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引来万花开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楼凤阁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朗朗上口的诗句是诗仙李白畅游天台山时所作,言语间将山之奇秀壮美含蓄道来,引人遐想。地处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县就位于李白笔下的天台山之侧,千百年来苍山层峦守卫着一方水土,见证了无数传奇。2005年,天台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拉开序幕,县委组织部深入调研,认真“号脉”,兴建远教站点610个,站点覆盖率达93%。现代网络科技手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创新举措,更为天台山脚下的美景增添了一抹翠色。
  
  密切干群关系的 “连心桥”
  
  天台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而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又恰在广大农村。为充分服务“三农”,县委组织部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借助远教手段强化党群、干群关系。
  2007年11月8日晚7时,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在线与网民进行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台州创业创新”为主题的互动交流活动。从远教平台得知这一消息后,赤城街道桐柏岭脚村的党员干部早早吃完晚饭,就聚集到村委会里的远教站点,他们盼望着能通过远教网络把心声传达给上级领导。
  互动开始后,村党支部书记王钦淡在网上问道:“我们村紧靠琼台景区,想借此建设旅游配套产业,拉动全村经济发展,请问张书记这个思路可行吗?”20点20分,张鸿铭书记通过网络视频,热情地回答了桐柏岭脚村的提问:“桐柏岭脚村我去过两次,我看这是支部书记发的帖子,是要我给把把关。你们的想法很好,我十分支持。你们村在琼台仙谷边,在桐柏宫山脚下,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建议要多动脑筋,善于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张书记的回答激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村民王丽阳兴奋地说:“高兴啊,没想到通过远教网络还能直接跟市委书记对上话,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支书王钦淡也表了态:“张书记的肯定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领导对我们村里的情况这么熟悉,这么关心,今后大家建设新农村肯定更有信心了。”
  天台县各级远教站点充分发挥在民主决策、参政议政方面的宣教平台和交流平台作用,逐渐成为“巩固农村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可靠阵地。”
  赤城街道东升村针对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探索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实行村务公开。他们通过网络建立财务报表,对涉及全村经济和民生的各项工作实行网上讨论,网上表决。村党支部书记姜义镯说:“我们村到外面打工的人很多,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过去在村委会公告栏里张贴告示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利用远程教育实行网上村务公开后,外出的党员群众能随时随地了解村集体的收支状况和决策事宜,既方便了群众监督,又提升了民主效果。远程教育让老百姓更放心了。”
  
  提升农民素质的 “助推器”
  
  远教工作要真正做成一项为民工程,不仅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更要帮助他们掌握致富的本领。天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曹蕉红强调:“我们要力争让农民不花一分钱,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家的指导,学到最新的农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此,县委组织部特别成立了一支远程教育专家团,定期到各乡、村开展培训。专家团由52位成员组成,分别来自实用技术、基层党建、政策法规、公共卫生、社会事务等涉农部门,涵盖了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专家们的联系方式被公布在远程教育网上,农民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请教。
  此外,天台县还十分重视与权威专家学者的合作。2007年,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梁月荣教授应邀到县里授课。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茶农通过县远程教育平台的直播频道“同窗学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活动中心共接到咨询电话50个,有80多个问题在现场做出解答。县远程办对梁教授的讲课内容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制作成课件上传到远教平台,方便农民点播学习。祥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仙对此深有感触:“大专家到基层来讲课,一般只讲一二场。过去大伙都提早赶到讲课的地点等。一大群人乱哄哄挤在台下,别说提问,能把专家说的话听清楚了都困难。现在有了远程教育,村民到站点来听课,秩序好维持,而且过后还能反复学习,方便得不得了。”
  远程教育让农民长了见识,也学了知识,但是大部分人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缺乏主动学用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县远教办想到通过比赛的形式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
  近两年,天台县都会定期组织“远教炒茶比赛”。茶农们各显其能,在赛中练,在赛中学。大家纷纷反映,这样学到的手艺和窍门比单纯听课来得快,记得牢。县远教办同志陈加雷介绍说:“比赛通常在茶叶收获的季节举办,因此我们特别注意搜集最新的市场信息,直接在现场发布。评委专家还会在比赛间隙向大家传授茶叶种植的注意事项和病害防治知识,很受茶农们欢迎。”2007年的比赛在三州乡举行,当年该乡的茶叶总收入为860万元,而2008年预计能达到2400万元。茶农们乐开了怀,齐夸是“远教炒茶比赛”让他们捡到一个“大红包”。
  
  推动农村经济的 “动力机”
  
  9000元钱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一个集体经济空白村而言却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收入,这是远程教育为三州乡车门湾村集体谋来的实惠。车门湾村位置偏僻,村民靠种植茶叶为生。虽然种出的茶叶品质高,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由于信息闭塞,分散经营,茶叶的销路很差。远程教育站点在该村建立后,村里依托远教平台收集和发布市场信息,实行茶叶产业化种植销售。从此每到采茶季节,商贩和采茶工人大量涌入,村委会九间闲置的集体屋一下子变得抢手起来,每间租金1000元,村集体的账上于是有了9000元的固定收入。村党支部书记梁日明高兴地说:“多亏了远程教育,村委会的账面才见了钱,老百姓的腰包才鼓起来。”
  远教建在产业上,以产业为依托开展远教工作,同时以远教为平台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二者达到了共赢。
  始丰街道地处新城建设核心地块,土地被征用造成13453人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占该街道总人口的31.9%。如果不妥善安置这些失地的农民,无疑会带来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为此,该街道成立了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在对乡镇企业用工需求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面向失地农民开展免费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首期参加培训的50名电工已被天成座椅、健隆车业等企业预订一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胜杰说:“企业下订单,远教出菜单,农民接订单,政府来买单,这一‘点企对接’模式,不仅为失地农民找到了出路,维护了社会稳定,而且满足了乡镇企业的用工需求,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建一个站点,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天台县提出的远程教育口号响亮而又务实。我们欣喜地看到,网络文明的种子已在这古越大地生根发芽,一个崭新的春天正款款走来。
  
  (图片/陈加雷)
  (作者为天台县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策划方向: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力度,让农民接受信息化,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致富的能力,近日,四川省大竹县委远程办启动“远教信息大篷车进农家”活动,创造性地把听与看、讲与评、说与干、教与乐结合起来,把基层远教站点办成了农村政策的宣传点、实用技术的培训点、职业技能的传授点、致富信息的发布点、群众文化的娱乐点和村民矛盾纠纷的调解点。  活动内容:1.播放远程教育
期刊
对站点“星级化”评定    ■李芳兴  日前,针对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十有”、“五防”的状况不同、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使用效率有别、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江西省上犹县按照中央、省和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的目标要求,对全县的99个远教点实行“星级化”评定,从一星到五星对远教站点进行资格鉴定,凡星级在三星以下的站点,限期整改,连续两个月未达星级标准,将取消乡村评先评优资格。     完成全区
期刊
甲:举国上下笑开颜,  和谐社会谱新篇。  奔向小康日子甜,  党和人民心相连。  乙:唉,别人发家我傻眼,  想学技术没有钱。  甲:这人脑袋不开窍,  不要白天老睡觉,  一分不花学本领,  听我给你聊一聊。  乙:有这好事?  甲:说党中央,  以人为本察民情,  人民利益记心中,  共同富裕系百姓。  新教育网名字叫“远程”。  乙:“远程” 的内容我不懂,  你给介绍行不行?  甲:有辅
期刊
凝视她的眼睛,你会从中读到一种阅尽浮华的淡泊。欣赏她的作品,你会从中收获许多震撼心灵的厚重。  马秋芬——国家一级作家、沈阳市作协主席。这位文坛女杰以东北女性特有的淳厚和力度描绘人生百味,观照现世民声,构成了作品深邃幽远的人文意蕴。  在这个“快餐文化”流行的年代,文章难以避免地出现功利化倾向,缺少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低俗的铜臭气息降解了书卷的墨香,盲目的哗众取宠折损了阅读的乐趣。  而马秋芬却保
期刊
一、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首要的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总的要求是,到2010年底,利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全市建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辅助教学平台建设和终端站点建设两个方面。在初步建成全市远程教育专网、开通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和市级教学资源
期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处),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和浙江省委组织部、宁波市委组织部联合制作了党员教育电视片《兴村三十六策》。该片以农村鲜活典型的事例、新颖开阔的思路,讲述了如何兴村富民、建设和谐农村的途
期刊
近来,有很多同志反映,在各地的村一级远教站点,电脑闲置情况极为严重,设备管理十分散漫,还有人用站点的电脑来上网打游戏。笔者出去采访时,也发现过同样的现象。打开基层站点的电脑,桌面上大多是聊天工具和游戏图标。上级检查时,村干部说得漂亮,三簿一册也安排得好看,但找个机会问问村民才知道,配置到村里的电脑,不是锁着不用,就是由少数人用来玩些与远教无关的东西。电脑成了游戏机,没有用武之地。  各地政府为远程
期刊
车到信阳,接站的人貌不惊人,穿一套款式普通的灰西装,五十多岁,个子不太高,一笑起来,眼睛变成两条缝。他就是信阳市委党员电教中心主任吴敏。话匣子一打开,很快我就发现,和他聊天,是件很轻松很快乐的事。他很平易,很直爽,不喜欢拘谨,也不喜欢别人拘谨,有什么说什么。不知不觉地,我们变得一见如故;自然而然地,我就和他一起沉浸入他的语境中……    镜头里找到人生的坐标    年轻时的吴敏没有想过诸如“将来要
期刊
侃出来的素材    云南省宣威市委组织部在电视台开办的《为党旗增辉》栏目播出已八年了,播出专题片140余部,基本上要确保一个月有两部专题片问世。这给节目的制作者带来了挑战。  半年前,我调到宣威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为这个栏目制片就成了我的任务。但是看了前辈们以往所拍过的题材,不禁使我晕眩。他们拍得太好了,也拍得太多了,简直有“崔灏题诗在上头”的感觉,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拍些什么了。  恰好赶上下面
期刊
党员教育电视片《留住历史的人》(江西省宁都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摄制)已拍摄播出两年多了,然而那出身红色世家、痴迷红色收藏、热衷红色传统教育的主人公,仍然像一枚鲜红的烙印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邂逅一个“红色老人”    我跟电视片主人公李艳生的一段深交是从一次偶然的邂逅开始的。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正在一个旧书摊前翻看一些旧文学期刊,摊主正在把一堆无人问津的有关县内苏区革命史的书刊装车,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