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幼儿;教师;家长;玩教具;
自制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9—0074—01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是幼儿活动的亲密伙伴和教科书。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和主题教育内容,制作新颖的、适合游戏需要的玩教具来改善教育效果,也可以引导幼儿、家长一起参与制作玩教具,使教师、家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收获,共同体验快乐。
一、教师自制玩教具,满足幼儿全方位成长需求
玩教具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幽默并略带夸张,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幼儿教师的任务就是挖掘其中的艺术性。如,自制玩教具“我来浇花”,可利用一次性碗和彩色卡纸装饰出美丽的“花园”,将气泵连接在中心的喷水管上,当手压气泵时,“花园”中心的出水管就会向花园四周喷水。在快快乐乐的玩水过程中,让幼儿不但了解简单的气压原理,而且从中感受到废旧物也能创造出美丽,同时又激发幼儿自制玩教具的欲望。
再者,在自制玩教具时还应注意它们的可操作性。幼儿喜爱的就是他们需要的,所以这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自制玩教具应该丰富一些。幼儿喜爱的第一类玩具有“拼图”、“拼拆玩具”、“棋类”等益智玩具,因此教师可用纸板、木块等边角料制作出各种图形,让幼儿用它们拼摆出想象的物品;幼儿喜欢的第二类玩具有拼、接、插及可塑性玩具,教师可用泡沫板、大小各异的纸箱、食用油桶等表面装饰后制作出大型积木;可用废纸、浆糊、颜色制成彩色纸浆,价格低廉、制作方便、可塑性强;幼儿喜欢的第三类玩具是“球类”、“绳类”、“哑铃”等体育玩具,教师可用废报纸和塑料袋制成球,可用彩带编制成跳绳,可用铁丝、饮料瓶制作出哑铃、健身球、滚车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喜欢的第四类玩具是“炊具”、“医护用品”及“布娃娃”等角色表演玩具。教师可将收集来的洗发用品的空瓶、空盒清理干净,陈列出来,用硬纸板和塑料垫板作“电吹风”,这些形象生动、逼真的自制玩教具在游戏中的应用,能使幼儿了解各种器具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引导幼儿制作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参与自制玩具的过程,可以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具有较好的教育性。因此,在幼儿园,可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每学期可开展自制玩教具的全园性评比与展示交流活动。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诱导幼儿变通独创玩具,使幼儿的自制玩具活动充分发挥其特点。如,在开展“面食店”的活动中,教师可提出“面食店”中的“面点”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活动过程如下:第一步,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中所需的物品;第二步,教师与幼儿讨论、准备制作所需物品的材料;第三步,让幼儿制作。通过循序渐进地准备,在“面食店”的活动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幼儿把水果包装网一条条撕开当面条,把塑料泡沫剥碎当大米,把海绵、泡沫切割成需要的形状,涂成相应的颜色当糕点等,他们看着自己制作出的各种“面点”,别提有多开心了。
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幼儿欣赏幻灯片中的故事,然后再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制作幻灯片,幼儿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找来及时贴、硬塑料片、衬衣盒、白布、手电筒,自制起幻灯片,还会将自制的幻灯片演给小班弟弟妹妹们看,更增添了他们的自豪感。此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可提供一些自制玩具的半成品和装有废旧材料的“百宝箱”,供幼儿随时在游戏中制作出所需要的物品,幼儿在玩时较为方便而且感兴趣,特别有益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三、鼓励家长参与制作玩教具,让亲子共同成长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制作活动,或者延伸开展家庭小制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而且能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成长。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确保物品安全无毒,不易破碎,无尖锐棱角,便于清洗消毒;教师还要引导家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在消毒后和幼儿一起自制玩教具,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顽强自立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编辑:王金梅
自制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9—0074—01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是幼儿活动的亲密伙伴和教科书。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和主题教育内容,制作新颖的、适合游戏需要的玩教具来改善教育效果,也可以引导幼儿、家长一起参与制作玩教具,使教师、家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收获,共同体验快乐。
一、教师自制玩教具,满足幼儿全方位成长需求
玩教具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幽默并略带夸张,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幼儿教师的任务就是挖掘其中的艺术性。如,自制玩教具“我来浇花”,可利用一次性碗和彩色卡纸装饰出美丽的“花园”,将气泵连接在中心的喷水管上,当手压气泵时,“花园”中心的出水管就会向花园四周喷水。在快快乐乐的玩水过程中,让幼儿不但了解简单的气压原理,而且从中感受到废旧物也能创造出美丽,同时又激发幼儿自制玩教具的欲望。
再者,在自制玩教具时还应注意它们的可操作性。幼儿喜爱的就是他们需要的,所以这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自制玩教具应该丰富一些。幼儿喜爱的第一类玩具有“拼图”、“拼拆玩具”、“棋类”等益智玩具,因此教师可用纸板、木块等边角料制作出各种图形,让幼儿用它们拼摆出想象的物品;幼儿喜欢的第二类玩具有拼、接、插及可塑性玩具,教师可用泡沫板、大小各异的纸箱、食用油桶等表面装饰后制作出大型积木;可用废纸、浆糊、颜色制成彩色纸浆,价格低廉、制作方便、可塑性强;幼儿喜欢的第三类玩具是“球类”、“绳类”、“哑铃”等体育玩具,教师可用废报纸和塑料袋制成球,可用彩带编制成跳绳,可用铁丝、饮料瓶制作出哑铃、健身球、滚车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喜欢的第四类玩具是“炊具”、“医护用品”及“布娃娃”等角色表演玩具。教师可将收集来的洗发用品的空瓶、空盒清理干净,陈列出来,用硬纸板和塑料垫板作“电吹风”,这些形象生动、逼真的自制玩教具在游戏中的应用,能使幼儿了解各种器具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引导幼儿制作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参与自制玩具的过程,可以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具有较好的教育性。因此,在幼儿园,可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每学期可开展自制玩教具的全园性评比与展示交流活动。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诱导幼儿变通独创玩具,使幼儿的自制玩具活动充分发挥其特点。如,在开展“面食店”的活动中,教师可提出“面食店”中的“面点”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活动过程如下:第一步,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中所需的物品;第二步,教师与幼儿讨论、准备制作所需物品的材料;第三步,让幼儿制作。通过循序渐进地准备,在“面食店”的活动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幼儿把水果包装网一条条撕开当面条,把塑料泡沫剥碎当大米,把海绵、泡沫切割成需要的形状,涂成相应的颜色当糕点等,他们看着自己制作出的各种“面点”,别提有多开心了。
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幼儿欣赏幻灯片中的故事,然后再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制作幻灯片,幼儿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找来及时贴、硬塑料片、衬衣盒、白布、手电筒,自制起幻灯片,还会将自制的幻灯片演给小班弟弟妹妹们看,更增添了他们的自豪感。此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可提供一些自制玩具的半成品和装有废旧材料的“百宝箱”,供幼儿随时在游戏中制作出所需要的物品,幼儿在玩时较为方便而且感兴趣,特别有益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三、鼓励家长参与制作玩教具,让亲子共同成长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制作活动,或者延伸开展家庭小制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而且能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成长。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确保物品安全无毒,不易破碎,无尖锐棱角,便于清洗消毒;教师还要引导家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在消毒后和幼儿一起自制玩教具,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顽强自立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