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宋光宗赵惇的宠妃得了一种不知名的病,茶饭不思,面黄肌瘦,御医久治不愈。后从宫外请了一位江湖郎中,一纸偏方便轻易化解。郎中开的病方极其简单:冰糖与山楂同煮,一起食用。山楂素有消积食、驱涤虫之功效。可能宠妃长期吃山珍海味吃多了,积了食,此法正对症,故而很快痊愈。后来此法流传民间,为了吃起来方便,人们便用竹签将山楂一个个穿起来,冰糖葫芦就这样产生了。
  冰糖葫芦,顾名思义,用的糖应该是冰糖,这才正宗。可惜流传到现在,不知是冰糖价格贵,还是熬起来费事,蘸葫芦的糖大都以白糖代之。冰糖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过再溶,清净,重结晶而制成,比白糖来得纯正,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效。用冰糖蘸的糖葫芦和用白糖蘸的糖葫芦味道当然就不一样。这味道要慢嚼细品,方能体味到细小的差别。
  用来做冰糖葫芦的果子,一开始是山楂无疑,斯为正宗。后演变为小苹果(家乡叫花生果)、猕猴桃、葡萄、金橘、柿子,甚至把菠萝、山药切成块,中间还夹以葡萄干、蜜饯、火腿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有点类似眼下的经济和文化,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势头。
  2004年我在深圳待过一阵子,吃过不少冰糖葫芦,感觉味道比家乡的差了许多,虽然山楂来自北方。可能是熬糖的火候掌握得不好,抑或跟南方潮湿的气候有关,松脆程度不够,粘牙。不过精明的南方人在对事物的改造方面,远甚于北方人。在深圳的沃尔玛超市,他们竟然将炸好的火腿夹在山楂中。一下子咬在口里,突兀得很,觉得不伦不类,山楂怎么可以夹火腿呢?人就是这样,一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同样一种物质的另一种做法,形成一种本能的拒绝。其实吃过几次后,细细品味,觉得甜中透香,味道还是挺不错的。这种大胆的尝试既照顾了不同人的不同口味,对其品种的发展无疑也是有益的。
  后来,在北京待的几年里,也没少吃过冰糖葫芦,味道似乎比南方的好了许多。每每有了吃冰糖葫芦的念头,我就到超市和正规商场里买,那里的山楂个头大,糖的火候掌握得好,就是外边粘的芝麻粒也大,价钱在两元到三元之间。和外边小摊上的相比,价格虽然贵了一倍,味道却纯正,吃得也过瘾,痛快,舒心。
  尝过很多地方的冰糖葫芦,而味道最好的,还是山东潍坊老家的冰糖葫芦。我想这可能是掺杂了一些感情在其中的缘故吧。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
  孩提时的某些细节常常伴随一个人漫长的一生,并且在某个无法预知的时空里,激荡出点点火花。“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听到小贩们叫卖甘美圆润的冻柿子的吆喝声,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冰糖葫芦,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染上红色招徕顾客……”这是林语堂先生晚年在大洋彼岸用英文写作的书中的一段描写。可见冰糖葫芦已深深镶嵌进他记忆的皱褶里,历经岁月剥蚀,无法去除,甚至历久愈香。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龙的子孙来说,那串红红的冰糖葫芦无异于母亲手中的气死风灯,晃晃悠悠,照亮回家的路。
  在家乡,吃着冰糖葫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不愿把班主任的工作冠之以“管理”,而是更愿意用“协调”这个词——尤其对高中学生。一个“管理”,显得那么生硬,就那么冰冷冷地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设置高高在上与匍匐在下、主动强权与被动弱势的对抗两极,让人颇不舒服。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洽,是平等、合作、交流的和谐双赢。而高中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乃至定格期,他们渴望的是能沟通、表达,被理解尊重并获取指点、帮助
期刊
2006年9月,我来到了韶关市仁化县闻韶中学支教,这里属于边远山区,学校安排我担任九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想,该如何上好第一节班会呢?我这个“主任”真的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吗?不如第一节班会课就创出新意,与众不同,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那不更好吗?我突发奇想:中央电视台有几个名牌节目:《艺术人生》、《开心词典》、《星光大道》、《幸运52》,能否把这几个节目从北京搬到这里来呢?
期刊
这是一堂随机生成,但不是随意形成的班会课。学校正在进行“我的存在让他人感到幸福”德育主题活动,我早有设想,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付诸实施。一天下午的第四节自修课,上课铃声已经响过足足五分钟,但教室内还是有学生在讲话。我灵机一动,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从网上看到的一段文字——在社会上有这样四种人:一是没你不行,二是有你更好,三是有你没你都行,四是没你更好。我作了简单的分析之后,就向学生提出了
期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月更迭,当班主任的,总是送走一届“旧学生”,又迎来一届“新学生”。在这辞“旧”迎“新”中,如果我们班主任能仔细发掘,也会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请“旧学生”家长来参加“新学生”的家长会    刚接手一批“新学生”时,他们的家长总是渴望从班主任这里得到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良方。而这个时候,我会筹划这样一个家长会,让我的“旧学生”的家长——特别是那些教子有方的家长来我
期刊
孩子们:  已经是凌晨了,第一次离开你们外出学习,心里有太多的担心。刚才梦里全是你们或清晰或模糊的脸。梦到你们打架了;梦到你们挨训了;梦到因为你们不听话我挨领导的训了……索性爬起来用笔和纸与你们聊聊。  一个班集体加上班主任,我们就成为了一家人。我扮演的是父母的角色,你们就像我的孩子。在家里犯错误时,父母会教育你们;在学校里犯错误或者偏离方向时,我就会担负起和父母一样的责任,去教育你们、帮助你们。
期刊
小万是我班的学生,特招人“恨”。  政治老师很生气地找我说:“你班的这个小万太可恶。”  我问:“怎么回事?”  政治老师说:“我正在上课时,小万忽然从外边闯进教室,也不打报告,就嚷嚷‘谁有宿舍的钥匙?谁有宿舍的钥匙?快拿出来,我要回宿舍’。我教学这么些年头了,从来没有见过素质这么差的学生。”  我连忙给政治老师消气,说一定要好好处理小万,绝不轻饶了这小子。  其实政治老师与小万有“仇”。因为小万
期刊
教师和演员有何瓜葛呢?  大有瓜葛!  俗话说,“演员的肚——杂货铺”,演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阅历,而我们教师的肚,亦何尝不是一个杂货铺呢?教师要深入学生去调研,这和演员在演戏之前去体验实际生活,揣摩角色,以争取尽快入戏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在的演员很多都不去深入生活,更别说去图书馆查资料了。我在苏州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学校附近排戏的剧组当群众演员,跟那些演员们同吃同喝,亲眼目睹和参与大量的排戏场景
期刊
遍地筛子    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他碰上了一件奇事!  他打开自己手机的“每日备忘”栏,翻到2007年2月7日,激动得有些气喘地说:“我本来只是随便记下了这些东西,为的是开班会的时候给自己提供一点参考的内容,谁想到竟……”  我接过手机,从显示屏上读到了下面的文字:“雪大,未停,教务处通知可自愿上自习。坚持上完两节自习的同学共19人:马婷,夏小伟,周万鹏……”  “知道吗?”他说,“我们班今年
期刊
早晨。又见壁虎。四爪紧紧抓住纱窗,头频频摆动,也许是在捕蚊子。想起小时候学的《小壁虎找尾巴》,对壁虎充满怜悯、喜爱之情,同时想起昨晚父亲帮我打壁虎的情景来。  父母乘凉归来,母亲走在前面。她见我瞅着挂历背面看,便问,“怎么了?”我说,“一只壁虎钻到挂历后面去了!”母亲马上说:“让你爹来!”说着冲父亲说:“快,快!”父亲一步跨过来,用手指敲了挂历一下,壁虎便警觉地跳到了地下,然后沿着缝隙,迅速逃往门
期刊
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教师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迎接这种挑战,迫使我们重新反思教师的榜样作用。    一、教师榜样存在的必然性    1.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