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学生才会尊重、信任教师,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学生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文章以“爱”字入手,谈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校德育;爱;师生关系;德育策略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德育工作的目标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以生为本,努力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爱感化和激励学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以爱为平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的情感转化为努力上进的内在动力。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情绪,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平时主动接近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笔者认为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感化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作为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做到以情感人,真诚相待,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从爱开始——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信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爱的开始。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被人尊重的美好,学困生和外来子弟生在这方面尤其敏感。教师平时要多给予他们关爱、信任和尊重,有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困生,他性格倔强,无心向学,经常欺侮同学,不服教育。有一次,全班排队到操场上体育课,他前面的同学不知被谁大力推了一下,鼻子撞到另一个同学的头上,感觉很不舒服。体育老师认为肯定是这个经常无视纪律的学生的“杰作”,于是狠狠地批评了他。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做的,流着眼泪,手握拳头与体育老师理论,情绪非常激动。笔者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过去把他拉到操场的另一边,问他为什么这样激动。他哭着大声说:“体育老师为什么说那件事是我做的,为什么不相信我?”这时,笔者说:“我相信这件事不是你做的。”他立即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笔者。笔者对他说:“不相信?放下拳头,我们聊聊天。”于是笔者从他打篮球技术好聊到他的英语书写好,再聊到今天这件事。这时,他才说:“这件事是卢某某同学做的,不是我做的,陈某同学可以作证。”笔者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告诉体育老师是卢某某同学做的。他说:“体育老师习惯性认定是我做的,如果您不相信我,我也一定不會告诉您的。”
信任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自尊、自重、上进的信心。平时笔者还善于捕捉他的“闪光点”,当他有进步时,笔者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获得成功感。因为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表现自我,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学困生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也有对成功的期望和渴求,有时更为突出。如果教师不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自信,甚至心理扭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与笔者的关系亲密了,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和谐了,基本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三、用爱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骄傲,特别是母亲。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孩子是母亲的影子,母亲又是社会的缩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母亲在社会、家庭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关爱和管教,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自卑、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缺乏幸福感,不主动交朋友,多表现为沉默寡言,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注目和关爱,如果他们未能得到足够的关爱,可能会心理扭曲。
九年级一位女同学,上课心不在焉,整天绷着脸,也不做作业,有时甚至无缘无故骂同学。她读七年级时笔者就认识她了,那时她非常阳光,在班里当体育委员,不但人漂亮,成绩也优秀,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她,而现在的她实在令笔者很费解。于是,笔者向其他教师了解她的情况,原来她妈妈一声不响地离开家了,无法接受现实的她选择自暴自弃。知道原因后,笔者曾多次找她谈心,虽然无果,但笔者没放弃,决心要帮助她解开心中的这个“结”。笔者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她,并告诉她:老师和同学不会因为她家庭的问题而看不起她,鼓励她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现实,做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要她体谅爸爸的不容易(她还有一个读七年级的弟弟),努力学习来报答爸爸的养育之恩,继续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为同学服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向笔者敞开了心扉:家庭的突然变故让她变得自卑,觉得每个同学都看不起她,觉得特别焦虑、痛苦和无助,想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心中的抑郁、不满以及上天对她的不公。通过多次对她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她终于变回原来那个有自信、活泼、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打开他们的心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用爱的行动温暖他们的心,用爱的激励让他们重获自信,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由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经历不同,他们的情感世界也不一样。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大批民工子弟到我校就读,外地生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70%。大部分外地生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很少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度很低。不少家长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外来学生在学习上,特别是心理上与本地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也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发生偏差,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面对这样不同习惯、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明白教师心中永远都关爱着他们。
例如,笔者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母原来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工作,住在学校附近,刚读七年级的时候,他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到八年级的时候,笔者发现他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上课睡觉、玩手机,成绩下降严重。多次教育无果,与他的父母联系后才知道,他的父母去中山工作半年了,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笔者知道原因后,一方面与他家长沟通,商量对策;一方面找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他承认放学之后就去网吧,饿了就吃方便面。他说:“父母刚去中山工作时,我每天还能依时上学、买菜、煮饭,并认真完成作业,但时间长了,觉得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于是利用父母给的手机上网、玩游戏,后来还跟邻居(一个社会青年)一起去网吧玩游戏,有时太累就在网吧睡觉。”了解到这些后,笔者对他进行引导,让他清楚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他健康上网。在日常生活中,笔者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利用放晚学后的时间跟他聊天,一起打羽毛球等,有时在晚上或星期天打电话跟他聊天,这样便于笔者更好地了解他在学习、交往过程中的特殊问题、需求以及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发现他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笔者及时对他进行情感疏导,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和真挚的关心,学生才会尊重、信任教师。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学生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德育;爱;师生关系;德育策略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德育工作的目标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以生为本,努力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爱感化和激励学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以爱为平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的情感转化为努力上进的内在动力。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情绪,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平时主动接近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笔者认为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感化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作为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做到以情感人,真诚相待,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从爱开始——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信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爱的开始。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被人尊重的美好,学困生和外来子弟生在这方面尤其敏感。教师平时要多给予他们关爱、信任和尊重,有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困生,他性格倔强,无心向学,经常欺侮同学,不服教育。有一次,全班排队到操场上体育课,他前面的同学不知被谁大力推了一下,鼻子撞到另一个同学的头上,感觉很不舒服。体育老师认为肯定是这个经常无视纪律的学生的“杰作”,于是狠狠地批评了他。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做的,流着眼泪,手握拳头与体育老师理论,情绪非常激动。笔者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过去把他拉到操场的另一边,问他为什么这样激动。他哭着大声说:“体育老师为什么说那件事是我做的,为什么不相信我?”这时,笔者说:“我相信这件事不是你做的。”他立即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笔者。笔者对他说:“不相信?放下拳头,我们聊聊天。”于是笔者从他打篮球技术好聊到他的英语书写好,再聊到今天这件事。这时,他才说:“这件事是卢某某同学做的,不是我做的,陈某同学可以作证。”笔者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告诉体育老师是卢某某同学做的。他说:“体育老师习惯性认定是我做的,如果您不相信我,我也一定不會告诉您的。”
信任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自尊、自重、上进的信心。平时笔者还善于捕捉他的“闪光点”,当他有进步时,笔者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获得成功感。因为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表现自我,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学困生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也有对成功的期望和渴求,有时更为突出。如果教师不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自信,甚至心理扭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与笔者的关系亲密了,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和谐了,基本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三、用爱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骄傲,特别是母亲。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孩子是母亲的影子,母亲又是社会的缩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母亲在社会、家庭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关爱和管教,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自卑、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缺乏幸福感,不主动交朋友,多表现为沉默寡言,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注目和关爱,如果他们未能得到足够的关爱,可能会心理扭曲。
九年级一位女同学,上课心不在焉,整天绷着脸,也不做作业,有时甚至无缘无故骂同学。她读七年级时笔者就认识她了,那时她非常阳光,在班里当体育委员,不但人漂亮,成绩也优秀,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她,而现在的她实在令笔者很费解。于是,笔者向其他教师了解她的情况,原来她妈妈一声不响地离开家了,无法接受现实的她选择自暴自弃。知道原因后,笔者曾多次找她谈心,虽然无果,但笔者没放弃,决心要帮助她解开心中的这个“结”。笔者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她,并告诉她:老师和同学不会因为她家庭的问题而看不起她,鼓励她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现实,做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要她体谅爸爸的不容易(她还有一个读七年级的弟弟),努力学习来报答爸爸的养育之恩,继续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为同学服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向笔者敞开了心扉:家庭的突然变故让她变得自卑,觉得每个同学都看不起她,觉得特别焦虑、痛苦和无助,想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心中的抑郁、不满以及上天对她的不公。通过多次对她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她终于变回原来那个有自信、活泼、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师要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打开他们的心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用爱的行动温暖他们的心,用爱的激励让他们重获自信,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由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经历不同,他们的情感世界也不一样。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大批民工子弟到我校就读,外地生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70%。大部分外地生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很少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度很低。不少家长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外来学生在学习上,特别是心理上与本地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也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发生偏差,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面对这样不同习惯、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明白教师心中永远都关爱着他们。
例如,笔者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母原来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工作,住在学校附近,刚读七年级的时候,他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到八年级的时候,笔者发现他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上课睡觉、玩手机,成绩下降严重。多次教育无果,与他的父母联系后才知道,他的父母去中山工作半年了,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笔者知道原因后,一方面与他家长沟通,商量对策;一方面找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他承认放学之后就去网吧,饿了就吃方便面。他说:“父母刚去中山工作时,我每天还能依时上学、买菜、煮饭,并认真完成作业,但时间长了,觉得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于是利用父母给的手机上网、玩游戏,后来还跟邻居(一个社会青年)一起去网吧玩游戏,有时太累就在网吧睡觉。”了解到这些后,笔者对他进行引导,让他清楚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他健康上网。在日常生活中,笔者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利用放晚学后的时间跟他聊天,一起打羽毛球等,有时在晚上或星期天打电话跟他聊天,这样便于笔者更好地了解他在学习、交往过程中的特殊问题、需求以及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发现他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笔者及时对他进行情感疏导,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和真挚的关心,学生才会尊重、信任教师。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学生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