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优先性原则。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一般学生对象的共性,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个性。
3、科学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二、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一)校内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可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筛选、调整,即改编、重组教材。二是可组织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学生实际增添教学内容。三是针对聋生做事虎头蛇尾、缺乏信心的特点,摘录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汇编成书,如《盲人之歌》、《聋哑人的世界也精彩》、《智障者,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四是建立起学科联系平台。每学期初、学月初、周初,班上各科教师汇聚一起,召开学科联系会。。
2、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挖掘教学中学生的优点资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捕捉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加以挖掘、利用。二是挖掘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情感表达。三是挖掘师生动态生成性资源。课堂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的过程,是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交融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留心学生反馈,及时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转换成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形成品质。在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中,还能培养提高教师的资源和信息的筛选能力、对多元信息的应变能力和对过剩信息的加工能力。
3、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会上,教师提出教学“难题”,通过探讨,群策群力得以解决。对一些疑难问题,甚至可以交由某一个有能力的教师去研究、探讨,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在一定时候举办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鼓励教师动手、动脑,制作各类教具。如鼓励有美术功底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精美的教学图片及其他实用教具;鼓励有电脑基础的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乡土资源、自然资源等。大多特校系封闭式管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校园里,除回家外,很少有时间能接触外界,极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回归主流社会。因此,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广泛的空间里获取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例如,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社会调查,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起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与普校学生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活动,鼓励他们与正常孩子书信或面对面交往,培养他们社会交际和协调沟通的能力;清明节,组织学生为罗世文烈士扫墓,参观罗世文烈士纪念馆,让孩子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明白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坚定艰苦奋斗、刻苦求知,努力争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一代新人的信心和决心等。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是物化的文化环境设施,如家庭藏书、报刊杂志、工艺品、音像资料、电脑等。家庭是一个分散的、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家庭有的东西,学校不一定有,但绝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实用的。因此,特校可利用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家庭资源予以了解、登记,建一个“特校学生家庭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实验,寻求科学、合理利用家庭资源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二是学生家长。家长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家长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有的家长在某方面有特长。因而,在特校课程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优势,为孩子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有的家长做菜有一定的水平,学校就可为孩子增设烹饪课程。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让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
聋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我们聋校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可能把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聋儿语文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1、优先性原则。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一般学生对象的共性,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个性。
3、科学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二、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一)校内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可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筛选、调整,即改编、重组教材。二是可组织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学生实际增添教学内容。三是针对聋生做事虎头蛇尾、缺乏信心的特点,摘录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汇编成书,如《盲人之歌》、《聋哑人的世界也精彩》、《智障者,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四是建立起学科联系平台。每学期初、学月初、周初,班上各科教师汇聚一起,召开学科联系会。。
2、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挖掘教学中学生的优点资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捕捉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加以挖掘、利用。二是挖掘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情感表达。三是挖掘师生动态生成性资源。课堂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的过程,是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交融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留心学生反馈,及时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转换成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形成品质。在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中,还能培养提高教师的资源和信息的筛选能力、对多元信息的应变能力和对过剩信息的加工能力。
3、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会上,教师提出教学“难题”,通过探讨,群策群力得以解决。对一些疑难问题,甚至可以交由某一个有能力的教师去研究、探讨,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在一定时候举办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鼓励教师动手、动脑,制作各类教具。如鼓励有美术功底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精美的教学图片及其他实用教具;鼓励有电脑基础的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乡土资源、自然资源等。大多特校系封闭式管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校园里,除回家外,很少有时间能接触外界,极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回归主流社会。因此,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广泛的空间里获取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例如,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社会调查,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起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与普校学生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活动,鼓励他们与正常孩子书信或面对面交往,培养他们社会交际和协调沟通的能力;清明节,组织学生为罗世文烈士扫墓,参观罗世文烈士纪念馆,让孩子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明白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坚定艰苦奋斗、刻苦求知,努力争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一代新人的信心和决心等。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是物化的文化环境设施,如家庭藏书、报刊杂志、工艺品、音像资料、电脑等。家庭是一个分散的、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家庭有的东西,学校不一定有,但绝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实用的。因此,特校可利用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家庭资源予以了解、登记,建一个“特校学生家庭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实验,寻求科学、合理利用家庭资源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二是学生家长。家长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家长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有的家长在某方面有特长。因而,在特校课程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优势,为孩子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有的家长做菜有一定的水平,学校就可为孩子增设烹饪课程。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让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
聋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我们聋校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可能把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聋儿语文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