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9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是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等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媒体组成,可以存储、传递、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素材。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具有两项重要的教学功能。一方面,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特点,可以使用它展现生动的图片、视频和优美的音乐把难以表达的德育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耳闻目睹的生动形象,增强课堂感染力。这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多媒体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它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描绘的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之间互相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或现象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亲眼目睹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具体来说,运用多媒体有以下几大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语文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敢于提出想法,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把学习当成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并伴有这样的配音:“同学们,这就是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绿色的漓江水平静而清澈,漓江两岸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青山围绕着绿水,绿水倒映着青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空中云雾迷蒙,将山水融在一起,几只小船正荡舟在碧波之上。同学们,当我们置身于这青山绿水之中时,一定会有很多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想象。”这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景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发展抽象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多媒体能图文聲像并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文字、数学、语言解说等配合传统教学的分析、推理,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象上,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往往由于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认识的积累,因而难以展开抽象思维活动,以致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具体形象地感知和体验抽象的概念,进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詹天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井法”,我自制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形特点,进而明白了詹天佑为什么采用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而体会詹天佑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杰出的才能。
  三、创设特定情境
  电教媒体又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唤起了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谈搜的过程。[35]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应注重它的吸引力。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可谓是“课伊始,趣已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所说:“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大量的教学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轻轻松松地突破重难点。
  四、升华思想感情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才会理解意境,体验情感,丰富想象。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和想象的依据,在愉快的氛围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如《火烧云》一课的教学难点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于是我下载了一套精美的课件,在教学中,随着动听的乐曲,屏幕上不断出现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及变化,学生欣赏着火烧云的美丽景色,在我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入境动情,思潮如涌,形象地描绘着画面,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升华。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采用便利抽取法对黑龙江省某市选取5所公立小学1~4年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
一、高中历史教学突出问题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意识较弱,历史基础知识较差。对于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分析内在联系上,缺少基础知识无疑成为极大的障碍。这也使学生个人掌握情况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产生了差距。  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造成历史学科知识碎片化。高中学生在15—16岁的年龄段还不能够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专题性的结构必然造成专业化知识的深入,形成浅了不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44岁。诊断为“子宫肌瘤”,因“恶性胸水,胸闷,下腹部疼痛,头晕”,为排除癌细胞扩散行盆腔及头部MRI检查。增强扫描前告知患者将静脉注射对比剂,询问患者有无过
教研组是由学校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研究组织。自教研组制度建立以来,它在执行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教法,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实验,总结、交流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编写教学研究资料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在新课改形势下教研组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习内容随意化。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系统性,缺乏科学性,对于教师缺乏有效地理论指导。二是活动形式简单化。形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