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人”与“孤独者”都是鲁迅作品中典型的形象,前者写于1918年4月,后者写于1925年10月。后者形象在时隔七年后出现,作为鲁迅作品中意义重大的形象,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把这两者进行比较是很有研究意义的。
一、“狂人”也“孤独”
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那么你并不孤独,因为孤独是无人明白的,不能被理解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作品中的孤独者形象是由作者的孤独形象为原型创作出来的,那么鲁迅先生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孤独?或许魏连殳和狂人的孤独就是先生的孤独。
(一)魏连殳的孤独
魏连殳家中那些自命“不幸者”“零余者”的来客,他们“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他们喜欢拿孤独装饰个性,一面嘴里说着自己如何地孤独,想要得到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殊不知孤独是说不出来的。可见,这些常来连殳家的“来客”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他们对于连殳没有半点的帮助,反而徒增连殳的烦恼。在连殳被中学堂校长辞退后,这部分人也就作鸟兽散了……
连殳自幼失去父母,由不是亲的老祖母一手带大,没有兄弟,没有姐妹,至死无妻无子。讽刺的是,鲁迅在开篇时就让他的祖母匆匆地离他而去,从此孤苦伶仃。他有个堂兄,堂兄有个儿子,堂兄想把儿子过继给他,然而却是图他在寒山寺的两件破屋子。在连殳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他屋子,要他在字据上画押。“我大哭着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热心地围着使劲来劝我……”世态炎凉,魏连殳多了好几分。
(二)“狂人”的孤独
首先,“狂人”认为自己是不屑吃人的,自己是有理智的。“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所以他与其他人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别人容不得他,周围的所有人,诸如赵贵翁、古久先生、陈老五、佃户、何老头子和“狂人”的大哥。只有他自己明白,“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但是他周围的亲人邻居全都不听他的,认为他是疯子,认为他得病了,所以他是孤独的。其次,他“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找到一个同道者,没有一个“真的人”。可以说,能做到不吃人的人并且相信未来不会容得下吃人的人只有“狂人”自己,真正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回溯几千年历史长河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有共鸣,哪里还有比这种孤独更为深沉?最后,“狂人”的这种孤独是无法排解的,即“吃人”这个现实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也是鲁迅先生的心痛之处。这种孤独像是飘在空气中的透明泡沫,上不去也下不来,还会随时面临爆破的危险,跺脚焦急,但是无能为力。
二、反抗绝望
比起喜剧,悲剧更有震撼力,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悲剧作品。“狂人”和“孤独者”都在反抗,但是他们都失败了,是两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孤独者”是一种自戕的方式:“我自己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这是以一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方式进行的一场决斗,显然魏连殳失败了。
而“狂人”是一种融入的方式:“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这是一个很心痛的事实,比“狂人”被“吃”了还心痛的事实。当“狂人”不在“狂”,那么他就已经推翻了他之前“真的人”的祈求:“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被封建宗法制度剝夺了自由思想、独立意识的人,遭受迫害致“狂”,令人痛心的是,最后居然是这些“仁义道德”将人“治愈”。曾经那个反抗最激烈的最彻底的“狂人”,现在要去某地任补候官员了。鲁迅先生把先前那个与制度、规范、文化格格不入的反对者纳入体制中来,以此更为深刻地揭露礼教“吃人”的凶残、虚伪和高明,这样也更能警醒读者。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这是一种深深的绝望。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得来的只是更深刻的绝望,延绵不断的四千年的绝望,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都无人改变,此一个“狂人”如何能撼动?我们一直奉为高尚的、体面的、自豪的古文明中间赫赫写着“吃人”,如何不让人震动?而震动过后呢?没有任何改变,只能无可奈何地融入“吃人”队伍中去,去吃别人。这是鲁迅先生经过长期的观察得来的事实,这其中融入了鲁迅先生多年的思索,他把他的愤怒、怨恨、焦虑和祈求等复杂的情绪掺和在“狂人”杂乱的又令人心惊的日记中。
三、最后的希望
时隔七年,鲁迅对把希望放在孩子的身上进行了一番探讨。“狂人”在自己最后还清醒之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孩子呐喊。那么如何救孩子呢?孩子本来是善的,他们的坏是后天被“娘老子”教坏的。那么,孩子不是由自己父母教育,那应该由谁教育?谁有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教育全国的孩子?
四、人格分裂的“狂人”和“孤独者”
“狂人”和“孤独者”都是属于人格分裂,他们都有一次大转变。魏连殳转变的过程令人心痛:“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而“狂人”的转变是不露痕迹的。因为他被“吃”是不露痕迹的。
在1918年,作者深深思索着中国人的国民性,越深的思索得到的是越深的绝望,所以在《狂人日记》中是没有一点点希望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但是只有作者自己听见。在《孤独者》中,作者经过了七年的思索、探寻和实践。“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尽管愤怒和悲哀,但是总归挣扎出来了,而且是一匹暂时受伤的狼,等待它痊愈,它的力量不可估量!所以作者说:“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这时的作者的心情是轻松的,因为它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为改变尽一份力。
“狂人”和“孤独者”两个形象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他们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思考而产生的两个典型,表现出鲁迅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思想状态。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
一、“狂人”也“孤独”
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那么你并不孤独,因为孤独是无人明白的,不能被理解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作品中的孤独者形象是由作者的孤独形象为原型创作出来的,那么鲁迅先生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孤独?或许魏连殳和狂人的孤独就是先生的孤独。
(一)魏连殳的孤独
魏连殳家中那些自命“不幸者”“零余者”的来客,他们“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他们喜欢拿孤独装饰个性,一面嘴里说着自己如何地孤独,想要得到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殊不知孤独是说不出来的。可见,这些常来连殳家的“来客”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他们对于连殳没有半点的帮助,反而徒增连殳的烦恼。在连殳被中学堂校长辞退后,这部分人也就作鸟兽散了……
连殳自幼失去父母,由不是亲的老祖母一手带大,没有兄弟,没有姐妹,至死无妻无子。讽刺的是,鲁迅在开篇时就让他的祖母匆匆地离他而去,从此孤苦伶仃。他有个堂兄,堂兄有个儿子,堂兄想把儿子过继给他,然而却是图他在寒山寺的两件破屋子。在连殳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他屋子,要他在字据上画押。“我大哭着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热心地围着使劲来劝我……”世态炎凉,魏连殳多了好几分。
(二)“狂人”的孤独
首先,“狂人”认为自己是不屑吃人的,自己是有理智的。“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所以他与其他人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别人容不得他,周围的所有人,诸如赵贵翁、古久先生、陈老五、佃户、何老头子和“狂人”的大哥。只有他自己明白,“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但是他周围的亲人邻居全都不听他的,认为他是疯子,认为他得病了,所以他是孤独的。其次,他“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找到一个同道者,没有一个“真的人”。可以说,能做到不吃人的人并且相信未来不会容得下吃人的人只有“狂人”自己,真正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回溯几千年历史长河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有共鸣,哪里还有比这种孤独更为深沉?最后,“狂人”的这种孤独是无法排解的,即“吃人”这个现实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也是鲁迅先生的心痛之处。这种孤独像是飘在空气中的透明泡沫,上不去也下不来,还会随时面临爆破的危险,跺脚焦急,但是无能为力。
二、反抗绝望
比起喜剧,悲剧更有震撼力,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悲剧作品。“狂人”和“孤独者”都在反抗,但是他们都失败了,是两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孤独者”是一种自戕的方式:“我自己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这是以一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方式进行的一场决斗,显然魏连殳失败了。
而“狂人”是一种融入的方式:“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这是一个很心痛的事实,比“狂人”被“吃”了还心痛的事实。当“狂人”不在“狂”,那么他就已经推翻了他之前“真的人”的祈求:“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被封建宗法制度剝夺了自由思想、独立意识的人,遭受迫害致“狂”,令人痛心的是,最后居然是这些“仁义道德”将人“治愈”。曾经那个反抗最激烈的最彻底的“狂人”,现在要去某地任补候官员了。鲁迅先生把先前那个与制度、规范、文化格格不入的反对者纳入体制中来,以此更为深刻地揭露礼教“吃人”的凶残、虚伪和高明,这样也更能警醒读者。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这是一种深深的绝望。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得来的只是更深刻的绝望,延绵不断的四千年的绝望,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都无人改变,此一个“狂人”如何能撼动?我们一直奉为高尚的、体面的、自豪的古文明中间赫赫写着“吃人”,如何不让人震动?而震动过后呢?没有任何改变,只能无可奈何地融入“吃人”队伍中去,去吃别人。这是鲁迅先生经过长期的观察得来的事实,这其中融入了鲁迅先生多年的思索,他把他的愤怒、怨恨、焦虑和祈求等复杂的情绪掺和在“狂人”杂乱的又令人心惊的日记中。
三、最后的希望
时隔七年,鲁迅对把希望放在孩子的身上进行了一番探讨。“狂人”在自己最后还清醒之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孩子呐喊。那么如何救孩子呢?孩子本来是善的,他们的坏是后天被“娘老子”教坏的。那么,孩子不是由自己父母教育,那应该由谁教育?谁有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教育全国的孩子?
四、人格分裂的“狂人”和“孤独者”
“狂人”和“孤独者”都是属于人格分裂,他们都有一次大转变。魏连殳转变的过程令人心痛:“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而“狂人”的转变是不露痕迹的。因为他被“吃”是不露痕迹的。
在1918年,作者深深思索着中国人的国民性,越深的思索得到的是越深的绝望,所以在《狂人日记》中是没有一点点希望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但是只有作者自己听见。在《孤独者》中,作者经过了七年的思索、探寻和实践。“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尽管愤怒和悲哀,但是总归挣扎出来了,而且是一匹暂时受伤的狼,等待它痊愈,它的力量不可估量!所以作者说:“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这时的作者的心情是轻松的,因为它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为改变尽一份力。
“狂人”和“孤独者”两个形象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他们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思考而产生的两个典型,表现出鲁迅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思想状态。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