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综合材料绘画制作步骤所牵扯到的材料,将研究拓展其技法的切入点归纳分类为材料、媒介、载体,并以媒介为切入点进行了多种与胶相关的材料实验,开发出了多种胶媒介肌理技法。这种分类方式有利于促进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研发。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分类;胶媒介
一、研究拓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切入点
(一)材料:用什么制作
在综合材料绘画使用的所有材料中,最基础的便是颜料。水粉、水彩、油画、丙烯等颜料均有自己的特性,其使用技法也由此而不同。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并不仅限于颜料,油漆、树叶、石头、木板等但凡艺术家能够想到的都能被拿来使用,而相应的技法也由材料本身的变化而拓展[1]。
(二)媒介:怎么制作,通过什么制作
不同的颜料有不同的调和剂、媒介剂,不同的绘画种类也有不同的工具。用笔绘画,绘制效果必然和笔的种类以及使用方式直接相关;而若将笔换成徒手,换成小刀又或者其他物,则效果又有不同。而在调和剂和媒介剂这一项上,虽然不同颜料都有对应的材料,但画家往往可以使用非常规的材料来将其替换,以求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说,加入各种属性不同的胶。另外,笔者所认为的媒介是一个宏观概念,其所指的是将材料放到载体上的一切过程和手段[2]。比如版画的“印刷”。
(三)载体:在什么上制作
传统作品大都以纸为载体,不同的纸张能够提供不同的绘画效果。比如生宣可以晕染、熟宣可以罩染、水彩纸上能尽情泼洒。载体对作品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画家完全可以通过对材料技法的掌控,达到无论在任何载体上画面效果都保持不变[3]。但笔者认为,在综合绘画领域,如果载体对画面未能发挥作用,那么这部作品便不算成功。
笔者从制作的角度将综合绘画技法研究分为了以上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任何一方产生的新变化都会制造出新的画面效果、新的技法。
二、以媒介为切入点进行的胶媒介肌理技法探究
(一)胶媒介肌理技法分类
绘画媒介種类繁多,但论廉价、易得、效果繁多且突出,胶是最好用的材料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活中的常见胶,并依照胶的特性和变化种类对技法进行细分。第一,结膜:刮刻(颜料分层、胶膜分层、胶膜刻染)、脱胶。第二,结块:裂纹、破碎。第三,粘连:浆糊提拉、留痕。第四,模板:渗透、黏着(油性黏着、载体吸附)、实体模板(漏版、拓印、版画)。第五:流体(胶水流淌、浆糊冲刷、溶解)。
以下将以结膜之刮刻的三种技法为例,阐述对媒介技法的设计和分类的方法和原因。
(二)颜料分层
将胶加入颜料,使其获得不易和其他颜色相互侵染的相对稳定状态。将这种稳定的颜料分层堆叠后,用刮刀刮到相应颜料层以获得对应色彩。其中,不同的胶混入颜色会获得不同的性质。
1.准备
原料:水性颜料。载体:300克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画笔、湿巾/海绵/纸巾等。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起形。用铅笔在画纸上做简单构图,轻轻描绘出大致的山体。第二,用稀薄的颜料铺下蓝色底色,铺设山体时稍重,铺设天空时,则要趁湿使用纸巾擦出云彩来。第三,调配土石层。将乳胶和土黄色颜料用1∶3比例调和,涂抹在山体主峰上。第四,调配白雪层。将乳胶、大白粉/滑石粉、水、白颜料按1∶3∶2∶5的比例调和,涂抹在土黄色主峰上。第五,用湿巾或沾水的纸巾,在主峰暗部,按照山体方向擦拭出山体嶙峋的效果。第六,刮刻。刮掉白雪层便能露出下方的土石层,刮掉土石层则会露出最下方的蓝色底色。按计划合理刮刻,保留好正确的图层色彩的同时,利用刮刻修整出主峰的具体形态。第七,调整并进一步刻画细节。第八,整体调整得到最终效果。近距离观察能看到画上的刀痕,由于是颜料层叠而成,整张画处理过之后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3.注意事项
胶越多,颜料就越结实,越容易保持自身状态,不易被侵染,也越难刮掉;粉越多,颜料就越脆,越容易被侵染,越容易刮。
(三)胶膜分层
白乳胶干后会形成一层胶膜,用它做隔离层,保护胶膜上下方的颜料互不侵染。
1.准备
颜料:水性颜料、墨汁。胶膜分层适用所有类型的颜料,选择水性颜料只因其性价比和普及性。载体:300克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中白云笔。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起形。用铅笔在画纸上做简单构图,轻轻描绘出大致的形体。第二,铺底色。依照画面设计,铺设对应位置的固有色,底色要薄要平[4]。第三,涂胶膜。按1∶1或1∶2比例调和白乳胶和水(胶的纯度直接影响其透明度和结膜形态,对画面和后期操作有巨大影响,之后会有细节描述),尽量涂平涂匀。第四,涂墨汁。第五,刮刻。如果使用湿刮,为了保证颜料不串层串色,要在顶层墨汁干透之后,用干净的毛笔沾清水,在想要刮刻的区域稍微画过,再进行刮刻。
备注:本课中,白色就是纸白,暗色就是墨汁。如没有设计需要,或者改画补色的需求,画面上的白色应该是刮刀刮出纸面的颜色(或者是一开始就留出来的白纸)。
3.注意事项
第一,涂胶膜时笔要饱满,否则会把底色带起;胶膜应有足够透明性。第二,刮刻时应朝一个方向且不能回刀,并常备一块海绵或抹布随时清理刀上积存的脏东西。
(四)胶膜刻染
以白乳胶为代表的大多数液体胶都能够在干掉之后形成一个透明胶膜。胶膜能够使胶膜上下的两层颜色保持独立不会串色,并呈现出一种干净的叠色效果。正常绘画中,一对补色叠色很容易因为串色从而变成脏兮兮的深棕色,而胶膜上下叠放补色,虽然依然会使色彩变成深棕色,但由于本色依然保持自身色相,并未真正串色,因此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清澈美丽的棕色,这是正常绘画无法实现的效果。此外,胶膜能够被针刻穿,刻穿一层半透明的胶膜将一对或多对对比色或补色被分隔开,形成一种多色层层罩染却又并未混合、变化多端却又透明、乍看上去中性却实际比较鲜艳的底色[5]。 1.准备
颜料:水性颜料。载体:300克或300克以上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刻针、排刷、大白云笔、中白云笔、画笔、吸水纸等。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做底。使用橘红、土黄、普蓝、大红加水后随意泼洒,营造一个以暖色为主且深浅变化比较明了的底色。第二,待画面全干后在画面上刮刷一层加了少量白颜料的乳胶。第三,用刮刀或刻针在乳胶上刻画想要的东西。第四,准备一张等大的宣纸或吸水纸备用。找出底色的补色,若底该补色太浅,如黄色、绿色,则调成棕色和墨绿色。用水稀释该颜色后,用排刷刷满整张画面。不同浓度的颜料有不同效果,但建议调得稀一些。第五,涂过颜色后,用宣纸覆盖画面,将浮水吸掉,以免将底层乳胶和颜料融化,导致画面变脏。第六,画面上针刻过的地方颜色会比较深,其余地方除颜色略浅外,还会根据乳胶的状况产生意料不到的变化[6]。由于乳胶和所涂颜色都是半透明的,所以数层色彩和肌理叠加,又会产生更多的效果。第七,现在画面上的暗色已经够用了之后,用刀子和刻针将我们想要有針对性提亮的地方刮刻出来,对于一些面积大并且想要柔化处理的部分,也可以用毛笔沾清水进行局部洗画。
3.注意事项
第一,底子除自己做之外,还可以找一幅废旧不要的画作,只要记清楚铺设在胶膜上的色彩是底色的补色或对比色便可。第二,该技法白色不是涂上去的,而是洗出的纸白。第三,在不毁坏纸张的前提下,线可以适当刻得深一些,这样染色的时候线条才会更加清晰。
肌理技法种类繁多,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会产生新的效果。胶膜分层和胶膜刻染看似类似,但对比此两种技法,便会发现在它们在使用胶膜的方式上有着巨大差异。以上列出的所有以胶为媒介的技法,胶的特性决定了技法的大的分类,这种分类逻辑清晰,而且十分易于学习和理解。
三、结语
市场上关于综合材料绘画的技法类书籍层出不穷,国家项目中关于综合材料的教材也有许多,但几乎都是对已知技法本身的罗列,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本文以胶媒体技法研究为切入点,证明如果能够从材料、媒介、载体的角度出发来分类和研发,逻辑上会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技术的研发,更便于教学和学习。
世间技法无穷无尽,巧思和创意也层出不穷,绘画环节中任意一处产生变化都会导致新效果新技法的诞生。本文提出的这种分类法是简单而准确的技法定位和总结方式。
参考文献:
[1]于航.材料创造的美[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刘露香.综合材料应用对绘画语言的影响[J].艺术品鉴,2020(36):146-147.
[3]林思.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美感与绘画表现分析[J].艺术研究,2020(6):75-77.
[4]程媛媛.综合材料绘画语言形式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0(12):26-27.
[5]赵葆康,景继峰.综合材料绘画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50.
[6]陈守义.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个案教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48.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分类;胶媒介
一、研究拓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切入点
(一)材料:用什么制作
在综合材料绘画使用的所有材料中,最基础的便是颜料。水粉、水彩、油画、丙烯等颜料均有自己的特性,其使用技法也由此而不同。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并不仅限于颜料,油漆、树叶、石头、木板等但凡艺术家能够想到的都能被拿来使用,而相应的技法也由材料本身的变化而拓展[1]。
(二)媒介:怎么制作,通过什么制作
不同的颜料有不同的调和剂、媒介剂,不同的绘画种类也有不同的工具。用笔绘画,绘制效果必然和笔的种类以及使用方式直接相关;而若将笔换成徒手,换成小刀又或者其他物,则效果又有不同。而在调和剂和媒介剂这一项上,虽然不同颜料都有对应的材料,但画家往往可以使用非常规的材料来将其替换,以求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说,加入各种属性不同的胶。另外,笔者所认为的媒介是一个宏观概念,其所指的是将材料放到载体上的一切过程和手段[2]。比如版画的“印刷”。
(三)载体:在什么上制作
传统作品大都以纸为载体,不同的纸张能够提供不同的绘画效果。比如生宣可以晕染、熟宣可以罩染、水彩纸上能尽情泼洒。载体对作品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画家完全可以通过对材料技法的掌控,达到无论在任何载体上画面效果都保持不变[3]。但笔者认为,在综合绘画领域,如果载体对画面未能发挥作用,那么这部作品便不算成功。
笔者从制作的角度将综合绘画技法研究分为了以上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任何一方产生的新变化都会制造出新的画面效果、新的技法。
二、以媒介为切入点进行的胶媒介肌理技法探究
(一)胶媒介肌理技法分类
绘画媒介種类繁多,但论廉价、易得、效果繁多且突出,胶是最好用的材料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活中的常见胶,并依照胶的特性和变化种类对技法进行细分。第一,结膜:刮刻(颜料分层、胶膜分层、胶膜刻染)、脱胶。第二,结块:裂纹、破碎。第三,粘连:浆糊提拉、留痕。第四,模板:渗透、黏着(油性黏着、载体吸附)、实体模板(漏版、拓印、版画)。第五:流体(胶水流淌、浆糊冲刷、溶解)。
以下将以结膜之刮刻的三种技法为例,阐述对媒介技法的设计和分类的方法和原因。
(二)颜料分层
将胶加入颜料,使其获得不易和其他颜色相互侵染的相对稳定状态。将这种稳定的颜料分层堆叠后,用刮刀刮到相应颜料层以获得对应色彩。其中,不同的胶混入颜色会获得不同的性质。
1.准备
原料:水性颜料。载体:300克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画笔、湿巾/海绵/纸巾等。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起形。用铅笔在画纸上做简单构图,轻轻描绘出大致的山体。第二,用稀薄的颜料铺下蓝色底色,铺设山体时稍重,铺设天空时,则要趁湿使用纸巾擦出云彩来。第三,调配土石层。将乳胶和土黄色颜料用1∶3比例调和,涂抹在山体主峰上。第四,调配白雪层。将乳胶、大白粉/滑石粉、水、白颜料按1∶3∶2∶5的比例调和,涂抹在土黄色主峰上。第五,用湿巾或沾水的纸巾,在主峰暗部,按照山体方向擦拭出山体嶙峋的效果。第六,刮刻。刮掉白雪层便能露出下方的土石层,刮掉土石层则会露出最下方的蓝色底色。按计划合理刮刻,保留好正确的图层色彩的同时,利用刮刻修整出主峰的具体形态。第七,调整并进一步刻画细节。第八,整体调整得到最终效果。近距离观察能看到画上的刀痕,由于是颜料层叠而成,整张画处理过之后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3.注意事项
胶越多,颜料就越结实,越容易保持自身状态,不易被侵染,也越难刮掉;粉越多,颜料就越脆,越容易被侵染,越容易刮。
(三)胶膜分层
白乳胶干后会形成一层胶膜,用它做隔离层,保护胶膜上下方的颜料互不侵染。
1.准备
颜料:水性颜料、墨汁。胶膜分层适用所有类型的颜料,选择水性颜料只因其性价比和普及性。载体:300克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中白云笔。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起形。用铅笔在画纸上做简单构图,轻轻描绘出大致的形体。第二,铺底色。依照画面设计,铺设对应位置的固有色,底色要薄要平[4]。第三,涂胶膜。按1∶1或1∶2比例调和白乳胶和水(胶的纯度直接影响其透明度和结膜形态,对画面和后期操作有巨大影响,之后会有细节描述),尽量涂平涂匀。第四,涂墨汁。第五,刮刻。如果使用湿刮,为了保证颜料不串层串色,要在顶层墨汁干透之后,用干净的毛笔沾清水,在想要刮刻的区域稍微画过,再进行刮刻。
备注:本课中,白色就是纸白,暗色就是墨汁。如没有设计需要,或者改画补色的需求,画面上的白色应该是刮刀刮出纸面的颜色(或者是一开始就留出来的白纸)。
3.注意事项
第一,涂胶膜时笔要饱满,否则会把底色带起;胶膜应有足够透明性。第二,刮刻时应朝一个方向且不能回刀,并常备一块海绵或抹布随时清理刀上积存的脏东西。
(四)胶膜刻染
以白乳胶为代表的大多数液体胶都能够在干掉之后形成一个透明胶膜。胶膜能够使胶膜上下的两层颜色保持独立不会串色,并呈现出一种干净的叠色效果。正常绘画中,一对补色叠色很容易因为串色从而变成脏兮兮的深棕色,而胶膜上下叠放补色,虽然依然会使色彩变成深棕色,但由于本色依然保持自身色相,并未真正串色,因此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清澈美丽的棕色,这是正常绘画无法实现的效果。此外,胶膜能够被针刻穿,刻穿一层半透明的胶膜将一对或多对对比色或补色被分隔开,形成一种多色层层罩染却又并未混合、变化多端却又透明、乍看上去中性却实际比较鲜艳的底色[5]。 1.准备
颜料:水性颜料。载体:300克或300克以上白卡纸或细纹水彩纸。媒介:水、白乳胶。工具:刮刀、刻针、排刷、大白云笔、中白云笔、画笔、吸水纸等。画前务必要先使用水胶带将纸裱在画板上。
2.步骤
第一,做底。使用橘红、土黄、普蓝、大红加水后随意泼洒,营造一个以暖色为主且深浅变化比较明了的底色。第二,待画面全干后在画面上刮刷一层加了少量白颜料的乳胶。第三,用刮刀或刻针在乳胶上刻画想要的东西。第四,准备一张等大的宣纸或吸水纸备用。找出底色的补色,若底该补色太浅,如黄色、绿色,则调成棕色和墨绿色。用水稀释该颜色后,用排刷刷满整张画面。不同浓度的颜料有不同效果,但建议调得稀一些。第五,涂过颜色后,用宣纸覆盖画面,将浮水吸掉,以免将底层乳胶和颜料融化,导致画面变脏。第六,画面上针刻过的地方颜色会比较深,其余地方除颜色略浅外,还会根据乳胶的状况产生意料不到的变化[6]。由于乳胶和所涂颜色都是半透明的,所以数层色彩和肌理叠加,又会产生更多的效果。第七,现在画面上的暗色已经够用了之后,用刀子和刻针将我们想要有針对性提亮的地方刮刻出来,对于一些面积大并且想要柔化处理的部分,也可以用毛笔沾清水进行局部洗画。
3.注意事项
第一,底子除自己做之外,还可以找一幅废旧不要的画作,只要记清楚铺设在胶膜上的色彩是底色的补色或对比色便可。第二,该技法白色不是涂上去的,而是洗出的纸白。第三,在不毁坏纸张的前提下,线可以适当刻得深一些,这样染色的时候线条才会更加清晰。
肌理技法种类繁多,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会产生新的效果。胶膜分层和胶膜刻染看似类似,但对比此两种技法,便会发现在它们在使用胶膜的方式上有着巨大差异。以上列出的所有以胶为媒介的技法,胶的特性决定了技法的大的分类,这种分类逻辑清晰,而且十分易于学习和理解。
三、结语
市场上关于综合材料绘画的技法类书籍层出不穷,国家项目中关于综合材料的教材也有许多,但几乎都是对已知技法本身的罗列,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本文以胶媒体技法研究为切入点,证明如果能够从材料、媒介、载体的角度出发来分类和研发,逻辑上会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技术的研发,更便于教学和学习。
世间技法无穷无尽,巧思和创意也层出不穷,绘画环节中任意一处产生变化都会导致新效果新技法的诞生。本文提出的这种分类法是简单而准确的技法定位和总结方式。
参考文献:
[1]于航.材料创造的美[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刘露香.综合材料应用对绘画语言的影响[J].艺术品鉴,2020(36):146-147.
[3]林思.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美感与绘画表现分析[J].艺术研究,2020(6):75-77.
[4]程媛媛.综合材料绘画语言形式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0(12):26-27.
[5]赵葆康,景继峰.综合材料绘画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50.
[6]陈守义.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个案教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48.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