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处的阳光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在大地上游走。它低低的姿态,接近泥土,接近万物,接近我们的敬畏。
  心向阳光,你会看清楚你追求的幸福,和你必然面临的孤独。
  记得儿时,母亲喜欢坐在冬日的阳光下纳鞋底。阳光顺着她乌黑的长辫,落在她那双巧手上。一根闪烁着光芒的针,牵引着一根洁白的棉线,在一层层粘合的布鞋底上飞针走钱。沿着那稠密绵长的针脚,可以抵达一片辽阔的温暖。那种鞋子叫千层底,现今几乎绝迹。在那些单薄拮据的日子里,它陪伴我们兄妹三人走过坎坷的乡村小路,穿过城市宽阔的马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知道,母亲希望我们的每一步都接地气,走得踏实稳重,堂堂正正。
  父亲喜欢在阳光里侍弄他的庄稼 。他牵着牛,扛着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红薯,每一种庄稼,都是他的孩子。他了解每个孩子的脾气和秉性。哪个喜阳,哪个喜阴,哪个怕旱,哪个怕涝。他都了如指掌。他喜欢看他的庄稼,吮吸着阳光雨露,一天天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相信在他心田,每一种丰收的喜悦,都保留着阳光的味道。
  爷爷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他和许多同龄的老人一样,生于解放前,经历过战争的颠沛流离,天灾的九死一生,人祸的撕心裂肺。他们的身体里,并不缺少坚韧与不屈。他们缺的更多的是安稳与平和。他们常常依偎在墙根,草垛旁,眯着眼睛,任阳光穿透衣服,身体,抵达内心。那是一片心灵的家园。在那里,遍植着他们的希冀与梦想。那里没有纷扰和忧愁,只有风吹杨柳,轻拂大地的温柔。
  我們在阳光下成长,老去。从先辈们手中接过农谚和五谷,我们在继承与逃离间彷徨,挣扎,甚至于妥协。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再到老态龙钟。从满脸稚气到青春勃发,再到两鬓斑白。我们在阳光中品尝生活的五味,体会人世的冷暖。我们常常拖着自己的心事,且歌且行。只有我们的影子和我们荣辱与共,形影不离。那是我们在尘世的倒影。它承受了我们全部的喜与悲,爱与恨。
  现在,阳光更低了。
  故园已经荒芜。曾经走动的背影,鲜活的炊烟,渐渐在岁月中消散。幻化为一粒尘埃,一颗种子,一段怀念。残砖断瓦间,生长着低低的野草,苔藓。它们守着空虚与寂寞,期待某一天,门外响起熟悉的脚步声,打破这里漫长的宁静。
  人潮攘攘的路上,我坚守内心的光芒,朝着一个方向。不必慌张,更不必迷茫。百年之后,当我们背向阳光,最终关闭那扇天窗时,时间会宽恕我们的灵魂,世界会收留我们的肉身。
  走在我前面的,会在某个时候和自己的影子一起消失。走在我后面的,迟早也会赶上。在大地深处,我们终将变得一模一样。
  亘古的阳光依然普照人间。无须太多。我们只要天边的那一抹蔚蓝,以及那道由阳光镶嵌的,闪着慈悲的金边。就让我们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轮回,或者重生……
其他文献
“书香四溢,画墨留香。”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不朽的蓬勃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体现。作为中华艺术瑰宝,其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传承不息,将中华文化展现于新时代年轻人眼前。在跌宕遒丽、笔酣墨饱的书画欣赏中,他们认识了我国的文化精粹,感受到书画的高雅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魅力,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全面实施,它是贯穿欧亚经济共同圈,促进各国协同发展的共赢之路。早在西汉时
期刊
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除了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外,还具有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重要含义  中职学生由于性格、性别、年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智力或者非智力等原因,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然而,在大多数中职学校
期刊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三字一画”在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任重而道远,高师院校必须加强课中、课后监管,让“三字一画”教学永远在路上。笔者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三字一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三字一画”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系列教学反思,希望能给“三字一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三字一画”的内涵  “三字一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浩瀚的文化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很多民族都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民族的文化渐渐被舍弃,被世界同化。这样的现象无疑是令人痛心的。民族文化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人们不能任其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本文主要以土家族为例,探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旨在传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比较
期刊
崇左市是中国西南边关历史名城,古骆越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享誉中外的革命老区,还有神秘的宁明花山文化、璀璨的天琴艺术等。在“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文化生活》模块中开发应用崇左乡土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实践价值。微观层面,它有助于提高崇左地区高中《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实效性;中观层面,不仅有助于崇左政治教师树立科学的乡土课程资源观,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生活》模块的热情,培
期刊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揭示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构建了一个毫无道理的世界,人们只能随波逐流,被偶然性携带着艰难生存。加缪通过塑造默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默尔索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一、作者概述  阿尔贝·加缪是
期刊
我国外国文学评论十分强调但丁和《神曲》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把但丁视为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先驱者。那一行行诗歌用艺术特性和功力体现了作者对新时代情感和精神的同情,是作者面对历史的一声叹息。  历史经典往往都是和社会大背景相联系的,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同时还带有许多的想象色彩。这在中国叫做神话,在中世纪的欧洲则被称为梦幻文学。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宗教观念是影响西方作家创作的
期刊
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塑造出了呼国庆、冯家昌、吴志鹏等一批“农裔城里人”的典型形象,他们的生存困境主要表现为真挚爱情的落空、土地对个人的束缚和身份认同的缺失。而外部环境和自身性格的碰撞冲击是造成他们日后生活中诸多困境形成的潜在因素。李佩甫在揭示“农裔城里人”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在探究人生的困惑,反思无奈的命运,在其小说中,“农裔城里人”用他们一次次无畏的挣扎和反抗证明:即使生活在一个别无选择的世界,
期刊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的中篇小说,曾获得2007年鲁迅文学奖。小说篇幅虽然并不长,却饱含作者的深情和思索,用第一人称的写作向读者展现了极具象征意味的“乌塘”世界和这个肮脏世界中众生的生生死死,而这生死背后隐藏着对佛教苦谛的体悟和大慈大悲心的光辉。随着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内心的情感变化,作者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心灵深处的诗意世界和内心境界的圆满超脱。从现世到超世,从生死走向涅槃,造
期刊
劳动间歇,用来喘息的一口气  摩擦器物粗糙的表面,送出内心的绮丽  如同摩擦身体,送出歌声  以此  留住天空,海洋,青草,马匹和羊群  留住夕阳下房顶的炊烟  笛子,笙,号,巴乌,萨克斯……  世界那么大,那么美  吹奏的种类、方式、技巧,不断升级  一口气经过竹子,木头,肉体,甚至钢铁……  是为了把感激的泪水  送出来  杏儿  杏儿  我知道你在村里  一直向我张望  杏儿  你穿灰色土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