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诗人威廉姆·布莱克以其底层阶级的视角,敏锐的艺术家的感性、哲学家的深遂,深刻揭露了英国当时统治者的腐败凶狠与无情,真实地反映了底层人民凄惨黑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当局无比愤懑,对人民无限同情的复杂思想情感。
关键词:英国诗人;威廉姆·布莱克;诗集《扫烟囱的孩子》
一、原诗如下:
英:
A little black thing in the snow:
Crying “weep! Weep!” in tones of woe!
“Where are thy father & mother? say?”
“They are both gone up to the church to pray.”
Because I was happy upon the hearth,
And smiled among the winter’s show: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And because I am happy and dance & sing,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 his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汉:
白雪里有个小小的黑东西,
“扫烟!扫烟!”喊叫得惨凄!
“孩子!你爸爸妈妈在哪里?”
“他俩都去教堂祷告上帝。”
“只因我在家乡跳来蹦去,
又在冬天雪地里嬉笑,
他们便给我穿上这丧衣,
还教我唱这凄凉调。”
又因我唱歌跳舞揭欢畅,
他们认为对我没有伤害,
便去赞美上帝、牧师和君王,
用我们的痛苦造一个乐园。
吴兴禄译
孙梁 校
二、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议会制度尚未改革,社会充斥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刺激与社会不安,商人的贪婪和官场的腐败,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农耕,农业社会为机器化工业社会逐步取代,社会阶层迅速分代,社会财富两极化,一方面是政教合一的统治者“朱门酒肉臭”,另一方面是伦敦街道,泰晤士河边的退伍伤兵及贫苦百姓的衰鸿启遍野。社会的急剧震荡与黑暗,催生了有思想的文人学者对社会、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威廉姆·布莱克就是作为一个时代先驱,刚强地傲领当时的英国论坛。后来的彭斯(Burns)、济慈(Keats)都深受布莱克的影响,热情歌颂法国大革命,欢呼新纪元的开创。廉姆·布莱克为人正直,性格刚强,具备类似中国传统美德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他关心政治、关注社会,由于身处下层,更能了解体察民意;他忧国忧民,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深深地支持革命,同情苦难中的人们。他胆识过人,睿智果断。法国大革命中,英当局论为法国反动势力扼杀革命火种的刽子手与帮凶,四处追捕革命志士。当时的革命活动家潘恩(Paine)就在布莱克的帮助之下,逃离了魔爪。
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直至20世纪被叶芝发现……
三、作者其人
威廉姆·布莱克生于1757年,卒于1827年。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布商。他从未受过任何正规学校教育。少年时代,他顽强地自学莎士比亚、弥尔顿、乔叟等文学作品,并深受影响。14岁时,他不得不离开家庭自我谋生。他进了一家版画商家学制版画。孰料富有艺术天赋的布莱克不但在文学上极有灵性,在艺术上也毫不逊色。
四、作者其诗
二十世纪之前,不断有人认为威廉姆·布莱克其诗晦涩,意义深奥,因此他鲜为公众所知。他创作的诗歌收录在五个诗集中。《扫烟囱的男孩》选自《经验之歌》。
《经验之歌》1794年出版,以“思想和形象的鲜明精神见长,是一部哲理抒情诗的集子”。
五、《扫烟囱的男孩》
Ⅰ.社会意义、历史价值
《扫烟囱的男孩》两首诗成集于1794年。布莱克以小男孩的口吻“I was very young”、“a little black thing”,控诉了黑暗的英国社会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深刻鞭策了政教同流合污的丑恶事实。限于篇幅,本篇着重解读《扫烟囱的男孩》中的第二首短诗。布莱克以敏锐的视角洞察到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已经把它冰冷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发生裂变。它令达官奸商饕餮社会财富,令穷苦百姓堕入生活的深渊,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极度动荡不安,社会组织也开始了积极活动。在这种社会状况下,1788年英国会被迫出台了一个法案《保障扫烟囱孩子》,规定道:男孩8岁之前不能当学徒干活,每星期洗澡一次。
Ⅱ.解读题目:扫烟囱的男孩
工业革命前期机器设备落后,工厂也只有烧煤来解决动力问题。由于传统习惯,英国家庭及常年工厂的烟囱都修得又细又长,高达20—3O米,因而容易形成烟灰垢块,堵塞烟道,工厂常年烟雾弥漫,阻挡了阳光的正常照射,时称“雾都”。因为直径小,成年男子即便想挣扫烟囱的钱,也是心有余而身不足。只有穷人家小男孩身子瘦小灵活,而家里又揭不开锅,等米下锅。贫困中的父母既不能饥以待毙,也不能对孩子疼爱有加,只有咬牙狠心把孩子送上命悬一线的高高的烟囱上了。
了解了題目背后的故事,就会理解题目的沉重与痛心。 Ⅲ.解读内容
全诗为3小节。第1小节大意为:可怜的小“黑”家伙(此黑不指肤色,而痛除扫烟囱造成的堆满污垢的身体),说话还不伶俐,把sweep(打扫)说成weep(哭泣),就站在冰天雪地中揽活。路人都关心地询问父母亲安在。可怜的孩子回答道:“他们去教堂祈祷了。”
整首诗采用民谣体,韵律感极强,第1节采用的韵脚为aabb,第2、3节均为abab,读来乐感十足,控诉有力,很能彰显布莱克的“我爱开怀大笑”的风格。
整首诗的时间脉络是由现在—过去—现在(将来)来曲线推进的。通过时态“Where are your father & mother? Say?”(第1节第3行),“Because I was happy…”(第2小节首行)可以清楚地辨识出这条弧形时间线索。
整首诗意象清晰、意义深刻,蕴含象征意义。第1节中的“a little black thing”与“snow”的联系在读者的脑海里自然生成一幅白雪茫茫、衣不蔽体的浑身脏兮兮的小家伙拦住路人、乞求扫烟囱养家糊口的令人恸心的画面;第2小节中的“hearth”与 “snow”的联系,让读者心酸地看到苦海余生中,小可怜仅有的一点关于童年幸福记忆的残片,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小可怜现状的同情及对英当局的愤恨。第3小节的“Good” “priest&king”与第1节中的Church首尾呼应,刻画了一群假仁假义、披着宗教的外衣与国王政教沆瀣一气、鱼肉人民的丑恶嘴脸。第1节“They’re both gone to the church to pray.”隐含了反讽Church。而第3小节末行则一针见血地正面指出其代表Priest及其居住地正是象征着万恶之源。表达了小男孩的愤怒及对整个社会体系大胆地质疑。
让我们以他的一首既含哲理与“高度悟性”的禅情小诗《无真之歌》来追思他宽阔的思维、博大无私的胸襟、美好的心愿: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無限
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 译
关键词:英国诗人;威廉姆·布莱克;诗集《扫烟囱的孩子》
一、原诗如下:
英:
A little black thing in the snow:
Crying “weep! Weep!” in tones of woe!
“Where are thy father & mother? say?”
“They are both gone up to the church to pray.”
Because I was happy upon the hearth,
And smiled among the winter’s show: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And because I am happy and dance & sing,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 his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汉:
白雪里有个小小的黑东西,
“扫烟!扫烟!”喊叫得惨凄!
“孩子!你爸爸妈妈在哪里?”
“他俩都去教堂祷告上帝。”
“只因我在家乡跳来蹦去,
又在冬天雪地里嬉笑,
他们便给我穿上这丧衣,
还教我唱这凄凉调。”
又因我唱歌跳舞揭欢畅,
他们认为对我没有伤害,
便去赞美上帝、牧师和君王,
用我们的痛苦造一个乐园。
吴兴禄译
孙梁 校
二、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议会制度尚未改革,社会充斥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刺激与社会不安,商人的贪婪和官场的腐败,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农耕,农业社会为机器化工业社会逐步取代,社会阶层迅速分代,社会财富两极化,一方面是政教合一的统治者“朱门酒肉臭”,另一方面是伦敦街道,泰晤士河边的退伍伤兵及贫苦百姓的衰鸿启遍野。社会的急剧震荡与黑暗,催生了有思想的文人学者对社会、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威廉姆·布莱克就是作为一个时代先驱,刚强地傲领当时的英国论坛。后来的彭斯(Burns)、济慈(Keats)都深受布莱克的影响,热情歌颂法国大革命,欢呼新纪元的开创。廉姆·布莱克为人正直,性格刚强,具备类似中国传统美德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他关心政治、关注社会,由于身处下层,更能了解体察民意;他忧国忧民,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深深地支持革命,同情苦难中的人们。他胆识过人,睿智果断。法国大革命中,英当局论为法国反动势力扼杀革命火种的刽子手与帮凶,四处追捕革命志士。当时的革命活动家潘恩(Paine)就在布莱克的帮助之下,逃离了魔爪。
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直至20世纪被叶芝发现……
三、作者其人
威廉姆·布莱克生于1757年,卒于1827年。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布商。他从未受过任何正规学校教育。少年时代,他顽强地自学莎士比亚、弥尔顿、乔叟等文学作品,并深受影响。14岁时,他不得不离开家庭自我谋生。他进了一家版画商家学制版画。孰料富有艺术天赋的布莱克不但在文学上极有灵性,在艺术上也毫不逊色。
四、作者其诗
二十世纪之前,不断有人认为威廉姆·布莱克其诗晦涩,意义深奥,因此他鲜为公众所知。他创作的诗歌收录在五个诗集中。《扫烟囱的男孩》选自《经验之歌》。
《经验之歌》1794年出版,以“思想和形象的鲜明精神见长,是一部哲理抒情诗的集子”。
五、《扫烟囱的男孩》
Ⅰ.社会意义、历史价值
《扫烟囱的男孩》两首诗成集于1794年。布莱克以小男孩的口吻“I was very young”、“a little black thing”,控诉了黑暗的英国社会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深刻鞭策了政教同流合污的丑恶事实。限于篇幅,本篇着重解读《扫烟囱的男孩》中的第二首短诗。布莱克以敏锐的视角洞察到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已经把它冰冷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发生裂变。它令达官奸商饕餮社会财富,令穷苦百姓堕入生活的深渊,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极度动荡不安,社会组织也开始了积极活动。在这种社会状况下,1788年英国会被迫出台了一个法案《保障扫烟囱孩子》,规定道:男孩8岁之前不能当学徒干活,每星期洗澡一次。
Ⅱ.解读题目:扫烟囱的男孩
工业革命前期机器设备落后,工厂也只有烧煤来解决动力问题。由于传统习惯,英国家庭及常年工厂的烟囱都修得又细又长,高达20—3O米,因而容易形成烟灰垢块,堵塞烟道,工厂常年烟雾弥漫,阻挡了阳光的正常照射,时称“雾都”。因为直径小,成年男子即便想挣扫烟囱的钱,也是心有余而身不足。只有穷人家小男孩身子瘦小灵活,而家里又揭不开锅,等米下锅。贫困中的父母既不能饥以待毙,也不能对孩子疼爱有加,只有咬牙狠心把孩子送上命悬一线的高高的烟囱上了。
了解了題目背后的故事,就会理解题目的沉重与痛心。 Ⅲ.解读内容
全诗为3小节。第1小节大意为:可怜的小“黑”家伙(此黑不指肤色,而痛除扫烟囱造成的堆满污垢的身体),说话还不伶俐,把sweep(打扫)说成weep(哭泣),就站在冰天雪地中揽活。路人都关心地询问父母亲安在。可怜的孩子回答道:“他们去教堂祈祷了。”
整首诗采用民谣体,韵律感极强,第1节采用的韵脚为aabb,第2、3节均为abab,读来乐感十足,控诉有力,很能彰显布莱克的“我爱开怀大笑”的风格。
整首诗的时间脉络是由现在—过去—现在(将来)来曲线推进的。通过时态“Where are your father & mother? Say?”(第1节第3行),“Because I was happy…”(第2小节首行)可以清楚地辨识出这条弧形时间线索。
整首诗意象清晰、意义深刻,蕴含象征意义。第1节中的“a little black thing”与“snow”的联系在读者的脑海里自然生成一幅白雪茫茫、衣不蔽体的浑身脏兮兮的小家伙拦住路人、乞求扫烟囱养家糊口的令人恸心的画面;第2小节中的“hearth”与 “snow”的联系,让读者心酸地看到苦海余生中,小可怜仅有的一点关于童年幸福记忆的残片,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小可怜现状的同情及对英当局的愤恨。第3小节的“Good” “priest&king”与第1节中的Church首尾呼应,刻画了一群假仁假义、披着宗教的外衣与国王政教沆瀣一气、鱼肉人民的丑恶嘴脸。第1节“They’re both gone to the church to pray.”隐含了反讽Church。而第3小节末行则一针见血地正面指出其代表Priest及其居住地正是象征着万恶之源。表达了小男孩的愤怒及对整个社会体系大胆地质疑。
让我们以他的一首既含哲理与“高度悟性”的禅情小诗《无真之歌》来追思他宽阔的思维、博大无私的胸襟、美好的心愿: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無限
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