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自学、自练的能力。因此,我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三个坚持”。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只重视智育、轻视体育,忽视了全面发展。尤其是学校体育长期处于一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地位,致使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学生从早到晚“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调动不起来,造成学生体质、体重和营养不良(据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统计数据表明:营养不良与肥胖占17.1℅,较低体重与超重占51.3℅,正常体重者仅占31.5℅),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要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随意性。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评选“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时,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广泛征求体育教师的意见。同时认真落实好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要求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运用肯定的语言、赏识的目光、舒心的笑容、激励的手势,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与《课程标准》理念来武装自己,接受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认识其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
体育教学组织,要改变过去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做法,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与手段,如情境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作用:与学生一起在“寻找大自然”中进行准备活动;在“送鸡毛信”中进行障碍跑练习;在“小动物运动会”中进行跳跃练习;在“玩纸飞机”中进行投掷挥臂动作练习等。又如:让学生在弯道上进行弯道跑技术的练习不如以十字圆圈接力的游戏方式来练习;让学生来回单足跳练习不如以“斗鸡”的游戏方式来完成;让学生绕着田径场耐力跑1000米不如以规定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路线的跑来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动机。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注重教材的搭配和使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健身方法等,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主尝试与体验,自由结伴练习,小组切磋研讨(如准备活动、队列练习、广播体操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动作技能水平,在一定時间内,自定目标、自定练习步骤、自定练习的高度、远度、次数和距离,以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选场地和器材,以增加学生练习的自信心,提高自学自练、自评互评、自我展示、自我保护等能力。
又如室内体育理论课:我借助学校网络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广州“两个亚运”赛事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提出以下问题:1. 你认为亚运会开、闭幕式最精彩的是哪个部分?2. 你最喜欢观看哪个项目的比赛?3. 你最欣赏的是哪个运动员,为什么?4. 你对我国体育的现状(包括体育教学)有什么想法?自己有什么打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下一节课畅所欲言、一一辩答,共同关注亚运、关注中国、关注体育、关注自己。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合作学习,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采纳和运用,树立信心,帮助引导学生形成开朗、向上、友好、进取的精神,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只重视智育、轻视体育,忽视了全面发展。尤其是学校体育长期处于一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地位,致使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学生从早到晚“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调动不起来,造成学生体质、体重和营养不良(据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统计数据表明:营养不良与肥胖占17.1℅,较低体重与超重占51.3℅,正常体重者仅占31.5℅),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要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随意性。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评选“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时,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广泛征求体育教师的意见。同时认真落实好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要求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运用肯定的语言、赏识的目光、舒心的笑容、激励的手势,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与《课程标准》理念来武装自己,接受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认识其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
体育教学组织,要改变过去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做法,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与手段,如情境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作用:与学生一起在“寻找大自然”中进行准备活动;在“送鸡毛信”中进行障碍跑练习;在“小动物运动会”中进行跳跃练习;在“玩纸飞机”中进行投掷挥臂动作练习等。又如:让学生在弯道上进行弯道跑技术的练习不如以十字圆圈接力的游戏方式来练习;让学生来回单足跳练习不如以“斗鸡”的游戏方式来完成;让学生绕着田径场耐力跑1000米不如以规定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路线的跑来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动机。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注重教材的搭配和使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健身方法等,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主尝试与体验,自由结伴练习,小组切磋研讨(如准备活动、队列练习、广播体操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动作技能水平,在一定時间内,自定目标、自定练习步骤、自定练习的高度、远度、次数和距离,以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选场地和器材,以增加学生练习的自信心,提高自学自练、自评互评、自我展示、自我保护等能力。
又如室内体育理论课:我借助学校网络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广州“两个亚运”赛事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提出以下问题:1. 你认为亚运会开、闭幕式最精彩的是哪个部分?2. 你最喜欢观看哪个项目的比赛?3. 你最欣赏的是哪个运动员,为什么?4. 你对我国体育的现状(包括体育教学)有什么想法?自己有什么打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下一节课畅所欲言、一一辩答,共同关注亚运、关注中国、关注体育、关注自己。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合作学习,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采纳和运用,树立信心,帮助引导学生形成开朗、向上、友好、进取的精神,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