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滑而又纖细,雪白而又美丽,记忆中,母亲的手就是这样。有多少次,我忍不住把母亲的手放在手心里轻抚,久久不愿放开啊!然而这些已经成为童年的回忆了。现在的母亲的手,怎么就变得那么粗糙,甚至皲裂了不少啊!有时,我的手不经意间从母亲的手背滑过,立刻会像触电一样弹回来,而且有种隐隐的刺痛感!。
  上初中后,我成了一名寄宿生。那天放假,我第一次独自从学校乘车回家。车已到站,下车,整个车站被放假回家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母亲很早就骑着自行车来车站接我。然而,在这人头攒动、“高人”林立的车站里,我和母亲两个“小矮人”东奔西突,却怎么也交集不到一块儿。我有些愤怒地给母亲打电话:“你在哪里?怎么一直找不到你?”
  “我现在退回到车站东边的出口,你沿出口的指示牌出来。”母亲在电话那头气喘吁吁地指引着我。
  终于,我在车站东出口看见母亲站在一处墙头稍突出的地方,她努力向上伸着手,好像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似的。
  “琳,琳,琳……我在这里呢!”母亲也看到了我,她不断地挥着手,像风中的旗帜。她沙哑而又努力地大声呼喊我。当看见母亲那瘦弱的身子竟然爬上那么危险的地方搜寻我时,当听见那沙哑的声音正撕心裂肺地喊我时,我心里一酸,刚刚的怒火瞬间烟消云散,我扑进母亲的怀里。母亲用粗糙的手摩挲我的背,阵阵刺痛袭向我的脊背,我却觉得舒适无比!。
  回家的路上,母亲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拉着我,我们默默地依偎在一起前行。我不时地托起母亲的手来回摩挲着,它虽然粗糙依旧,然而,又是如此温暖柔软。
  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又映出这样的景象:傍晚的小道上,有一个衣着朴素、皮肤白皙、双手细腻光滑的年轻女子,正牵着一个娇小的扎着两条马尾辫,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她们有说有笑地走在夕阳里。小女孩把年轻女子的手贴在脸上,说:“妈妈,你的手真光滑,真美!”。
  曾经的光滑,现在的粗糙;曾经的白皙,现在的暗黄。母亲的手虽已光彩不再,但留在我心里的美丽却依然长盛不衰!。
  (福建安溪县城厢中学行远文学社)
  作者感言
  母爱无私,母亲的手就是最好的证明。那天,在车站,我见母亲焦急地找我,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几种滋味夹杂在一起。母亲用她粗糙的手在我背上摩挲,我不禁回想起儿时母亲那双光滑的手。虽然母亲的手没有往日光滑了,但这不正代表了母亲对我的爱吗?时光飞逝,蓦然回首,这件事仿佛发生在昨天,让我记忆犹新。
  同窗评说
   读完这篇作文,我深受触动。时间在流逝,生活负担在加重,而母亲的手也日渐粗糙,往日的光滑不再。我想天下母亲都是如此。
   本文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极为成功,对母亲的手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有助于深化作文主题,让读者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吴馨颖)
  老师评说
   母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如何从平凡小事中表现母爱?如何让作文既感动自己又感动读者?
   艺琳同学选择了“母亲的手”这个角度来切入。这双手由细腻、光滑、白皙变得粗糙,皲裂。除了岁月的磨砺外,更是长期操劳的见证。以小见大,表现了母爱的主题。母爱的芬芳永驻心间!
   车站焦急搜寻“我”,找到“我”后用粗糙的手摩挲着“我”的背安慰“我”,这一情节的画面感很强!
  (黄国参)
  编辑评说
   关于手——
   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行动与人的肢体动作是分不开的,而手部动作又是其中极富表现力的一种。十指连心,手可传神。列宾说:“手同脸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第二面孔。”基于这两点,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都钟情于写手,他们笔下的人物,通过那一双双千姿百态的手,向我们传递了人生,揭示了人性,洞悉了社会。
   谢艺琳同学写母亲,将目光聚焦在“母亲的手”上,将母亲昔日光滑白皙的手与现在粗糙暗黄的手进行对比,将母亲的手摩挲自己的动作进行反复描摹,从中表现了母亲的朴实、温柔,歌颂了母爱。
   关于母爱——
   母亲的手的模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越来越清晰的手纹,那越来越粗糙的触感,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然而,无论母亲的手如何变化,不曾改变的是那双手传递出来的温暖,它是永远炽热的、全力以赴的母爱的温度。一旦温暖在心底扎根,便会随时随地唤醒我们对母爱的无限眷恋。
   谢艺琳同学从母亲去车站接自己回家的小事中,从母亲的挥手中,从母亲的手的摩挲中,真切地体会到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于是有感而发,娓娓道来,于时空切换中体现真情。
  (尚蓉)
其他文献
名家引路  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阅读心得   作者以人设喻,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有旺盛的生命力,给人无限的希望;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活泼灵动,令人喜爱;还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有无穷的活力,给人信心和力量。这
期刊
真题呈现   题目:有一种甜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道题有意蕴但不隐晦,大多数考生都能从题目中悟出写作指向。但如果审题不细,也会出现偏离题意或扣题不紧的现象。审题的关键有二:其一,“有一种甜”是个动宾短语,若在其后加上一些成分补全句子,譬如“有一种甜,让我养成朗诵古诗文的习惯”“有一种甜,让我学会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等,那思路就容
期刊
活动一:文化遗产我知道   1.文化遗产: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年调整设立为“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遗产分类。   了解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期刊
她的手,悠然抚弄着黑白琴键,只只乐符如鸟啼般婉转,活了。我的心也随着琴声此起彼伏。   那声音似乎是弱了。她抬起手,望向痴迷陶醉的我,微笑。从那一刻起,我便暗下决心——要练好钢琴。   白云滚滚,似棉絮,似浪花,在那大海似的天空上翻涌。守好一份琴谱,弹好一首乐曲,这是我唯一所想。然而那十指却不听使唤,似胶一般纠缠在一起,那琴音自然如白乳胶般黏稠;或而十指似十名武士混战,打起架来,那琴声自然有乱军之
期刊
偌大的校园,我能遇到你,是多么幸运。  那次,我去语文老师办公室拿作业本。作业本堆得像小山一样高,我深吸了一口气,抱起它们。真的是很重。我的两只胳膊紧紧夹住作业本,两只手撑在作业本下面,使劲握在一起,下巴紧紧地抵在作业本上面,以防作业本散落。我就像个杂技演员,以一种滑稽的姿势往前走着,边走边在心里不停地祈祷:千万不要倒呀!。  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些作业本实在太多了,慢慢地开始向一边倾斜
期刊
真题呈现   常听有同学说:我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唠叨;我很孤独,因为同学不喜欢我;我很焦虑,因为学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一些不良心绪。如果你尝试着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你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
期刊
全命题作文的审题过程包括“品读题目——领悟命题主旨——确立表达中心”三个过程。其审题方法主要有:   1.逐字扫描,两“不放过”。一是虚词不放过。如文题“没想到,真没想到”,用副词“真”加以限制,表示一种出乎意料,“真”没有想到,就是的确、完全、根本不可能想到,构思时应將“真”没有想到的具体原因交代清楚。二是表时间、地点或场景的词语不放过。如文题“温暖的旅程”,是情景和时间的限制,要求所写的必须是
期刊
今年,故宫正好600岁。大红的宫墙、巍峨的楼宇……紫禁城金碧辉煌,大气恢宏。精致典雅的苏州园林和故宫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造苏州园林的工匠大师们,也营造了故宫。   苏州园林的制胜在于“文”与“匠”的最好融合。“文”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气息和品性、品节;“匠”则是来自苏州西部太湖之滨的“香山帮”工匠。   故事要从1417年说起。这一年,以“香山帮”为主的建筑大军进京,开始建設皇城。这群匠人来自苏州吴县,
期刊
南京是我曾经生活了九年的第二故乡,我偏爱南京龙江七月石头城的夜景。   踱步向城墙走去,都市的繁华被站在桥上的我一览无余。桥下的滔滔长江,倒映着城市闪烁的灯火。   过了江,桥那头便是明城墙,高大巍峨。正面看,城墙凹凸不平,展现了历史长河的沧桑,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若侧面望去,可就让人叹为观止了——一张硕大的脸赫然浮现在眼前,正下方是一口浅潭,瞧上去,好似那张脸正在照镜子。这便是那面天然的鬼脸墙
期刊
老舍先生说:“语言得体,就是语言材料适应语言环境,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通俗地说,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用相应的词语来表情达意。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对象   (1)要明确交际的对象,对方的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不同,运用的语言也应该有所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