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罕见Ⅰ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新型变异合并CACNA1D基因变异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声音嘶哑1个月余"入院。结合病例特点及喉镜初步考虑为声带良性病变。症状体征喉镜示左声带表面光滑带蒂新生物,双声带活动好。诊疗经过入院后行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但因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声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梭形细胞肉瘤,遂再次行"支撑喉镜下左声带恶性肿瘤CO2激光扩大切除术+预防性左侧Ⅱ、Ⅲ、Ⅳ区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顺利恢复,未行放疗。诊断方法第一次手术后病理:左声带
病史摘要患儿,女性,11岁,26 kg, 145 cm。患儿6 h前出现干呕,5 h前出现阵发性腹痛,2 h前就诊于急诊。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数值测不出,1 h前出现意识障碍,急诊以"腹痛查因、脓毒性休克?"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患儿平时体质一般,喜吃肉、喝牛奶。近1年有体重不增史,近2个月有多饮史。症状体征患儿有干呕、腹痛、意识障碍症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心率140次/mi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因"左侧上颌牙区反复疼痛2周"入院。患者主诉自发病来无发热,无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患者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症状体征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鼻中隔居中,双侧无棘突,双侧鼻腔黏膜光滑,左侧鼻甲充血、水肿,中鼻道、下鼻道可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无新生物。诊断方法口腔检查:牙
病史摘要患者,32岁,男性,因"左髋部疼痛3个月,加重10 d"于2021年2月20日入院。症状体征左髋部疼痛3个月,加重10 d,疼痛为刺痛,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体格检查:跛行步态,双下肢等长,左侧腹股沟压痛阳性,左侧"4"字试验阳性,左髋活动前屈外展均受限,左侧股骨大转子叩痛阴性,双下肢肌力五级,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感觉正常。疼痛评分7分。诊断方法髋关节MRI:双侧
目的总结儿童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THD)患者临床与遗传学特征,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5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3例TH基因变异致THD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基因突变谱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3例THD患儿中,女19例,男14例;起病年龄0~6.3岁;起病诱因:感染、发热后起病13例,缺氧起病1例,无诱因起病19例。临床表现:轻型多巴
目的分析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的临床及CYP17A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例17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CYP17A1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同期所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类型及数量。总结17OH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比例。结果6例患儿来自5个家庭,年龄1岁6个月~15岁,其
目地回顾性分析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TDPS)肝脑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脱氧鸟苷激酶DGUOK基因突变进行家系分析。方法对2019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MTDPS患儿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先证者,女,出生第1周开始出现反复低血糖、顽固性高乳酸血症,并伴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喂养困难、体质量增长迟缓,小头畸形、肌力差、逐渐出现双眼
目的研究新北美圣草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新北美圣草苷对正常PC12细胞及Aβ25-35损伤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新北美圣草苷溶液的干预浓度。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新北美圣草苷组。空白组与模型组以DMEM培养24 h;雌二醇组加入DMEM和1×10-3 μ
CD40分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成员,是一种跨膜蛋白。激发CD40分子不仅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其介导的信号通路还可在多环节中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信息可探究遗传性状,尤其是研究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已有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