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是能被高中生学好用好的,但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智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更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把握。
第一,和新的学习方式相呼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具有指导性、问题性、参与性、沟通性的教学方式。
所谓指导性,主要不是讲授,而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引导他们思考,给学生留出主动学习的时间,学生能做的绝对不讲,学生能分析的留给学生分析,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反对题海战术,其他题略讲,但是略讲不是不讲,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样讲”这三个问题上。
所谓问题性,是指教学是一个充满对问题的发现、探讨的智力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接收和记忆。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向深入。
所谓参与性教学,是指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但不要为了参与而刻意参与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進而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数学新课程,教师要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沟通性,是指师生心灵的交汇、沟通,是情感的交流,是生活体验的交流,是人和人之间真实的平等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才能触动师生的心灵,学习才能变成有情感的活动。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到。
第二,改变长期使用的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注重情景教学,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数学知识的氛围。创设情景是数学教学的必经环节,数学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接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数学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情基础,然后才能分析、比较、概括数学知识。
第三,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如光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第四,指导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或探究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具体而急迫的要求,特别是对普通高中教师而言,教师以前很少做研究,不熟悉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更没有指导学生去做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研究、革新发明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和学生一起成长发展。提前做好学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留一些问题到课堂上去解决,讲解自己的分析结果,让每个同学都动起了。这种指导过程还会促使教师在师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五,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新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不同知识内容的整合和综合,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立足牢固掌握数学学科内容、拥有坚实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数学教学要适当地以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部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切入点,关注与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复合交叉和有机融合。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诸如三角、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知识都可以成为物理解题的有效工具。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培养物理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轻视。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数学意识淡薄,数学归数学,物理归物理,泾渭分明,从而导致思维的僵化与思路的闭塞,这是学生解答相当一部分物理题失败的原因。
以上五方面是笔者在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只要我们普通高中教师从自身做起,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
第一,和新的学习方式相呼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具有指导性、问题性、参与性、沟通性的教学方式。
所谓指导性,主要不是讲授,而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引导他们思考,给学生留出主动学习的时间,学生能做的绝对不讲,学生能分析的留给学生分析,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反对题海战术,其他题略讲,但是略讲不是不讲,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样讲”这三个问题上。
所谓问题性,是指教学是一个充满对问题的发现、探讨的智力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接收和记忆。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向深入。
所谓参与性教学,是指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但不要为了参与而刻意参与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進而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数学新课程,教师要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沟通性,是指师生心灵的交汇、沟通,是情感的交流,是生活体验的交流,是人和人之间真实的平等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才能触动师生的心灵,学习才能变成有情感的活动。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到。
第二,改变长期使用的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注重情景教学,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数学知识的氛围。创设情景是数学教学的必经环节,数学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接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数学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情基础,然后才能分析、比较、概括数学知识。
第三,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如光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第四,指导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或探究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具体而急迫的要求,特别是对普通高中教师而言,教师以前很少做研究,不熟悉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更没有指导学生去做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研究、革新发明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和学生一起成长发展。提前做好学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留一些问题到课堂上去解决,讲解自己的分析结果,让每个同学都动起了。这种指导过程还会促使教师在师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五,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新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不同知识内容的整合和综合,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立足牢固掌握数学学科内容、拥有坚实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数学教学要适当地以不同学科的知识交叉部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切入点,关注与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复合交叉和有机融合。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诸如三角、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知识都可以成为物理解题的有效工具。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培养物理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轻视。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数学意识淡薄,数学归数学,物理归物理,泾渭分明,从而导致思维的僵化与思路的闭塞,这是学生解答相当一部分物理题失败的原因。
以上五方面是笔者在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只要我们普通高中教师从自身做起,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