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显硕,1979年出生,文学硕士,河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
杭约赫
多向往旧日的世界,
你读破了名人传记:
一片月光、一瓶萤火
墙洞里搁一顶纱帽。
鼻子前挂面玻璃镜,
到街坊去买本相书。
谁安于这淡茶粗饭,
脱下布衣便有青云。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
万年历史不会骗人。
但如今你齿落鬓白,
门前的秋叶没了路。
这件旧长衫拖累住
你,空守了半世窗子。
杭约赫,原名曹辛之,生于1917年,1995年于北京去世。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为大家熟知的身份是美术家、书刊装帧设计家,直到1980年《九叶集》的出版,他才以诗人杭约赫的身份重新进入读者的视野。杭约赫这个笔名来自他的一首诗:“我走到江边/一群搬运麦粉的人在呼唤我的名字/杭约赫,杭约赫,杭约赫……/我走到山上,/那些砍伐木材的人在叫着我的名字:/杭约,杭约,杭约——赫……”(《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呼唤我的名字》)我们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所遵从的创作理念,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短诗《知识分子》是杭约赫的代表作之一,诗人用精炼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孤冷沉郁的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命运的挽歌。“多向往旧日的世界,/你读破了名人传记:/一片月光、一瓶萤火/墙洞里搁一顶纱帽。”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及人生轨迹多数时候是相同或类似的。他们埋首于四书五经,希望用满腹经纶谋得社会地位的改变,将千百年来从圣人那里学来并融进血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得以付诸实践。为此,他们不惜板凳坐得十年冷,只要还有一丝实现的希望,甚至会用一生去追求,而流传下来的“名人传记”更是以榜样的力量召唤着无数后来者向着这一目标苦苦前行。“月光”“萤火”“纱帽”,诗人用三个简单而又广为人知的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了旧时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
但是时代变了,不同于以往的改朝换代,194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是从未有过的变局——外族入侵、内乱不断,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并且要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征程。知识分子中很多人迷茫了,失去了方向;沉寂了,堕落了,也失去了曾经的执著。“鼻子前挂面玻璃镜,/到街坊去买本相书。/谁安于这淡茶粗饭,/脱下布衣直上青云。”“镜子”“相书”“布衣”“青云”这些意象又为我们勾勒出面对当时时局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分子的一丝嘲讽,但他的情感仍是节制的。这些意象的运用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将整首诗的所指延宕开了,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思想力度。我们还从中看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诗人的影响,作者在追求将现实、象征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玄学统一在诗歌中的创作风格。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万年历史不会骗人。/但如今你齿落鬓白,/门前的秋夜没了路。”所有的理想都要靠“书卷”来实现,只要把“书卷”读好,自己就有机会成为“名人传记”而被后人“读破”。然而,时代变幻,如何面对?以往的“书卷”并没有给出答案。以前坚信的“万年的历史不会骗人”,如今内心不得不有所动摇。理想幻灭,人生道路无从选择,再观自身,牙齿掉落,双鬓染霜,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既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终结”。“壮志”虽有千百种,但是“门前的秋夜没了路”,黑暗吞噬了一切,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读到此处,悲凉之感油然而生。无路可走、迷茫、彷徨、幻灭,这些情绪常常出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往往是掌握了更多知识的人无法回答的问题。翻看诗人的人生历程,此刻因为诗歌追求理念的不同,他退出了自己创编的《诗创造》,这对诗人来说也是一个打击。而诗中的“知识分子”是否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呢?
“这件旧长衫拖累住,/你空守了半世窗子。”在凝练的语言创造中,结尾的两句使整首诗的画面感跃然纸上,读者好像看到了那个空守在窗前的知识分子。“长衫”是知识分子时常选择的装束,而在此诗中,恰恰是他们喜欢的“长衫”拖累住了自己。“长衫”这一符号化为了知识分子所承袭的传统。真正能够控制住人的不是现实的枷锁,而是深入内心和骨髓的文化。诗中的知识分子被“长衫”困住,永远不能逃脱。“窗子”这个意象是具有多重指向的,它可指知识分子向外界展现自身才能、抱负的平台,也可指知识分子心中怀有的理想和愿望,还可指知识分子在遭遇人生挫败时调节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综观本诗,“名人传记”“萤火”“纱帽”“相书”“书卷”“秋叶”“长衫”等意象的运用,为读者精确地描绘出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形象与当下境遇。但是这些意象的比喻义又有很多外延,其多层意指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使本诗避免了因过于具象而失掉意蕴。
不少评论认为这首诗是对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的讽刺,这有一定道理,诗人在写作此诗时也可能会持有这种想法。但是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便成为了独立的存在,对它的解读也并不完全契合于作者的本意。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包括对自身(其也是知识分子)命运所写的挽歌。通观历史,有多少知识分子能“直上青云”?更多則是“空守了半世窗子”,哪里又分什么“旧式知识分子”和“新式知识分子”呢?
知识分子
杭约赫
多向往旧日的世界,
你读破了名人传记:
一片月光、一瓶萤火
墙洞里搁一顶纱帽。
鼻子前挂面玻璃镜,
到街坊去买本相书。
谁安于这淡茶粗饭,
脱下布衣便有青云。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
万年历史不会骗人。
但如今你齿落鬓白,
门前的秋叶没了路。
这件旧长衫拖累住
你,空守了半世窗子。
杭约赫,原名曹辛之,生于1917年,1995年于北京去世。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为大家熟知的身份是美术家、书刊装帧设计家,直到1980年《九叶集》的出版,他才以诗人杭约赫的身份重新进入读者的视野。杭约赫这个笔名来自他的一首诗:“我走到江边/一群搬运麦粉的人在呼唤我的名字/杭约赫,杭约赫,杭约赫……/我走到山上,/那些砍伐木材的人在叫着我的名字:/杭约,杭约,杭约——赫……”(《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呼唤我的名字》)我们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所遵从的创作理念,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短诗《知识分子》是杭约赫的代表作之一,诗人用精炼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孤冷沉郁的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命运的挽歌。“多向往旧日的世界,/你读破了名人传记:/一片月光、一瓶萤火/墙洞里搁一顶纱帽。”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及人生轨迹多数时候是相同或类似的。他们埋首于四书五经,希望用满腹经纶谋得社会地位的改变,将千百年来从圣人那里学来并融进血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得以付诸实践。为此,他们不惜板凳坐得十年冷,只要还有一丝实现的希望,甚至会用一生去追求,而流传下来的“名人传记”更是以榜样的力量召唤着无数后来者向着这一目标苦苦前行。“月光”“萤火”“纱帽”,诗人用三个简单而又广为人知的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了旧时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
但是时代变了,不同于以往的改朝换代,194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是从未有过的变局——外族入侵、内乱不断,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并且要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征程。知识分子中很多人迷茫了,失去了方向;沉寂了,堕落了,也失去了曾经的执著。“鼻子前挂面玻璃镜,/到街坊去买本相书。/谁安于这淡茶粗饭,/脱下布衣直上青云。”“镜子”“相书”“布衣”“青云”这些意象又为我们勾勒出面对当时时局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分子的一丝嘲讽,但他的情感仍是节制的。这些意象的运用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将整首诗的所指延宕开了,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思想力度。我们还从中看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诗人的影响,作者在追求将现实、象征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玄学统一在诗歌中的创作风格。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万年历史不会骗人。/但如今你齿落鬓白,/门前的秋夜没了路。”所有的理想都要靠“书卷”来实现,只要把“书卷”读好,自己就有机会成为“名人传记”而被后人“读破”。然而,时代变幻,如何面对?以往的“书卷”并没有给出答案。以前坚信的“万年的历史不会骗人”,如今内心不得不有所动摇。理想幻灭,人生道路无从选择,再观自身,牙齿掉落,双鬓染霜,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既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终结”。“壮志”虽有千百种,但是“门前的秋夜没了路”,黑暗吞噬了一切,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读到此处,悲凉之感油然而生。无路可走、迷茫、彷徨、幻灭,这些情绪常常出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往往是掌握了更多知识的人无法回答的问题。翻看诗人的人生历程,此刻因为诗歌追求理念的不同,他退出了自己创编的《诗创造》,这对诗人来说也是一个打击。而诗中的“知识分子”是否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呢?
“这件旧长衫拖累住,/你空守了半世窗子。”在凝练的语言创造中,结尾的两句使整首诗的画面感跃然纸上,读者好像看到了那个空守在窗前的知识分子。“长衫”是知识分子时常选择的装束,而在此诗中,恰恰是他们喜欢的“长衫”拖累住了自己。“长衫”这一符号化为了知识分子所承袭的传统。真正能够控制住人的不是现实的枷锁,而是深入内心和骨髓的文化。诗中的知识分子被“长衫”困住,永远不能逃脱。“窗子”这个意象是具有多重指向的,它可指知识分子向外界展现自身才能、抱负的平台,也可指知识分子心中怀有的理想和愿望,还可指知识分子在遭遇人生挫败时调节内心世界的精神力量。综观本诗,“名人传记”“萤火”“纱帽”“相书”“书卷”“秋叶”“长衫”等意象的运用,为读者精确地描绘出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形象与当下境遇。但是这些意象的比喻义又有很多外延,其多层意指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使本诗避免了因过于具象而失掉意蕴。
不少评论认为这首诗是对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的讽刺,这有一定道理,诗人在写作此诗时也可能会持有这种想法。但是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便成为了独立的存在,对它的解读也并不完全契合于作者的本意。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包括对自身(其也是知识分子)命运所写的挽歌。通观历史,有多少知识分子能“直上青云”?更多則是“空守了半世窗子”,哪里又分什么“旧式知识分子”和“新式知识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