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进行认知考察,探讨了这两种汉英比较句式中使用隐喻、转喻和理想化认知模式等认知机制的情况,根据对比分析,发现英汉比较句式在认知机制的使用上大致相同。
【关键词】 “比”字句,“than”句,认知机制对比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54-01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语言和语言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认知的过程。比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比较是一种认知过程,人类通过这一认知过程来认识世界,了解事物间的异同。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工具,就必然具备表达这一思维概念,即表达事物间比较关系的各种方式,比较结构就是人类比较能力和比较活动的产物。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中所采用的认知机制是相同的,它们都使用到了隐喻、转喻和理想化认知模式。
2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隐喻的对比
为了方便对比,首先界定两个概念“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如在“我的书比你多。”这句话中,两个参加比较的对象“我的书”和“你(的书)”分别称为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通过下面的例句“这天气比孩子的脸变得还快。”和“Better a living dog than a dead lion.”,我们发现在英汉比较结构中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不属于同一范畴时,这样的比较使用到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而很少设及认知领域。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 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 domain)。一般来说来源域都是一些容易理解的具体的事物,目标域则是一些图式的、不易理解的、更抽象的事物。Corbett认为隐喻是两个有着某种共性的不同本质的事物间的隐性比较,隐喻成立的关键是来源域与目标域一定要有某方面的共性。汉语比较结构中存在这类比较句,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明显不属于同一范畴,乍看之下也没有什么关联,但句子依然成立,这样的比较句就使用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如“这天气比孩子的脸变得还快。”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里把天气的变化与孩子的脸的变化进行比较,实际上是用具体易懂的事物来解释抽象不易理解的事物。同样在英语中也存在这类比较句,如“Better a living dog than a dead lion.”,这句话并不是拿一个活的动物“a living dog”和一个死的动物“a dead lion”来比较,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一样不复存在的东西不管以前多么强大,都不如一样还掌握在手中的微小的东西”。
3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转喻的对比
看这一组例句“钢笔比毛笔写字快。”和“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钢笔”、“毛笔”不能自己写字,“action”也不会自己“speak”,这两个比较句中都使用了转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Lakoff从认知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Lakoff (1987)认为,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转喻的本质,即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突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和隐喻不同,转喻只涉及一个认知域,转体和目标之间的映射和联系都在同一认知域内发生。在汉语比较句“钢笔比毛笔写字快。”中,“钢笔”和“毛笔”是写字的工具,本身并不能写字,这句话中的比较点是钢笔和毛笔写字的速度,因此这里的钢笔转喻钢笔写字的速度,毛笔转喻毛笔写字的速度,这句话使用了整体代替部分的转喻机制。在英语比较句“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action”转喻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words”转喻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次要因素,这句话使用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认知机制。
4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对比
看这一组例句“他比雷锋还雷锋。”和“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在这两个比较句中,比较客体都是专有名词人的名字,这里并不是拿比较主体“他”、“he”和比较客体“雷锋”、“Hemingway”进行比较,实际上这里使用了理想化认知模式(ICMs)的认知机制。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指的是基于观念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来自文化也可以来自常规的经验,不过现在大家通常把ICM用于指基于经验常规的模式。Lakoff提出ICMs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结构,其建构原则有四条:命题结构、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在Lakoff看来,运用ICMs来分析概念范畴能揭示范畴中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知识,他运用ICMs分析了bachelor的范畴,传统的语义成分分析法将它的语义分解为[+成年][+男性][+未婚],传统的词典也将bachelor定义为“一个未婚的成年人”。可是对于以下几种类型的人:①与某个女性或男性有长期的同居关系却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子;②从小被遗弃在森林中长大至成年后仍远离人类社会的成年男子;③教皇保罗二世。尽管他们都具有bachelor的几个语义特征,但说英语的人一般都不会将他们列入bachelor范畴。认知语言学对于bachelor的定义是参照一定的ICMs模式作出来的。在这个ICMs中,bachelor所处的社会环境被理想化为①每个人都是异性恋;②婚姻一夫一妻制;③男大当婚。而且这个理想模式排除了因宗教原因不结婚的人、长期同居不结婚的人、同性恋者,以及可以娶四个妻子只娶了三个的穆斯林男子等。现在来看看例句“他比雷锋还雷锋。”,“雷锋”不仅是一个人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已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雷锋”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就是“一个随时随地帮助别人的人”,“他比雷锋还雷锋。”意思是说他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再看英语比较句“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Hemingway”在美国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甚至连飞机失事他都能幸免遇难,“Hemingway” 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就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并不是比较他和Hemingway谁更坚韧,而是强调他很坚韧。
5 结语
虽然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在句式表现上呈现出不少差异,如组成比较结构的各成分之间、英汉两种比较结构的省略方面存在不少差别,但从认知机制方面的分析对比来看,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它们都可能采用共同的认知机制,这也说明尽管语言不同,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和模式还是大同小异的。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2] Corbett, E.P.J., 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s[M]
[3]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M]
[4] 刘焱.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M]
【关键词】 “比”字句,“than”句,认知机制对比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54-01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语言和语言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认知的过程。比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比较是一种认知过程,人类通过这一认知过程来认识世界,了解事物间的异同。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工具,就必然具备表达这一思维概念,即表达事物间比较关系的各种方式,比较结构就是人类比较能力和比较活动的产物。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中所采用的认知机制是相同的,它们都使用到了隐喻、转喻和理想化认知模式。
2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隐喻的对比
为了方便对比,首先界定两个概念“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如在“我的书比你多。”这句话中,两个参加比较的对象“我的书”和“你(的书)”分别称为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通过下面的例句“这天气比孩子的脸变得还快。”和“Better a living dog than a dead lion.”,我们发现在英汉比较结构中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不属于同一范畴时,这样的比较使用到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而很少设及认知领域。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 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 domain)。一般来说来源域都是一些容易理解的具体的事物,目标域则是一些图式的、不易理解的、更抽象的事物。Corbett认为隐喻是两个有着某种共性的不同本质的事物间的隐性比较,隐喻成立的关键是来源域与目标域一定要有某方面的共性。汉语比较结构中存在这类比较句,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明显不属于同一范畴,乍看之下也没有什么关联,但句子依然成立,这样的比较句就使用了隐喻的认知机制,如“这天气比孩子的脸变得还快。”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里把天气的变化与孩子的脸的变化进行比较,实际上是用具体易懂的事物来解释抽象不易理解的事物。同样在英语中也存在这类比较句,如“Better a living dog than a dead lion.”,这句话并不是拿一个活的动物“a living dog”和一个死的动物“a dead lion”来比较,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一样不复存在的东西不管以前多么强大,都不如一样还掌握在手中的微小的东西”。
3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转喻的对比
看这一组例句“钢笔比毛笔写字快。”和“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钢笔”、“毛笔”不能自己写字,“action”也不会自己“speak”,这两个比较句中都使用了转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Lakoff从认知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Lakoff (1987)认为,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转喻的本质,即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突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和隐喻不同,转喻只涉及一个认知域,转体和目标之间的映射和联系都在同一认知域内发生。在汉语比较句“钢笔比毛笔写字快。”中,“钢笔”和“毛笔”是写字的工具,本身并不能写字,这句话中的比较点是钢笔和毛笔写字的速度,因此这里的钢笔转喻钢笔写字的速度,毛笔转喻毛笔写字的速度,这句话使用了整体代替部分的转喻机制。在英语比较句“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action”转喻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words”转喻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次要因素,这句话使用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认知机制。
4 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使用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对比
看这一组例句“他比雷锋还雷锋。”和“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在这两个比较句中,比较客体都是专有名词人的名字,这里并不是拿比较主体“他”、“he”和比较客体“雷锋”、“Hemingway”进行比较,实际上这里使用了理想化认知模式(ICMs)的认知机制。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指的是基于观念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来自文化也可以来自常规的经验,不过现在大家通常把ICM用于指基于经验常规的模式。Lakoff提出ICMs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结构,其建构原则有四条:命题结构、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在Lakoff看来,运用ICMs来分析概念范畴能揭示范畴中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知识,他运用ICMs分析了bachelor的范畴,传统的语义成分分析法将它的语义分解为[+成年][+男性][+未婚],传统的词典也将bachelor定义为“一个未婚的成年人”。可是对于以下几种类型的人:①与某个女性或男性有长期的同居关系却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子;②从小被遗弃在森林中长大至成年后仍远离人类社会的成年男子;③教皇保罗二世。尽管他们都具有bachelor的几个语义特征,但说英语的人一般都不会将他们列入bachelor范畴。认知语言学对于bachelor的定义是参照一定的ICMs模式作出来的。在这个ICMs中,bachelor所处的社会环境被理想化为①每个人都是异性恋;②婚姻一夫一妻制;③男大当婚。而且这个理想模式排除了因宗教原因不结婚的人、长期同居不结婚的人、同性恋者,以及可以娶四个妻子只娶了三个的穆斯林男子等。现在来看看例句“他比雷锋还雷锋。”,“雷锋”不仅是一个人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已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雷锋”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就是“一个随时随地帮助别人的人”,“他比雷锋还雷锋。”意思是说他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再看英语比较句“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Hemingway”在美国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甚至连飞机失事他都能幸免遇难,“Hemingway” 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就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He is a tougher guy than Hemingway.”并不是比较他和Hemingway谁更坚韧,而是强调他很坚韧。
5 结语
虽然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在句式表现上呈现出不少差异,如组成比较结构的各成分之间、英汉两种比较结构的省略方面存在不少差别,但从认知机制方面的分析对比来看,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句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它们都可能采用共同的认知机制,这也说明尽管语言不同,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和模式还是大同小异的。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2] Corbett, E.P.J., 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s[M]
[3]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M]
[4] 刘焱.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