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一样。为此,如何才能把一堂课上得波澜迭起,让听者耳目一新,设计者往往费尽心思,极尽变化之能事。然而,听课之后,每每觉得美中不足。因为许多课体现的仅仅是设计者的思路。换言之,学生仅仅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课堂的创造者。这大大削弱了课堂的精彩程度。那么,课堂的点睛之笔究竟体现在哪里?怎样才能让一堂课上得自然又充满灵气?我思考着。
《体积与容积》一课的难点是“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并不太容易,因为学生一向是以直观的视觉感知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加上我是第一次教学这个知识点,毫无经验可谈。在查阅了他人的实录及教案之后,我决定,还是在教学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之后,再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事有意外。上课之时,准备的苹果居然放不进量杯。是视觉欺骗了我,也是太不细心,居然没有事先试一试。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突发事件,让我顺利地突破了难点。
片断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体积与容积的认识》
师:拿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苹果,问,哪一个大?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生:把苹果分别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看哪个杯子的水升得高。
……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哪个苹果大。
(我把苹果放进杯子里,没想到有一个苹果放不进去。)
师:糟了,放不进去,怎么办?
生1:把苹果切开。
师:切开?苹果的总体大小有没有改变?
生2:变小了。
生3:不变。
师:到底是变了还是没变?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后,依然各执一词)
组1:切开了,苹果自然就变小了。
组2:不对。虽然把苹果切小了,但合起来还是原来苹果的大小。
(学生演示)
师:那么,把苹果切开后,整体大小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整体体积——
生:不变。
(师把切后的苹果放进去,还是装不下)
师:怎么办?
生1:再切小点。
生2:老师,你干脆拿个榨果汁机把苹果榨了,然后拿苹果渣来比较,省得装不下还得再切。
学生哄堂大笑,纷纷说,对啊对啊。
师: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如果把苹果榨了,苹果的整体体积有没有改变?
生1:没有。
生2:不。有改变。
师:为什么?刚才我们不是说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体积不变吗?
生:榨完后的苹果不仅剩下苹果渣,还有苹果汁。
生:如果要比较,得把苹果渣和苹果汁加起来算。
……
反思:
课堂的活力缘于生成。最深刻的印象来自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苹果放不进杯子,这是意外,却也是一个绝佳的生成机会,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开始主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我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放不进去,怎么办?”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切苹果的办法。我又适时问道:“切开后的苹果有没有变小?”引导学生讨论、辨析、演示,理解了切开后的苹果只是形状变小了,整体体积不变,从而得出了“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的结论。
第二次苹果放不下时,学生提出了榨苹果的办法。这含有戏谑的成分,却也是学生灵性的表现,因为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并没有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分析“榨后的苹果体积有没有改变”,激发学生的思维。果然,学生分析后发现,榨后的苹果分成了苹果渣和苹果汁两部分,只算苹果渣是不行的。这说明,学生对“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的理解更深一层了。而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已发现的。
片断二: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体积单位》
师出示:一个苹果的体积是120( )
生1:120立方厘米。
生2:120立方分米。
师: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
生3(拿起1立方分米的小方块):1立方分米就这么大了,如果是120立方分米,岂不是比一个箱子还大?哪有这么大的苹果!
生2:怎么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我说,就有!
生4:哪有这么大的苹果啊。
师:哦?你有这么大的苹果啊?明天带一个来给同学们开开眼界好吗?
生(热烈地齐答):好!
生2(不好意思地):沒有,没有,没有这么大的苹果。
师:也许以后会有这么大的苹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20立方厘米,对不对?
生2害羞地点了点头。
反思: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处于活动的状态中。由于人的思维各异,因此学生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其中不乏错误的思维。如何在不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生2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在明知自己的答案错了之后,还是心服口不服。此时,如果强制改正,虽然他不再坚持自己错误的看法,但学习积极性必然大受损伤。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精神,也为了让学生心服口服,我顺水推舟,既然你说有这么大的苹果,那就带一个来给我们看看。轻轻松松把难题抛回给生2。学生一下子犯难了,哪里拿得出来这样的苹果呢?就这样,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一节小小的课堂插曲完美地结束了。
课堂的情况千变万化,许多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正是这些意外,更能体现学生的灵气和教师的机智,使课堂达到最高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拘泥于成见,不墨守成规,小心地呵护学生的“思想出轨”,灵活处理每一次课堂意外。因为惟有经过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才能让课堂升华,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而这,往往来自意料之外的细节。正是这些变幻无常的意外,成了我们和学生交流的最佳途径。当我们把握住了它,也就完成了课堂的点睛之笔。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银江华侨学校)
(责任编辑:郭敬燕)
《体积与容积》一课的难点是“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并不太容易,因为学生一向是以直观的视觉感知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加上我是第一次教学这个知识点,毫无经验可谈。在查阅了他人的实录及教案之后,我决定,还是在教学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之后,再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事有意外。上课之时,准备的苹果居然放不进量杯。是视觉欺骗了我,也是太不细心,居然没有事先试一试。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突发事件,让我顺利地突破了难点。
片断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体积与容积的认识》
师:拿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苹果,问,哪一个大?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生:把苹果分别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看哪个杯子的水升得高。
……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哪个苹果大。
(我把苹果放进杯子里,没想到有一个苹果放不进去。)
师:糟了,放不进去,怎么办?
生1:把苹果切开。
师:切开?苹果的总体大小有没有改变?
生2:变小了。
生3:不变。
师:到底是变了还是没变?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后,依然各执一词)
组1:切开了,苹果自然就变小了。
组2:不对。虽然把苹果切小了,但合起来还是原来苹果的大小。
(学生演示)
师:那么,把苹果切开后,整体大小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整体体积——
生:不变。
(师把切后的苹果放进去,还是装不下)
师:怎么办?
生1:再切小点。
生2:老师,你干脆拿个榨果汁机把苹果榨了,然后拿苹果渣来比较,省得装不下还得再切。
学生哄堂大笑,纷纷说,对啊对啊。
师: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如果把苹果榨了,苹果的整体体积有没有改变?
生1:没有。
生2:不。有改变。
师:为什么?刚才我们不是说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体积不变吗?
生:榨完后的苹果不仅剩下苹果渣,还有苹果汁。
生:如果要比较,得把苹果渣和苹果汁加起来算。
……
反思:
课堂的活力缘于生成。最深刻的印象来自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苹果放不进杯子,这是意外,却也是一个绝佳的生成机会,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开始主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我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放不进去,怎么办?”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切苹果的办法。我又适时问道:“切开后的苹果有没有变小?”引导学生讨论、辨析、演示,理解了切开后的苹果只是形状变小了,整体体积不变,从而得出了“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的结论。
第二次苹果放不下时,学生提出了榨苹果的办法。这含有戏谑的成分,却也是学生灵性的表现,因为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并没有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分析“榨后的苹果体积有没有改变”,激发学生的思维。果然,学生分析后发现,榨后的苹果分成了苹果渣和苹果汁两部分,只算苹果渣是不行的。这说明,学生对“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整体体积不变”的理解更深一层了。而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已发现的。
片断二: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体积单位》
师出示:一个苹果的体积是120( )
生1:120立方厘米。
生2:120立方分米。
师: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
生3(拿起1立方分米的小方块):1立方分米就这么大了,如果是120立方分米,岂不是比一个箱子还大?哪有这么大的苹果!
生2:怎么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我说,就有!
生4:哪有这么大的苹果啊。
师:哦?你有这么大的苹果啊?明天带一个来给同学们开开眼界好吗?
生(热烈地齐答):好!
生2(不好意思地):沒有,没有,没有这么大的苹果。
师:也许以后会有这么大的苹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20立方厘米,对不对?
生2害羞地点了点头。
反思: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处于活动的状态中。由于人的思维各异,因此学生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其中不乏错误的思维。如何在不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生2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在明知自己的答案错了之后,还是心服口不服。此时,如果强制改正,虽然他不再坚持自己错误的看法,但学习积极性必然大受损伤。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精神,也为了让学生心服口服,我顺水推舟,既然你说有这么大的苹果,那就带一个来给我们看看。轻轻松松把难题抛回给生2。学生一下子犯难了,哪里拿得出来这样的苹果呢?就这样,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一节小小的课堂插曲完美地结束了。
课堂的情况千变万化,许多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正是这些意外,更能体现学生的灵气和教师的机智,使课堂达到最高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拘泥于成见,不墨守成规,小心地呵护学生的“思想出轨”,灵活处理每一次课堂意外。因为惟有经过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才能让课堂升华,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而这,往往来自意料之外的细节。正是这些变幻无常的意外,成了我们和学生交流的最佳途径。当我们把握住了它,也就完成了课堂的点睛之笔。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银江华侨学校)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