的朝代在史书上留下厚重一笔,这难道不是当时社会风气所导致的吗?前文所说社会现象产生流行语,那么为何不把流行语改造成反作用于社会的工具,以达到消除不好的现象,催生好的现象的效果?这岂不事半功倍?
流行语能够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风气开放的结果。倘若像周厉王时代行人相见而不语,流行语也就不会产生了。然而周厉王的统治被民众所推翻,印证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错误的。同样,对于流行语现象,不能忽视,也不能抑制,当权者应该通过分析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与现象,制定相应的办法来解决流行语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使流行语产生积极的影响。
【点评】作者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新事物的出现,认为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风气开放的结果。文章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论证有力。
【写作点拨】要写好这道作文题,必须精选素材,写出真情。首先,应围绕主题精选典型材料,因为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其次,选取的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不能虚构编造,因为虚假的材料缺乏感人的力量;再次,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独辟蹊径,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选材时,要打开思路,可以细心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仔细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题中的“你”既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书籍、物品甚至是自然界的风雷雨雪,可以引领你的成长……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十年,可以是一个虚数,代表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可以是一个具体精准的数字,计量着一段或苦或甜的日子。站在今天,回望十年,有多少懵懂孩童长成了热血青年?有多少当时的新鲜事成了历史的瞬间?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成长历程……或亲切温暖,或震撼动人,或引人反思。
请以“十年”为题,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文题贴近学生,考生可以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可以找寻到记忆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历史事件。站在十年之后去回望,可以有很多新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行文时要注意情感的真实、细节的动人和思考的深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结果每次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李明博(韩国总统)《母亲》
材料二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王洛宾《青春舞曲》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作文,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题目中两则材料的指向是趋同的,即既然没有以后,人就要学会珍惜时光,抓住机遇,把握今天,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世事。既可以写对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对亲朋许下的却未实行的诺言),也可以写人生的体验,如是否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体会。写作时要注重真情的贯注、细节的描写或哲理的思考。
生命像在浓稠中穿过一般,令人不畅,也许只有面对黑夜一个人静静坐着时,回忆才会告诉我们,有太多东西已经失去。其实我们拥有的并不少,只是我们不懂得珍惜。太多情感、梦想,我们留给了昨天。
记得我生下来时是很瘦弱的,直到高中,我那体弱多病的日子才渐渐远去。小学时候,每每一到大降温,我便逃离不了咳嗽、感冒,甚至发烧,有几次差点咳出了肺炎。
每次上学前,奶奶总会给我穿上她织了几个月的厚厚的毛衣,一层一层地在外面套上外套、羽绒服……然后用她那略微硌人的手在我脸蛋上拍拍再送我出门。记得似乎班上总有几个爱欺负我的同学爱笑我穿得像企鹅一般,于是我便回家就哭。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整个冬天,也让奶奶对我束手无策,当然我也逃不过大病一场的苦果。奶奶总会半夜轻轻地起床来到我挂着点滴的病床前,小心翼翼地将被子往我腰下塞,我分明从假寐的眼缝中看到奶奶一脸的疼惜与无奈,只是当时我并不懂那意味着什么。
后来,我上了初中,开始嚷嚷着要买名牌针织衫,羽绒服,而奶奶织的毛衣再也没有穿过。每当奶奶问我穿这么少冷不冷时,我总会强忍着刺骨的寒冷傲然地说:“我觉得还穿多了呢!”奶奶只是微微叹息一声,便回头进了家门。只是每每第二年春天,奶奶便又要开始织我并不会穿的大红色毛衣。她的视力已经下降了很多,经常针穿不进,或是打了许久才发现打错了一个针,只好又拆了重织,如此直到秋暮才织好,最后却又被倔强的我扔到了一边不顾。
今年夏季,奶奶带着瘦弱的身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永远地离开了。做法的道士说我奶奶生前修得好,天也哭了。是啊,她不仅是个好奶奶,也是个好村民,她走的第二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为她送行。
我在大雨中静静地站着,似乎看到了雨幕之中奶奶坐在我书桌前一针一针地织着毛衣,似乎看到每天一回家,奶奶把外套解开,将我冬日冻得发红的小手夹在她的腋窝中,似乎看到小时候我躺在她身上答应她以后考个好大学再买个电梯不让她每天爬七层楼而气喘吁吁……
在雨幕中,奶奶的身影渐渐消失,当她入土的那一刻,我知道,奶奶永远地躺在这青山大雨之中了,那瘦弱的身躯与我天真的诺言再也回不来了。
在家中翻出奶奶以前织的毛衣想穿上抵挡今年冬天的寒冷,却发现衣服早已小了。轻抚着毛衣,我才知道,对爱你的人说爱,不要说以后。珍惜他们,不要让明天后悔。
【点评】人们很容易在现实功利的追求中迷失自己,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小作者的奶奶用自己朴素真挚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传统的毛衣承载着温厚的情意,可是这爱却不被处于叛逆虚荣期的孙子理解,当她溘然长逝躺在青山大雨中时,小作者才发现自己的爱有多深,自己的后悔有多重。小作者将珍视现在、珍惜身边人的感悟容纳于深情细腻的叙事中,很能感染读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其中,“正能量”居于第一位。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意是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对于“屌丝”这个词语,专家认为它虽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级趣味和恶俗倾向,不适合列入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这一作文题的内容具有时代性,融入了时下流行元素,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尝试做些探讨和评议,让学生作文更好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是“流行”和“评选”,要抓住这两点立意。
流行的词语,必有其流行的原因。纵观2012年,媒体里屡见不鲜的是“元芳体”,大街小巷中绵延不绝的是《江南style》,或者是催人向上的“正能量”以及家喻户晓的“屌丝”。每个流行的词语都有其适应或反映时代的特点,并对这个时代产生影响。
流行词语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口号到了如今仅仅成为历史的符号,而现在的“正能量”“屌丝”也只是后世了解当今的工具。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更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对此,各个专家也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从“元芳,你怎么看”中想到对官员没有主见的讽刺,有人从《江南style》中听出了对纸醉金迷的生活的批判,而“正能量”一词则表现了人们对精神充实的向往,“屌丝”一词则反映了平民急切地出人头地的愿望与深深的自嘲。这些流行语,有的是对社会的讽刺与无奈,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们产生于这个时代,也必将作用于这个时代,产生不同的影响。
流行语固然由人民创造,却由专家解读。角度不同,解读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孔子所传微言大义,却也不免此厄运。正如绝世武功,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流行语对社会所产生影响的好坏,与媒体宣传、舆论导向息息相关。如材料所言“屌丝”一词为低级趣味,有恶俗倾向,殊不知,有时候大俗即大雅。魏晋名士多恃才放旷,礼教之束缚于他们形同虚设。然而魏晋作为古代文化极繁荣的朝代在史书上留下厚重一笔,这难道不是当时社会风气所导致的吗?前文所说社会现象产生流行语,那么为何不把流行语改造成反作用于社会的工具,以达到消除不好的现象,催生好的现象的效果?这岂不事半功倍?
流行语能够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风气开放的结果。倘若像周厉王时代行人相见而不语,流行语也就不会产生了。然而周厉王的统治被民众所推翻,印证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错误的。同样,对于流行语现象,不能忽视,也不能抑制,当权者应该通过分析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与现象,制定相应的办法来解决流行语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使流行语产生积极的影响。
【点评】作者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新事物的出现,认为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风气开放的结果。文章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