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不定格,随心而运生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代至今,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中西艺术开始结合,传统绘画发生了现代转型,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开始发展,许多画家都在潜心探索,力求突破。朱振庚正是其中一位极具创造精神的中国画家,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将毕生心血用于国画变革之中。从朱振庚提出的艺术观点出发,分析他每个时期作品的特点,了解他在中国画领域的探索历程和艺术成就。
  关键词:笔墨;造型;构成;国画变革
  一、艺术中的“生”味
  (一)起于“生”而归于“生”
  在原始时期,人们崇拜自然,绘画成为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绘画出现之前,很多人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事物的模仿,但真的只是一味地模仿吗?原始先民将自然万物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我国的地画、岩画和彩陶绘画,看似单纯、简练概括的图案,却充满浓郁的原始意味,其中蕴含了原始的观念,这种抽象化的造型,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表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因此,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就是稚拙朴实且充满思想的,不追求一味的形似与造型的准确,充满着“生”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思想、绘画工具和载体都在不断进步,绘画也经历了多种风格的演变,如汉唐的人物画,五代两宋的山水、花鸟画。这里不得不说技法最精湛的宋代院体绘画,它注重写实,但又不是绝对模拟自然,其中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强调“写物之生意”和“写世之大理”,从而达到格物致知、修身养性和“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写实性画风的高峰,后人难以逾越。元明清时期文人画开始兴起,其不求形似,笔情墨趣之中注入了文人的精神,情感浓厚。中国近代以后,受西方艺术语言的影响,传统绘画开始发生变革,朱振庚是变革者之一,他认为国画变革不是望着西方画东方,而应该扎根于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和变革。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幅好的作品展现的是笔痕走过之过程,而非大功告成之结果”[1]。正如他的作品和绘画观念一样,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艺术虽无尽头,但他的一生历程已成为艺术本身。
  (二)用笔用墨,“熟中求生”
  “熟”一字,在绘画中,意为熟练,多指绘画技法熟练高超。朱振庚认为技法熟练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并不是好事,他认为国画中用笔用墨宁拙毋巧,作画需要熟练技巧,但更要在熟练中求生、求拙,如果没有这个追求,往往会出现人们所贬的“滑”“飘”“轻”“油”,这些都是绘画中最忌讳的,沾上其一,作品必会打上“俗”的烙印。从朱振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国画用笔功底,用线张弛有度,用笔用墨“熟中求生”,反复斟酌画面构成关系,每一笔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分量,作品形式感很强,基于灵感,线条、墨色和颜色在纸上交织,笔力墨趣,开阖大气。清代书法家傅山曾提出“四宁四毋”理论,提倡作书宁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华巧,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这也反映出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含蓄之美,书画本同源,故绘画也应如此。
  二、大风格者,为风格之变革者
  (一)造型稚拙,变异合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也更为清晰准确,绘画在造型上不再追求表象,画家们不断寻求造型上的突破与革新,绘画形式也从具象过渡到意象和抽象,绘画中事物的造型开始变得夸张,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形都称得上艺术。朱振庚曾说过:“我认为好的人物画家具有两种能力:一是写实能力;二是变形能力。变形变得严谨,写实写得活灵。两种能力俱佳,谓之造型的坚强;惟其坚强,所以自由。”故“变形”者当善写实。朱振庚一直坚持画速写,并且主张速写“慢”画,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用心斟酌画面,考虑所绘事物的变形和整个画面的形式构成关系,通过提炼自身对事物产生的某种视觉感受,创作出更具意味的视觉形象,自由的背后更多的是无数次尝试获得的经验与积累。朱振庚作品中的形象多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戏剧、年画、皮影和剪纸等,他从传统中提炼出元素和符号,用自己独特的“现代造型法”精炼组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画面形象怪诞变异,五官、四肢任意安排,却不离其位[2],看似只有点、线、面和色块的抽象画面中,我们总能发现变形了的意象符号,画面耐人寻味。
  (二)作品的意味和张力的蕴含
  朱振庚作品中的意味和张力,表现在造型、笔墨、颜色、肌理和画面构成关系上。每个时期的作品都给予我们不同的风貌,从朱振庚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雕琢的痕迹,他所绘制的戏剧人物造型古拙、质朴,人物的脸部和服饰刻画得非常丰富,大胆地取用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颜色,以朱红、墨色、石绿为基调,色与墨交相呼应,画面构图饱满,稳重大气,分量感十足。在作品创作中,他大胆地采用丙烯、白色粉末、植物色,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纯色和墨色的融合叠加使质感厚重,远看画面具有整体性,近看又有许多色块叠加,变化丰富。此外,纸张经过技术手段的制作,并以白色粉末做底,画面呈现墙壁斑驳脱落的效果,使得他的作品有着如同古代壁画一样沉着强烈、丰富斑驳的视觉效果,肌理感丰富,极大增加了画面的耐看性和可读性。而后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在造型上有了很大胆的突破,他将戏曲中提取出来的元素打散、重构,同时在线条、墨色、色彩及造型的意趣上反复经营[3],在他的作品《都市变相》和“壶人系列”中,可以看到扭曲的脸与体态,原始气息浓厚,画面元素以符号式的形式出现,极度夸张的造型,不拘泥于现实的形似,充满着怪诞之感,第一眼画面整体呈现出抽象的视觉效果,但仔细看又能在抽象中发现意象和具象的事物。这种抽象和具象的巧妙组合,使作品给人一种一眼看不尽、看完又耐人寻味的感觉,具有着自然率真的独特魅力,看似无章法的画面,处处体现经营位置,造型和构图蕴含着无限的张力。他后期的彩墨作品中,人物的造型、颜色和画面的构图,都发生了改变,人物的比例被拉长,五官和服饰更为简化,寥寥几笔线条就能概括,用色上欢快明亮,些许人物加上了紅脸蛋,神态童真童趣。其构图的形式感很强,极具现代化,一改往日的书法平铺,大面积留白,题字点缀即可,画面中前面的人物排排站,后面的人物插空站,像是拍照片似的,充满意味。
  (三)艺术追求与艺术成就
  朱振庚的作品追求画面的形式意味,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艺术语言并加以创新。他穷尽一生追求艺术,作品形式非常丰富,在重彩、彩墨、白描、速写和版画等方面都有涉及,作品的题材以戏曲为主,也会画一些都市和生活题材类的作品。所有作品仿佛有着生命,是他内心最热情真切的表达,作品的真实质朴,也正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曾说过:“画人处世,当远时尚而心静,莫因物欲而自毁,一切顺其自然,心安则思。”他笔下的艺术是自然纯粹而又真实的。他的艺术成就在于他融合了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同时将吸收了的西方艺术语言融入中国绘画,为从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语言的转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写意重彩画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后者在写意重彩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语
  朱振庚每个阶段的作品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前期的稚拙、古朴、厚重之感,中期意象、抽象的空间错位之感,后期的稚趣童真之感,无论是哪个阶段,他在线条、墨色、色彩和造型中都反复经营,探寻创作方法和笔墨趣味。朱振庚努力从中国画的色彩传统、造型组合、构成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追求作品的当代意义,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突破了历史上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程式与规范。他曾说,“画家一旦形成一种风格,便想守住这风格,但守的结果是为习气所囿,落入自家的俗套”,“大风格者为风格之变革者”。因此朱振庚一直在进行自我变革,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于乏味中悟有味,于平凡中找激情,他的作品像是有生命一样,一直在生长……
  参考文献:
  [1]朱振庚.国画变革不是望着西方画东方 现代感非西化[J].公关世界,2017(14):108-113.
  [2]朱振庚.笔底墨韵独自流:朱振庚访谈[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01):3-8.
  [3]钱忠平.独步由心:朱振庚绘画艺术评述[J].美术,2018(11):55-60,158.
其他文献
摘 要:“身体”是传统诗学研究中“在场的缺席者”。针对这个问题,王晓华教授新著《身体诗学》力图将身体的主体身份突显出来,特别是要重视身体所生发出的“行动”意义。他建构身体诗学,一方面是借此提倡“身心一体”观念,反对思想凌驾于身体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要把“行动”在身体美学中的关键意义阐释清楚。身体是诗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切身性体验。  关键词:《身体诗学》;主体;身
期刊
摘 要:近百年的皖北涌现出众多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从皖北萧县走出,立足于相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取向,展开了各有特色的艺术实践。他们的艺术和思想成功地反映出民族、文化、地域和个人艺术追求和谐共融的当代价值,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皖北艺术名人群。王肇民和朱德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王肇民;朱德群;皖北;艺术名人;艺术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皖北近现代艺术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重新审视石涛所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观点,并对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如何把握好“笔墨”和“时代”之间的度,成为了当代水墨画家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姜永安的作品体现了笔墨的现代性,从“笔墨当随时代”的角度来分析姜永安笔下的水墨人物。  关键词:笔墨当随时代;姜永安;水墨人物  一、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所提出的观点,是石涛关
期刊
摘 要:日本古典文化受到中国和朝鲜半岛很深的影响,不得不说“受容性”是日本文化无法忽略的特点。这种受容包含文化的许多方面,前人更多地是从文学方面来研究,然而在日本古典文化中,除了文学,造型美术也占有重要地位。文学是一门想象的艺术,体现日本民族精神的“想象美”,造型美术则更是“想象美”与“直观美”的综合体现。而在古代造型美术中,水墨画的交流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传播到日本后对日本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半条被子”为契机,通过根植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创作、打磨、雕琢、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探讨新时代高校育人铸魂工程的建设。新时代下的高校一方面用艺术手段将党的精神具象化;另一方面,高校积极践行“半条被子”精神,用更多鲜活的、厚植于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元素的原创作品,以公共艺术课程和党课音乐会、党课舞蹈剧等为平台,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切实落实文化育人
期刊
摘 要:艺术实践者的创作是心灵的回响。创作者若要完成艺术实践与自身内在心性的契合统一,就应放下外在名利诱惑,坦诚逐意,潜心求索,以个性化表达形式的深化来实现对人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心灵回响;机会成本;心灵再造;诚  一  现实世界,人陷在太多的利益竞争里。物质的、精神的,似乎一切难逃攀比心理,意欲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人为了生存与万物争胜,其后,为了满足意志,人人争胜,伪饰乃生,并非意在伪饰,
期刊
摘 要:后人类电影题材体现了后人类主义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即超越时代范式的技术发展前景下人类未来图景的思考。后人类电影有关人类主体性延异和身体疆域的讨论体现了一定的先锋性意义。然而随着此类电影的不断出现,其先锋性思考逐渐让位于流行文化意义。后人类电影中的身体——后现代主义中主体性之争的主战场——也逐步成为类型电影中的消费身体。电影的资本逻辑完成了对后人类主义先锋性的吞噬。这个过程,正是由后人类主
期刊
摘 要:黄道婆是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元代王逢的《梧溪集》、陶宗儀的《南村辍耕录》中有关于黄道婆的最早记载。此后历代学者都有对黄道婆的籍贯、身世、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多方面的研究。黄道婆精神是中国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当代研究黄道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道婆;棉纺织;贡献;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工艺美术史》的教学研究”阶段成果。  黄道婆是我国
期刊
摘 要:《惊奇之心》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蕾切尔·卡逊一篇自然散文,该书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儿童对自然的惊奇之心和敬畏之感。在卡逊看来,眼睛本身并不擅长发现,而不断的发现会使我们的眼睛逐渐敏锐,因此要用所有的感官,用心去感受自然、探索自然。与众不同的是,卡逊帮助我们感受自然,而不仅仅是认识自然。这不仅超越了参与式审美体验,更揭示了儿童这一群体在自然审美中的非凡而宝贵的感知能力。因此,从环境美学角度挖掘
期刊
摘要:中国画强调由形见神,“韵”在形与神之间显现。画面的“韵”经常漂浮在景致与精神之间,是客观物象与主观心理在作画之前的合一,也是立意之后画面主客观合一的体现。画中之境的形神之“韵”离不开“气”的流通,“韵”与“气”在画面中兼具,从而构成生动之形。  关键词:“韵”;“气”;“意”;传神  一、“韵”的理论渊源  对于“韵”的解释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提到,而在时间的界定上,多数认定为起源于汉魏之间。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