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今,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认真分析了当代语文课程的现状,在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模式
语文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高中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會对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成长道路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现实状况
在近阶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课程在教学、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校语文课程显得非常有生气,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有一些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真诚的热爱,凭着自己的学养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学生,或是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下、或是由于家长的帮助,或是受了社会其他某个方面的影响,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甚至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文学才能。
但是由于受未来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余阅读的时间较少。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高中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相当长时间内语文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谁不会?无非是有层次地说话,有条理地写文章,有观点地与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化、任务化,其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在教学中完全的体现出来。
1.语文的情感教育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阶段,他们在校园中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的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双重思考,去探求语文的真谛;体会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的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的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人文性,而这些人文性因素则能纠正物质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与科学性相互补充,使人类社会得到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语文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却是缓慢的,但只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也是有规可循的,它以读书、感悟、写作为基本手段,以身心体验的快乐为旨趣,以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它着眼于人与人的感应、人与外物的感应,以此为阅读写作对象,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使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高中生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上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而社会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实行系统的改革,要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要的全面的语文素养,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尽可能适应学校发展自己办学特色的需求。
1.引进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语言权的开放,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思维权的开放。课堂上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取消语言霸权,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出不同意见,平等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正是开放式教学过程的特点之所在。教师应当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分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而应以学生乐于探究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多维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用现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缚,甚至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价值的体现。
2.通过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校园
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听说”方面,每节课都抽出五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我还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在阅读、写作方面,我以加大阅读、写作量为突破口,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
要以“激励”的方式引导高中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初期,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他们因学业上的挫折失败,大有自卑感,常轻视自己,较低地评价自己,易产生学习焦虑、学校恐惧症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他们很需要教师给予客观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寻找他们表现中的合理因素,提炼优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而付诸行动,最终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周大志.写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封信[J].校园文苑, 2004,(05).
[2]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语文知识, 2003,(09).
[3]梁捷.一个多年的困惑──高中语文究竟“高”在哪儿[J].课程.教材.教法, 1996,(05).
[4]罗家刚.“臣请为王言乐”该怎样理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6,(03)
[5]伍国林.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6).
[6]李翠平.对《长亭送别》一处注释的质疑[J].中学语文, 2003,(17).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模式
语文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高中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會对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成长道路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现实状况
在近阶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课程在教学、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校语文课程显得非常有生气,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有一些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真诚的热爱,凭着自己的学养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学生,或是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下、或是由于家长的帮助,或是受了社会其他某个方面的影响,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甚至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文学才能。
但是由于受未来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余阅读的时间较少。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高中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相当长时间内语文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谁不会?无非是有层次地说话,有条理地写文章,有观点地与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化、任务化,其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在教学中完全的体现出来。
1.语文的情感教育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阶段,他们在校园中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的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双重思考,去探求语文的真谛;体会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的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的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人文性,而这些人文性因素则能纠正物质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与科学性相互补充,使人类社会得到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语文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却是缓慢的,但只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也是有规可循的,它以读书、感悟、写作为基本手段,以身心体验的快乐为旨趣,以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它着眼于人与人的感应、人与外物的感应,以此为阅读写作对象,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使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高中生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上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而社会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实行系统的改革,要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要的全面的语文素养,也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多样化需求,尽可能适应学校发展自己办学特色的需求。
1.引进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语言权的开放,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思维权的开放。课堂上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取消语言霸权,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出不同意见,平等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正是开放式教学过程的特点之所在。教师应当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分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而应以学生乐于探究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多维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用现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缚,甚至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价值的体现。
2.通过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校园
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听说”方面,每节课都抽出五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我还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在阅读、写作方面,我以加大阅读、写作量为突破口,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
要以“激励”的方式引导高中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初期,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他们因学业上的挫折失败,大有自卑感,常轻视自己,较低地评价自己,易产生学习焦虑、学校恐惧症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他们很需要教师给予客观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寻找他们表现中的合理因素,提炼优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而付诸行动,最终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周大志.写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封信[J].校园文苑, 2004,(05).
[2]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语文知识, 2003,(09).
[3]梁捷.一个多年的困惑──高中语文究竟“高”在哪儿[J].课程.教材.教法, 1996,(05).
[4]罗家刚.“臣请为王言乐”该怎样理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6,(03)
[5]伍国林.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6).
[6]李翠平.对《长亭送别》一处注释的质疑[J].中学语文, 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