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桂平杖头木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它由民间木偶艺人即兴表演,使用桂平土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使用桂平原始打击乐。它的唱腔别具一格,被誉为桂平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桂平杖头木偶戏正面临着被遗忘、断层、趋消失的严重威胁,传承与发展工作已日益紧迫。
关键词:桂平杖头木偶戏;传统戏剧
一、国内研究现状
桂平杖头木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它由民间木偶艺人即兴表演:没有现成的剧本,使用桂平土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使用桂平原始打击乐。主要反映桂平一带各民族人民以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为内容的传统戏剧。木偶等道具都是自制的,由单人操作木偶并演唱,对故事进行即兴发挥表演,现已变成剧本化的表演,先打锣鼓后演唱、表演,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用布幕作背景。木偶戏所用表演棚小巧玲珑。
据专家称,长冲根遗址发现的石器,距今大概有6000-7000年,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也就是说,那时候,桂平就有先民生活。桂平先民以捕鱼和打猎为生,在劳动中产生了原始的巫文化。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巫文化交融,使巫文化得以重生。
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全国其他杖头木偶戏所不同的是,它的唱腔别具一格,分男腔、女腔,忠、奸、老、幼都有相对固定的行腔,锣鼓也视男腔、女腔及忠、奸、老、幼的不同分为多种锣鼓点。桂平杖头木偶戏的锣鼓点,是比较原始的打击乐,由桂平先民的劳动节奏而来,被相关人员誉为桂平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杖头木偶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 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 但是, 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 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 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关于杖头木偶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知网上有143篇,其中有海安的《杖头木偶表演艺术》、孙丽泉的《触动杖头木偶的灵魂》、庞梅的《桂东南木偶戏的文化内涵探微》、陈家友的《桂东南木偶戏原生性及其文化特性指向》、刘廷新《论玉林木偶戏的美》、王晓鑫《当杖头木偶剧遇上多媒体》、王伽娜的《高州单人木偶戏与大班木偶戏表演之比较》,但搜索“桂平杖头木偶戏”,仅有1篇文献研究涉及----胡尚敏的《桂平城市品牌形象涉及与解析》,文中提到“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形象是这个地区带给人们的整体感觉和印象,而这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涵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复杂过程,包括这个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方面,以及生态资源、市容市貌、社会秩序、市民素质等的因素。桂平市,别名浔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个风景秀美、充满文化古韵的千年古城,拥有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罗丛岩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也是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桂平杖头木偶戏等文化特色为这个地方添加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这并不是针对杖头木偶戏的专门研究。
在百度搜索,有522篇关于桂平杖头木偶戏的图片、视频、零散的新闻报道,较为出名的有黄树新的《桂平杖头木偶 困境中现生机》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桂平杖头木偶戏曾经有过兴盛时期,当时全桂平木偶艺人总数达到近200人,而到今年6月,已知会演唱木偶戏的艺人仅剩30多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文化生态的学者很多,比如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 。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提出的,用以研究文化与整个环境生物集的关系。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三、 研究水平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这些新闻报道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巫文化的关系;桂平杖头木偶戏李派和黄派两大派之间的文化传承比较研究,更没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出发,引入文化生态理论,探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与尺度,探讨桂平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共同发展。把文化生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杖头木偶戏的文献尚没有查阅到。
四、研究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构基于传统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边缘,对其进行保护和抢救成为当务之急。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传统戏剧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表演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认识、发掘、保护传统戏剧对于其传承至关重要。
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不少戏剧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充分挖掘其公益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这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辉,张蕴甜.文化治理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东南文化, 2017,(2):14-20.
[2] 刘智英,马知遥.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7,(2):61-68.
[3] 戴碧婷,郭丽妮.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8):56-60.
[4] 马培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分类研究[J].戏剧文学, 2017,(7):75-82.
[5]丁晓娜,余敏辉,高珍.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皖北泗州戏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4.
[6]陶长江,吴屹,王颖梅。2013年 文化生态视觉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瑶族盘王大歌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 2013.(4);155-163.
本论文资金主要来源于2018年度广西教育厅“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立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KY1094))
关键词:桂平杖头木偶戏;传统戏剧
一、国内研究现状
桂平杖头木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它由民间木偶艺人即兴表演:没有现成的剧本,使用桂平土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使用桂平原始打击乐。主要反映桂平一带各民族人民以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为内容的传统戏剧。木偶等道具都是自制的,由单人操作木偶并演唱,对故事进行即兴发挥表演,现已变成剧本化的表演,先打锣鼓后演唱、表演,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用布幕作背景。木偶戏所用表演棚小巧玲珑。
据专家称,长冲根遗址发现的石器,距今大概有6000-7000年,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也就是说,那时候,桂平就有先民生活。桂平先民以捕鱼和打猎为生,在劳动中产生了原始的巫文化。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巫文化交融,使巫文化得以重生。
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全国其他杖头木偶戏所不同的是,它的唱腔别具一格,分男腔、女腔,忠、奸、老、幼都有相对固定的行腔,锣鼓也视男腔、女腔及忠、奸、老、幼的不同分为多种锣鼓点。桂平杖头木偶戏的锣鼓点,是比较原始的打击乐,由桂平先民的劳动节奏而来,被相关人员誉为桂平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杖头木偶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 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 但是, 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 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 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关于杖头木偶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知网上有143篇,其中有海安的《杖头木偶表演艺术》、孙丽泉的《触动杖头木偶的灵魂》、庞梅的《桂东南木偶戏的文化内涵探微》、陈家友的《桂东南木偶戏原生性及其文化特性指向》、刘廷新《论玉林木偶戏的美》、王晓鑫《当杖头木偶剧遇上多媒体》、王伽娜的《高州单人木偶戏与大班木偶戏表演之比较》,但搜索“桂平杖头木偶戏”,仅有1篇文献研究涉及----胡尚敏的《桂平城市品牌形象涉及与解析》,文中提到“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形象是这个地区带给人们的整体感觉和印象,而这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涵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复杂过程,包括这个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方面,以及生态资源、市容市貌、社会秩序、市民素质等的因素。桂平市,别名浔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个风景秀美、充满文化古韵的千年古城,拥有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罗丛岩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也是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桂平杖头木偶戏等文化特色为这个地方添加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这并不是针对杖头木偶戏的专门研究。
在百度搜索,有522篇关于桂平杖头木偶戏的图片、视频、零散的新闻报道,较为出名的有黄树新的《桂平杖头木偶 困境中现生机》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桂平杖头木偶戏曾经有过兴盛时期,当时全桂平木偶艺人总数达到近200人,而到今年6月,已知会演唱木偶戏的艺人仅剩30多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文化生态的学者很多,比如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 。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提出的,用以研究文化与整个环境生物集的关系。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三、 研究水平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这些新闻报道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桂平杖头木偶戏与巫文化的关系;桂平杖头木偶戏李派和黄派两大派之间的文化传承比较研究,更没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出发,引入文化生态理论,探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与尺度,探讨桂平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共同发展。把文化生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杖头木偶戏的文献尚没有查阅到。
四、研究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构基于传统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边缘,对其进行保护和抢救成为当务之急。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传统戏剧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表演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认识、发掘、保护传统戏剧对于其传承至关重要。
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不少戏剧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充分挖掘其公益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这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辉,张蕴甜.文化治理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东南文化, 2017,(2):14-20.
[2] 刘智英,马知遥.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7,(2):61-68.
[3] 戴碧婷,郭丽妮.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8):56-60.
[4] 马培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分类研究[J].戏剧文学, 2017,(7):75-82.
[5]丁晓娜,余敏辉,高珍.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皖北泗州戏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4.
[6]陶长江,吴屹,王颖梅。2013年 文化生态视觉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瑶族盘王大歌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 2013.(4);155-163.
本论文资金主要来源于2018年度广西教育厅“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立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KY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