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依据,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思想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以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贯彻实施。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和实施有一定的偏差,产生一些误区,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误区,然后通过多方面学习,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找出对策,纠正错误观念,走出“以人为本”的误区,更好地实现人本化的教育目标。
一、“以人为本”误区的具体体现
1.将“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变成“以传播知识为目的”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其解释是:“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许多教师只把“学习”二字拿出来加以重视,而将“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扔掉了。不管在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对学生的评价中都以学习知识的好坏为主要出发点,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总认为学习好了,学生的其他一切也就都好了,其实这恰恰歪曲了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的要求。
2.将“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成帮助学生“记忆、掌握课本知识,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如果说把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解成: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帮助学生记住、掌握那些定义、原理、知识点,再用这些知识去应付考试,这是对思想政治课的严重误解。“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核心,因而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则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而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显然我们只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非是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目的,而是走入一个误区。
3.将“道德实践”与“课堂上学习”割裂开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质是“育人”,“以人为本”是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将学习到的正确知识和观念,经过学生的思考反馈形成自己的正确观念,并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得很好,行动上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还是有些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指导学生的行为,将“课堂上学习”与“落实行动”即“道德实践”相割裂的结果。
二、解决“以人为本”误区的对策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在现实的操作中,教师将人本主义理念内化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思想品德课真正的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
1.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转变思想观念,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做法,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为学生服务,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
2.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人文教育要读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的真实含义,使其与思想品德的实践性特点相结合,摒弃原来固有的错误观念,真正完成思想品德课赋予我们思品教师的任务。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读死书,不死读书”,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要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3.引入多种“道德评价”
在教学中认真把握课程课程标准“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要引入多种的评价方式,不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更要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给予适当评价和分析,指导其道德形成。同时教师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成长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不同发展潜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4.重视学生的“道德形成”
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学习方式。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践之以行,将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德育课堂,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感悟,从而促成其自觉的道德之行。
“以人为本”,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更是以学生能够顺利的走向社会,成为负责任的好公民为本。因此,我们老师要多下功夫,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知识素养和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走出“以人为本”的误区,才能驾驭课堂,组织教学,打开学生的心灵,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使思想品德课迸发出其应有的光彩。
一、“以人为本”误区的具体体现
1.将“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变成“以传播知识为目的”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其解释是:“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许多教师只把“学习”二字拿出来加以重视,而将“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扔掉了。不管在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对学生的评价中都以学习知识的好坏为主要出发点,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总认为学习好了,学生的其他一切也就都好了,其实这恰恰歪曲了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的要求。
2.将“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成帮助学生“记忆、掌握课本知识,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如果说把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解成: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帮助学生记住、掌握那些定义、原理、知识点,再用这些知识去应付考试,这是对思想政治课的严重误解。“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核心,因而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则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而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显然我们只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非是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目的,而是走入一个误区。
3.将“道德实践”与“课堂上学习”割裂开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质是“育人”,“以人为本”是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将学习到的正确知识和观念,经过学生的思考反馈形成自己的正确观念,并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得很好,行动上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还是有些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指导学生的行为,将“课堂上学习”与“落实行动”即“道德实践”相割裂的结果。
二、解决“以人为本”误区的对策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在现实的操作中,教师将人本主义理念内化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思想品德课真正的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
1.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转变思想观念,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做法,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为学生服务,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
2.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人文教育要读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的真实含义,使其与思想品德的实践性特点相结合,摒弃原来固有的错误观念,真正完成思想品德课赋予我们思品教师的任务。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读死书,不死读书”,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要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3.引入多种“道德评价”
在教学中认真把握课程课程标准“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要引入多种的评价方式,不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更要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给予适当评价和分析,指导其道德形成。同时教师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成长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不同发展潜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4.重视学生的“道德形成”
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学习方式。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践之以行,将教学的实效性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德育课堂,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感悟,从而促成其自觉的道德之行。
“以人为本”,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更是以学生能够顺利的走向社会,成为负责任的好公民为本。因此,我们老师要多下功夫,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知识素养和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走出“以人为本”的误区,才能驾驭课堂,组织教学,打开学生的心灵,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使思想品德课迸发出其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