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创新性思维,强调学生自己發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解析题是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主观性试题。材料解析题的推出,正是这种理念的必然结果。这种题型往往具有材料来源广、形式多样化、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突出等特点。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漫画)、表格。历史材料解析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针对材料内容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迁移和调用知识的能力,深度考查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正是由于材料解析题材料取材广泛、不容易把握,许多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
一、“读”是解题的基础
材料解析题作为中学历史考试中必然出现的题型,在试卷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分数比值相对较高。所以同学们在解答该类试题时,就需要对历史材料充分地掌握和理解。
大部分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时,都习惯先通读一遍材料,然后再根据问题去写答案。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时候效果并不显著。虽然同学们在读完材料以后对材料的内容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材料解析题却往往考查对材料细微之处的理解。同学们也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回答不全面。因此,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同学们应先将问题读一遍,对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再去通读材料。在读材料时,要标出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语句。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做题效率。
另外,这种方法也容易使同学们克服畏惧心理。历史材料解析题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古文,同学们在读完以后发现难以理解,容易产生一定的惧怕心理,进而对问题的回答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一些可以回答正确的题目出现错误。同学们在对材料解析题进行解答时,采用先读问题再读材料的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快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1.从材料内容本身寻找、获取有效信息。
同学们在做材料解析题时,除了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找线索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在材料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或者是信息点。这是解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找到关键的信息或者是找到的信息是错误的,就会得到错误的答案,影响成绩。因此,“找”对解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想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就要从材料内容本身寻找和获取有效信息。同学们在阅读较长的材料时,可以将材料划分为几段。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的问题都是按层次进行设计的,往往第一问的答案都在材料中。因此,同学们可以将材料进行段落划分,这样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一些篇幅较短的材料,则可以进行语句的划分。总之,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对材料进行段落划分或语句划分,然后再对其进行详细的搜寻,找出其中含有关键信息的部分,使得解题思路变得清晰明朗。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中往往含有较多的干扰信息,这些干扰信息会使同学们感到迷惑。因此,有序分类整理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排除干扰信息,获取到真正的关键信息。材料的关键信息有可能出现在开头或者是结尾处,甚至在材料的注解或者是出处上,所以同学们在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搜寻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点。
找出材料的关键信息后,同学们还要找出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的相关点。虽然材料解析题选取的材料往往都是一些未在过往试卷中出现过的,但相对来说也是有迹可寻的。究其原因,是设置该类试题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同学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知识是否充分掌握。因此,同学们在对材料进行阅读时,不仅要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检索,还要找出其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材料由教材中的知识点延伸而来,一类是需要同学们通过总结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回答。学生通过将材料中的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相结合,就对问题的答案有了一定的了解。确立了大方向,我们只要在后续的回答中遵循相关的大方向就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总之,无论命题者如何将材料进行更新,其最终都离不开教材中的知识。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将材料中涉及的教材知识搜寻出来,提高做题准确率。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作为初中历史考试中较难的一种题型,同学们在对其进行解答时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好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率和做题准确率,对于历史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