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给世界带来深刻而有意义的变化。为了应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上所有企业都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逐渐成为主要的跨国公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问题也成为国际商业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复苏势头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剧,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关键词:全球化;企业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正处于“三阶段叠加”的一定阶段。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足,一些结构性困难仍难以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说,这需要我们要用更深远,更长久的眼光看待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国际化化的视角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可以拓展贸易空间,增加劳务输出、缓解区域内就业压力与矛盾。
一、关于我国企业面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及意义
1.1难题的提出
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世界的经济发展需要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样,中国也需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下,实现自身的国际化进程,更好的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影响也是全面而深刻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环境下,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其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科学技术领域、经济贸易领域、金融领域以及生产国际化等等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在二十一世纪由相关学者发表出世纪特征学说,涉及到的“世纪特征”的一个重大表现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在二十一世纪拥有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生产要素,如技术,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实现多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不断优化和组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都为此获得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国企业在面对经济一体化浪潮时,需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着重分析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改进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身保护,追求合作互利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2发展意义
第一,以国际化的视角考虑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可以增加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在“走出去”的同时做到“睁眼看世界”。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三阶段叠加”(即:特定阶段的增长率转移期,结构调整痛苦期和早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依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甚至有些传统大企业经营也出现困难,甚至面临淘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缺乏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是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发展路线的指引下,经济进入了重大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鉴于对中国企业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以往整合过程的经验。这会对后来的企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新兴企业可与传统企业一道扩大国际化实践空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是中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由我国政府牵头,带动国内企业发展动力,打造国家文化战略品牌,实行国家品牌计划。这样国内企业在面对世界上更多的企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更能表现出优秀、强韧的大国精神的一面。
1.3公司国际化管理的动力
针对企业国际化运作和国际经营动机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学说。甚至有的已经自成体系,有的也已经发展的成熟的可以达到教科书的级别。面对这些相对成熟与经典的理论,我们也要选择相对符合实际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可从研究的角度:以国家宏观调整来看待企业转型,走向世界的进程;或从企业微观角度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要使公司国际化,有必要分析来自跨国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样本。从国家角度的研究,就产生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比较优势说(也称相对成本论)等理论学说。
二、企业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2.1以石油产业为例
当全球油气从“一域两中心”——一个油气生产与出口地域(中东——前苏联),两个消费中心(欧洲和美国)格局,向“两带三中心”——“俄罗斯—中亚—中东”和美洲两大供给和出口中心地带,美国、欧洲、亚太三大消费中心搬迁。带给世界石油工业新的思考:没有稳定的需求。石油工业发展无从谈起。
由世界经济疲软、供需失衡引发的国际油价暴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摩洛哥丹利数据显示,原油价格下跌百分之十,将使产油国GDP增速减少零点八到二点五个百分点,直接导致其财政收入下降、货币贬值、国内资产外流等。大宗商品价格是反映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油价过度下跌,不仅严重打击产油国经济,还将使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丧失信心。
在国际油价风雨飘摇之时,中国石油需求成为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定海神针”。在过去十年间,伴随中国国内石油产量进入平台期,对进口石油需求出现大幅增长,成为国际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在世界石油格局中角色的转变,即意味着中国将更加依赖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能源体系,中国企业也将跟随国家发展步伐进行调整和进步,也意味着嵌入世界石油产业链中的“中國需求”对全球市场的贡献度和吸引力。
作为特殊商品,石油既有资源品属性,又有金融品属性,同时还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八十年代两伊战争、九十年代海湾战争,以及二十一世纪伊拉克战争,这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无一不是由石油引发的。除去需求、政治投机因素之外,油价还受到长期走势和短期波动叠加及其他各链条环节相互制约等影响,价格背后是全球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博弈因素,而作为全球最大买家之一,中国没有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市场地位,在国际油价暴跌中漫天要价、趁火打劫,中国企业主动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和使命,推动波诡云谲的石油市场由少数利益集团单方面定价机制转变,油价话语权不断被分解稀释,油价“受力”更加均衡。
发生在石油市场上的故事再次证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中国国企业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企业,更离不开中国。
2.2中国企业的步伐
中国企业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候,早已经做好的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在当前,开拓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超过数百家,且业务涉及石油、铁路、矿产、通信、贸易、金融、房地产、电器等多个领域。在国际舞台上,随着中国企业与资源国合作项目的深入,与之相关的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国内通信、市政工程、公路与铁路等建设队伍竞相进入,拓宽了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弘扬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得到资源国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赞赏,打造了中国国企新形象,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从东非到南非,从欧洲到美洲,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宽阔,越来越精致,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喝彩。
中国企业海外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谐而不是纷争,是共赢而不是独享。
中国企业的合作框架和经营理念一脉相承,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自身特点量身定制产能合作模式,既契合各国各地区需求,又将提升资源国整体水平,将“互利共赢”新模式呈献给全世界。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力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国内企业抢抓战略机遇。当前时期是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共建“一带一路”是探索全球治理的新模式,也是提振欧亚大陆整体发展水平、密切各国经济往来,未来在欧亚空间将形成多网络管线及其基本依托的多条经济走廊,沿线也将出现涵盖上中下游的领域的不同产业中心。尤其是中国企业亮相世界舞台,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构建了全球成本分摊机制,推动了世纪经济一体化格局从一枝独秀向多元竞合转变。
关键词:全球化;企业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正处于“三阶段叠加”的一定阶段。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足,一些结构性困难仍难以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说,这需要我们要用更深远,更长久的眼光看待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国际化化的视角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可以拓展贸易空间,增加劳务输出、缓解区域内就业压力与矛盾。
一、关于我国企业面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及意义
1.1难题的提出
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世界的经济发展需要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样,中国也需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下,实现自身的国际化进程,更好的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影响也是全面而深刻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环境下,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其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科学技术领域、经济贸易领域、金融领域以及生产国际化等等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在二十一世纪由相关学者发表出世纪特征学说,涉及到的“世纪特征”的一个重大表现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在二十一世纪拥有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生产要素,如技术,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实现多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不断优化和组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都为此获得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国企业在面对经济一体化浪潮时,需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着重分析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改进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身保护,追求合作互利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2发展意义
第一,以国际化的视角考虑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可以增加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在“走出去”的同时做到“睁眼看世界”。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三阶段叠加”(即:特定阶段的增长率转移期,结构调整痛苦期和早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依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甚至有些传统大企业经营也出现困难,甚至面临淘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缺乏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是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发展路线的指引下,经济进入了重大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鉴于对中国企业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以往整合过程的经验。这会对后来的企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新兴企业可与传统企业一道扩大国际化实践空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是中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由我国政府牵头,带动国内企业发展动力,打造国家文化战略品牌,实行国家品牌计划。这样国内企业在面对世界上更多的企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更能表现出优秀、强韧的大国精神的一面。
1.3公司国际化管理的动力
针对企业国际化运作和国际经营动机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学说。甚至有的已经自成体系,有的也已经发展的成熟的可以达到教科书的级别。面对这些相对成熟与经典的理论,我们也要选择相对符合实际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可从研究的角度:以国家宏观调整来看待企业转型,走向世界的进程;或从企业微观角度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要使公司国际化,有必要分析来自跨国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样本。从国家角度的研究,就产生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比较优势说(也称相对成本论)等理论学说。
二、企业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2.1以石油产业为例
当全球油气从“一域两中心”——一个油气生产与出口地域(中东——前苏联),两个消费中心(欧洲和美国)格局,向“两带三中心”——“俄罗斯—中亚—中东”和美洲两大供给和出口中心地带,美国、欧洲、亚太三大消费中心搬迁。带给世界石油工业新的思考:没有稳定的需求。石油工业发展无从谈起。
由世界经济疲软、供需失衡引发的国际油价暴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摩洛哥丹利数据显示,原油价格下跌百分之十,将使产油国GDP增速减少零点八到二点五个百分点,直接导致其财政收入下降、货币贬值、国内资产外流等。大宗商品价格是反映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油价过度下跌,不仅严重打击产油国经济,还将使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丧失信心。
在国际油价风雨飘摇之时,中国石油需求成为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定海神针”。在过去十年间,伴随中国国内石油产量进入平台期,对进口石油需求出现大幅增长,成为国际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在世界石油格局中角色的转变,即意味着中国将更加依赖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能源体系,中国企业也将跟随国家发展步伐进行调整和进步,也意味着嵌入世界石油产业链中的“中國需求”对全球市场的贡献度和吸引力。
作为特殊商品,石油既有资源品属性,又有金融品属性,同时还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八十年代两伊战争、九十年代海湾战争,以及二十一世纪伊拉克战争,这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无一不是由石油引发的。除去需求、政治投机因素之外,油价还受到长期走势和短期波动叠加及其他各链条环节相互制约等影响,价格背后是全球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博弈因素,而作为全球最大买家之一,中国没有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市场地位,在国际油价暴跌中漫天要价、趁火打劫,中国企业主动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和使命,推动波诡云谲的石油市场由少数利益集团单方面定价机制转变,油价话语权不断被分解稀释,油价“受力”更加均衡。
发生在石油市场上的故事再次证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中国国企业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企业,更离不开中国。
2.2中国企业的步伐
中国企业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候,早已经做好的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在当前,开拓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超过数百家,且业务涉及石油、铁路、矿产、通信、贸易、金融、房地产、电器等多个领域。在国际舞台上,随着中国企业与资源国合作项目的深入,与之相关的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国内通信、市政工程、公路与铁路等建设队伍竞相进入,拓宽了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弘扬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得到资源国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赞赏,打造了中国国企新形象,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从东非到南非,从欧洲到美洲,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宽阔,越来越精致,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喝彩。
中国企业海外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谐而不是纷争,是共赢而不是独享。
中国企业的合作框架和经营理念一脉相承,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自身特点量身定制产能合作模式,既契合各国各地区需求,又将提升资源国整体水平,将“互利共赢”新模式呈献给全世界。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力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国内企业抢抓战略机遇。当前时期是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共建“一带一路”是探索全球治理的新模式,也是提振欧亚大陆整体发展水平、密切各国经济往来,未来在欧亚空间将形成多网络管线及其基本依托的多条经济走廊,沿线也将出现涵盖上中下游的领域的不同产业中心。尤其是中国企业亮相世界舞台,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构建了全球成本分摊机制,推动了世纪经济一体化格局从一枝独秀向多元竞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