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现如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世界的经济格局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其地位正在不断地上升,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国际环境。不过,要注意的是,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以及国内的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开放型经济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就好像是国际需求疲弱以及产能过剩等等。但是,在这一阶段,因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了全球范围的产业转型现象以及国内需求的增加等等,都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世界经济;新格局;开放型;发展环境
一、当今世界新格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在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借鉴了比较优势以及要素禀赋理论,依据各自国际自身的要素禀赋的差异,依次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自身则发展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服务行业。到了80年代。尤其是在9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现象出现,要素之间的流动性也随着加强,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逐渐地实现了全球化生产的模式,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在不同环节中的要素优势得以充分地利用,从而达到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1978年之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行改革开放,与此同时,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进与完善工作。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时机,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以及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从而实现了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不过,虽然说中国经济得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从科技实力、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等等方面,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在现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这对于我国国际市场的扩大以及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其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2.1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外部需求萎靡不振
众所周知,我国在2001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直到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基本处于20%至30%。不过,在2008年以后,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并不理想,即便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外贸发展的措施,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从2009年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也就是说我国的外贸基数随之加大。从另一方面来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其是我国对外的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从而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需求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2.2国际分工出现新的趋势,我国经济面临双重挤压
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逐渐的认识到经济发展如果是建立在高负债或者是高赤字的虚拟经济基础之上,对于之后的发展来说是相当的困难的。也就是说,美国等发达国家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逐渐的实行再工业化战略,从而达到吸引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本土回流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再工业化战略吸引的是制造业资本以及技术密集高端环节的回流,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价值链提升等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上不利影响。我国所面临的挤压还包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环节领域,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低成本竞争的现象,所以说,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受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
2.3全球经济治理中,发达国家仍处于主导地位
一般情况下,稳定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于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IMF、GATT/WTO以及世界银行对世界货币秩序与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良好的影响。而且,要知道,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稳定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中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治理,GATT/WTO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反对进行贸易保护,通过主持多边贸易谈判,使关税壁垒得以实现不断地降低,非关税壁垒则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这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要知道,在国际治理体系当中,规则的制定权是通过参与成员的实力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在未发生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经济治理当中,发达国家在其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尤其是美国,其凭借自身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等方面的实力处于霸主的地位,在对国际規则制定的干预方面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这样可能会对他国的利益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三、中国面临的国内环境
3.1劳动力成本上升,适龄劳动力供应量减少
众所周知,我国开放型经济能够做到迅猛发展,我国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这种影响因素是相当重要的。我国充分发挥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力度,使其逐渐的融入到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过,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也出现了不断上升的现象,也就是说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随之下降。我国劳动力价格上升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因为我国制造业劳动成本的优势逐渐的消失,一些在华的跨国公司与国内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金融危机之后逐渐的进行投资转移,也就是将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相对来说更具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3.2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趋势,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一般情况下,如果处于资源约束的条件之下,技术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的使用,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明显的提升,那么就相当于是增加了要素供给。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之下,各个国更是凭借技术的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所以,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新要素贸易理论也认为技术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技术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世界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其往往也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它们大多都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研发的投入。
3.3产能过剩严重,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重重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我国长期强调需求侧的作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外贸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等等方面出现不断增加的情况,一方面来说国际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张以及贸易摩擦加剧,另一方面国内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所以我国适时提出将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转向重视内需、进出口平衡。但因为我国居民长期形成的储蓄习惯,加上经济转型中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够健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跟上居民收入变化所带来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我国内需并没有有效激发,消费情况在经济支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
四、结束语
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国际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其与金融危机等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着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要想我国经济得以快速稳定的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为指导,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制定并且实施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达到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世界经济;新格局;开放型;发展环境
一、当今世界新格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在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借鉴了比较优势以及要素禀赋理论,依据各自国际自身的要素禀赋的差异,依次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自身则发展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服务行业。到了80年代。尤其是在9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现象出现,要素之间的流动性也随着加强,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逐渐地实现了全球化生产的模式,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在不同环节中的要素优势得以充分地利用,从而达到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1978年之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行改革开放,与此同时,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进与完善工作。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时机,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以及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从而实现了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不过,虽然说中国经济得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从科技实力、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等等方面,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在现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这对于我国国际市场的扩大以及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其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2.1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外部需求萎靡不振
众所周知,我国在2001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直到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基本处于20%至30%。不过,在2008年以后,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并不理想,即便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外贸发展的措施,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从2009年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也就是说我国的外贸基数随之加大。从另一方面来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其是我国对外的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从而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需求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2.2国际分工出现新的趋势,我国经济面临双重挤压
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逐渐的认识到经济发展如果是建立在高负债或者是高赤字的虚拟经济基础之上,对于之后的发展来说是相当的困难的。也就是说,美国等发达国家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逐渐的实行再工业化战略,从而达到吸引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本土回流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再工业化战略吸引的是制造业资本以及技术密集高端环节的回流,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价值链提升等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上不利影响。我国所面临的挤压还包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环节领域,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低成本竞争的现象,所以说,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受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
2.3全球经济治理中,发达国家仍处于主导地位
一般情况下,稳定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于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IMF、GATT/WTO以及世界银行对世界货币秩序与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良好的影响。而且,要知道,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稳定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中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治理,GATT/WTO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反对进行贸易保护,通过主持多边贸易谈判,使关税壁垒得以实现不断地降低,非关税壁垒则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这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要知道,在国际治理体系当中,规则的制定权是通过参与成员的实力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在未发生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经济治理当中,发达国家在其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尤其是美国,其凭借自身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等方面的实力处于霸主的地位,在对国际規则制定的干预方面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这样可能会对他国的利益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三、中国面临的国内环境
3.1劳动力成本上升,适龄劳动力供应量减少
众所周知,我国开放型经济能够做到迅猛发展,我国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这种影响因素是相当重要的。我国充分发挥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力度,使其逐渐的融入到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过,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也出现了不断上升的现象,也就是说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随之下降。我国劳动力价格上升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因为我国制造业劳动成本的优势逐渐的消失,一些在华的跨国公司与国内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金融危机之后逐渐的进行投资转移,也就是将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相对来说更具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3.2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趋势,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一般情况下,如果处于资源约束的条件之下,技术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的使用,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明显的提升,那么就相当于是增加了要素供给。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之下,各个国更是凭借技术的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所以,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新要素贸易理论也认为技术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技术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世界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其往往也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它们大多都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研发的投入。
3.3产能过剩严重,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重重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我国长期强调需求侧的作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外贸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等等方面出现不断增加的情况,一方面来说国际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张以及贸易摩擦加剧,另一方面国内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所以我国适时提出将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转向重视内需、进出口平衡。但因为我国居民长期形成的储蓄习惯,加上经济转型中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够健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跟上居民收入变化所带来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我国内需并没有有效激发,消费情况在经济支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
四、结束语
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国际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其与金融危机等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着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要想我国经济得以快速稳定的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为指导,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制定并且实施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达到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