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育的理论前沿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文理互渗,人与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共处登。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样也是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人文积淀的。
【关键词】 阅读;培养;能力
我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毫无疑问是启发式原则。它既是总体的指导思想,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正确的方向。启发式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成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融会贯通相关知识点并发展智力。启发式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强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掌握知识,这无疑是我们推崇的正确原则,也是我们努力地目标和方向。因为只有遵循启发式原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实施素质教育并使我们的教学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老师在这一点上都已形成了共识,意识到启发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一些老师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则往往不那么得心应手,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遵循启发式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轉变教学方法,以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而不是简单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就解决问题了。下面就结合两篇课文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包身工》这篇课文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式化的讲解,而是以研讨会的形式展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分配给各小组相应的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在上课文的前几天查找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并要求各小组推选几位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研讨结果。一组负责作者背景及问题特征的说明,一组负责探究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性问题,如课文重要的艺术特征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最后一组则在前两组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站在今天的角度如何理解《包身工》一文所列举的现象及其时代意义,对当前存在的“打工潮“现象有何看法登。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现出浓极大的兴趣,各小组成员课前频繁沟通,分工明确,积极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大家也是踊跃发言,气氛极为活跃。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总是令我惊喜。有的介绍了夏衍先生创作《包身工》的特殊经历,引起大家极大地兴趣;有的举一反三,联系学过的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细致地分析了“点面结合”的艺术手法;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同学不局限于课文的视野,纵向比较了《包身工》的时代和当今时代,写成文章阐明自己对打工潮现象的看法。这些看法紧贴生活且颇有见地,体现出同学们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联想起自己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艰辛,有的激愤地列举了农民工领不到工钱的现状,农民工有时甚至不得不用跳楼的行动来讨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一年的血汗钱。这些沉重的事实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大家都在静穆无声的气氛中思索,无形中也受到了教育。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把课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迈出了关注现实的可喜的第一步。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教学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效应。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意读——情读——美读”的诵读过程上,注重创设情境,在诵读过程中感悟课文,不再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谈自己读课文的感受。或分析结构特征,或揣摩文眼的内蕴,或鉴赏优美文句。今天的课堂已经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学生不直接拥抱文本,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缺乏扎实的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紧扣文本,探究学习的步伐会迈得更远。在诵读课文后,有的同学指出课文具有内外一致的圆形结构,从空间结构看,出门——小径——荷塘——回来,这是一次完整的夏夜游;而从情感结构看,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也是一个圆形。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精当分析。在探讨课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时,有的认为课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情;有的认为课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还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决定在后面的教学环节适当深化同学们的认识。
在品评精彩文段时,有的同学说自己很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我说:“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中是被删去的。”同学们都很惊讶,纷纷问为什么。我于是问大家:“究竟该不该删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一位同学说:“作者的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文中来说,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我继续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呢?”有的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的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的说:“他引用了《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我一边赞叹一边总结到:“因为这正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得失望,可见作者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认同。这样就使得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既水到渠成地达到了鉴赏作品语言的目的,又让同学们明确了这段描写在全文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深化了同学们对课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理解,可谓一举三得。
因此,在从事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一种良好的引导示范。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课文细致分析,积极开动脑筋,根据课文不同的特色,抓住“亮点”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有心,在思想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适时引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就一定能找到很好的突破口。
【关键词】 阅读;培养;能力
我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毫无疑问是启发式原则。它既是总体的指导思想,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正确的方向。启发式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成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融会贯通相关知识点并发展智力。启发式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强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掌握知识,这无疑是我们推崇的正确原则,也是我们努力地目标和方向。因为只有遵循启发式原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实施素质教育并使我们的教学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老师在这一点上都已形成了共识,意识到启发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一些老师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则往往不那么得心应手,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遵循启发式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轉变教学方法,以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而不是简单贴上“启发式“的标签就解决问题了。下面就结合两篇课文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包身工》这篇课文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式化的讲解,而是以研讨会的形式展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分配给各小组相应的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在上课文的前几天查找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并要求各小组推选几位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研讨结果。一组负责作者背景及问题特征的说明,一组负责探究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性问题,如课文重要的艺术特征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最后一组则在前两组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站在今天的角度如何理解《包身工》一文所列举的现象及其时代意义,对当前存在的“打工潮“现象有何看法登。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现出浓极大的兴趣,各小组成员课前频繁沟通,分工明确,积极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大家也是踊跃发言,气氛极为活跃。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总是令我惊喜。有的介绍了夏衍先生创作《包身工》的特殊经历,引起大家极大地兴趣;有的举一反三,联系学过的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细致地分析了“点面结合”的艺术手法;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同学不局限于课文的视野,纵向比较了《包身工》的时代和当今时代,写成文章阐明自己对打工潮现象的看法。这些看法紧贴生活且颇有见地,体现出同学们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联想起自己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艰辛,有的激愤地列举了农民工领不到工钱的现状,农民工有时甚至不得不用跳楼的行动来讨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一年的血汗钱。这些沉重的事实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大家都在静穆无声的气氛中思索,无形中也受到了教育。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把课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迈出了关注现实的可喜的第一步。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教学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效应。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意读——情读——美读”的诵读过程上,注重创设情境,在诵读过程中感悟课文,不再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谈自己读课文的感受。或分析结构特征,或揣摩文眼的内蕴,或鉴赏优美文句。今天的课堂已经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学生不直接拥抱文本,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缺乏扎实的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紧扣文本,探究学习的步伐会迈得更远。在诵读课文后,有的同学指出课文具有内外一致的圆形结构,从空间结构看,出门——小径——荷塘——回来,这是一次完整的夏夜游;而从情感结构看,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也是一个圆形。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精当分析。在探讨课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时,有的认为课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情;有的认为课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还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决定在后面的教学环节适当深化同学们的认识。
在品评精彩文段时,有的同学说自己很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我说:“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中是被删去的。”同学们都很惊讶,纷纷问为什么。我于是问大家:“究竟该不该删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一位同学说:“作者的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文中来说,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我继续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呢?”有的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的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的说:“他引用了《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我一边赞叹一边总结到:“因为这正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得失望,可见作者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认同。这样就使得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既水到渠成地达到了鉴赏作品语言的目的,又让同学们明确了这段描写在全文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深化了同学们对课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理解,可谓一举三得。
因此,在从事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一种良好的引导示范。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课文细致分析,积极开动脑筋,根据课文不同的特色,抓住“亮点”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有心,在思想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适时引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就一定能找到很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