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教学思想是由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这一教學思想非但没有被人们所忘记,反而直到今天仍在沿用,被广泛地推行,并将不断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先秦时期,孔子针对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从下面几句话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孔子是怎样看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了解他们的特点的:他是采用对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等方法来看学生之间的不同,看学生的所作所为,并了解他们的做事方法,通过观察学生平常的兴趣爱好来发现的。在私下留心学生的言行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针对学生的智力高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教学。
2.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教学。
3.针对学生的年龄,孔子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相同的。
4.在共同的教学目标下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才能来发展他们的所长,让他们学起来既感兴趣又得心应手。
二、因材施教在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继续沿用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继续沿用了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为当时的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蔡元培在进行教学时不是一味地只教,而是连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一起考虑进出。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消化”与“吸收”了。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教书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书本不过是给我们一个例子而已,所以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以活为最佳。
1.蔡元培中小学教育观中因材施教的体现
蔡元培先生认为:“中小学是打地基的教育。普通教育要以学生本体为标准,而不是只顾及其“工具性”价值;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一部分能力发展为标准。所以,普通教育不应当是什么专门的教育,偏科的教育或者纯粹的职业教育。因为只有打好地基,将来才可以有多种选择和多样发展的可能。这样学生在全的方面中求异,首先要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往其他方面发展。”
2.蔡元培大学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继续沿用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确立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兼并包容”的思想,其实尤其是兼并包容思想更是体现了因材施教。杂取众家所长,合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有所突破和创新。
他提出把学年制改为学分制,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基础都不是一样的,同样学一门课,不同的两个人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有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这一改革,更好的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衡量自己的水平来得出自己的选择。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更快地结束自己的学业,为他们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提供了机会。学分制的实施无疑更好的说明了因材施教的好处。
三、透过孔子与蔡元培的教育看今天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施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一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地应用着,并为世界所公认。新课改对这一教学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多元智理论的提出,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来进行教学,还要注意学生的才能发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来使学生提高兴趣,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来。
1.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因材施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其一是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对症下药”。其二是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多元智能理论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2)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 ;(4)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所以多元智理论在今天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以为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找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2.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来进行语文的学习
当前的课改鼓励我们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性,而这种从差异性入手,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入口点,使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1)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对学生的特殊性有了解;(2)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找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3)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找出学生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特殊才能的发挥。这是一种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而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的方法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作为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各项特点,即德、智、体发展的特点。
3.对在语文方面有才能的学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现行的班级上课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往往是一刀切,而难以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进行课改,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兴趣,也为他们特殊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个方法在语文学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的学生的才能可能就会因此被埋没,或者有的学生直接就丧失了兴趣。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加积极用心。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不难看出,从孔子时代开始,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不但没有因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与发展。而且因材施教会得到更好的诠释,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先秦时期,孔子针对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从下面几句话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孔子是怎样看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了解他们的特点的:他是采用对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等方法来看学生之间的不同,看学生的所作所为,并了解他们的做事方法,通过观察学生平常的兴趣爱好来发现的。在私下留心学生的言行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针对学生的智力高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教学。
2.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教学。
3.针对学生的年龄,孔子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相同的。
4.在共同的教学目标下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才能来发展他们的所长,让他们学起来既感兴趣又得心应手。
二、因材施教在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继续沿用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继续沿用了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为当时的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蔡元培在进行教学时不是一味地只教,而是连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一起考虑进出。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消化”与“吸收”了。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教书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书本不过是给我们一个例子而已,所以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以活为最佳。
1.蔡元培中小学教育观中因材施教的体现
蔡元培先生认为:“中小学是打地基的教育。普通教育要以学生本体为标准,而不是只顾及其“工具性”价值;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一部分能力发展为标准。所以,普通教育不应当是什么专门的教育,偏科的教育或者纯粹的职业教育。因为只有打好地基,将来才可以有多种选择和多样发展的可能。这样学生在全的方面中求异,首先要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往其他方面发展。”
2.蔡元培大学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继续沿用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确立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兼并包容”的思想,其实尤其是兼并包容思想更是体现了因材施教。杂取众家所长,合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有所突破和创新。
他提出把学年制改为学分制,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基础都不是一样的,同样学一门课,不同的两个人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有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这一改革,更好的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衡量自己的水平来得出自己的选择。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更快地结束自己的学业,为他们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提供了机会。学分制的实施无疑更好的说明了因材施教的好处。
三、透过孔子与蔡元培的教育看今天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施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一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地应用着,并为世界所公认。新课改对这一教学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多元智理论的提出,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来进行教学,还要注意学生的才能发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来使学生提高兴趣,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来。
1.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因材施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其一是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对症下药”。其二是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多元智能理论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2)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 ;(4)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所以多元智理论在今天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以为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找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2.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来进行语文的学习
当前的课改鼓励我们从学生的共性中寻找差异性,而这种从差异性入手,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入口点,使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1)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对学生的特殊性有了解;(2)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找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3)从共性中寻找差异性,有利于找出学生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特殊才能的发挥。这是一种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而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的方法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作为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各项特点,即德、智、体发展的特点。
3.对在语文方面有才能的学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现行的班级上课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往往是一刀切,而难以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进行课改,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兴趣,也为他们特殊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个方法在语文学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的学生的才能可能就会因此被埋没,或者有的学生直接就丧失了兴趣。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加积极用心。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不难看出,从孔子时代开始,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不但没有因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与发展。而且因材施教会得到更好的诠释,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