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课堂课题实验研究已有一年时间,在基于预习任务单背景下,如何在有效检测学生的预学效果,并基于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小组合作”是生本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但因为怕课堂乱,怕学生吵,很多老师选择放弃“小组合作”模式,本文就结合课例谈一谈自己对于“生本课堂”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 生命成长
引言
2019年10月16日下午,我作为省级课题生本课堂的主持人展示一节二年级的实验研究课,教室里坐满了课题组的或慕名而来的观课老师。课一上完,很多观课老师掩饰不住的失望,在失望之余,甚至不停地思考,为什么我要放弃完美,呈现残缺?为什么我要放弃训练有素,而展示原生态?为什么不是扬长,而是显短?……是的,当观课老师这么想了,我想我的课的意义也就实现了一半,因为你已经不满于现状。
我们正在进行的“生本课堂”课题研究,到了第三阶段构建模式阶段,也是我们整个课题最为关键的地方,或者说是整个课题研究最具技术含量,最有研究价值的地方,也是最难突破的地方。首先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必须要认清“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
关于“什么是教育?”我之前读的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阐述得很清楚。仅就教育本身而言,我们将其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这种教育,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生本課堂”,这种教育也就是生本教育,将每一个孩子当作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我们实现成功的手段和方式。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地桎梏了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只要见到课文,就忍不住一头扎进去,分析课文,甚至逐句逐段,分析讲解!就是在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实验展示课上,仍经常出现“分析讲解式”的“经院式教育”。
同时,自2019年9月,全国范围内全面施行统编教材以后,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和改变,仍然“穿着新鞋走着老路”,以丁桥站的实验展示课课例《蝴蝶的家》来说,这是提问策略单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而,课堂上最敢提问,最善提问的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还是最高的权威,还是“最聪明”的那个!
当然,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成员们顾虑最大的还是“成绩”。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凸显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第一效益”。一切为了考试,为了成绩。
做真正的教育,一直是我的理想,以前在二小的时候,我践行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生很活跃,任课老师很反对。学生只愿意上我的课,因为很自由,但是考试成绩不行。说白了,要成绩来说话!当时,我屈服了,走上了绝大多数老师一起走的路,而且,我连续五年的学校考核位次都居于“优秀”行列,于是在这条路上我越走越远……走着走着,心不自然地觉得沉重,考核成绩带来的欣悦感,还是掩盖不住内心的沉重。
正如昨天的课题阶段性总结交流会上课题组成员所说的:“我们几个做课题的实验班,成绩都不如平行班,校长都说我们了,要把成绩搞上去。”尤其是毕业班教师,面对全县毕业班统一检测,谁有这份担当?
是继续坚持“生本课堂”,还是回归传统的“师本课堂”——通过烦琐的分析讲解来帮助学生弄懂课文,再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来加以巩固和熟练掌握语文知识?
“我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学生观?”
我之所以选择在今天的课堂展示原生态的启蒙状态?是因为想让每一位观课老师感受到“生本课堂”的“生长点”——
“生本课堂”到底是什么?我还在经历和感悟中,不能用明确的话语来加以阐释,但是我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状态。今天这节《妈妈睡了》的实验研究展示课,我经过再三权衡,还是选择将经过老师一定时间引导、并加以长期训练的东西,以及从未经过老师有意识引导训练的东西放在一节课,于是学生课堂学习中呈现出巨大反差,这是我自己课堂的对比实验。
生生评价,学生朗读——学生合作,学生汇报。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前后却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学生的起点,原初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生命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零起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何为?何不能为?
这是一种选择——因为我的东西,都是有着我生命痕迹的,所有观课的老师们,学不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愿意,给大家一种巨大反差冲击下的思考。如果你因为害怕课堂的混乱,而选择放弃小组合作,那是你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你坚持认为,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走向群体的生命状态,那么,你不会因为害怕混乱而选择放弃,你肯定会选择有益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加以适当引导,这是老师们自己内心的选择。
我又假想,如果,我今天直接呈现的是完美,你或许会因为完美,而选择这样做;那你的选择趋向的不是过程,而是其完美的结果。
那么,再说到生本,研讨会上,我也说了,“我将今天的课中呈现的小组合作,作为原初的生命状态,一学期,乃至一年以后,大家再来看……”
当然,你如果问我,我理想中的“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是怎样的?我还是要说,北京实验学校的“魅力语文”带给我的触动是一生的,我憧憬我的课堂上,我像那位杨老师一样,背着手,站在教室的角落里,任由孩子自己去学,去交流,去讨论,去表达,去争执……
真正的小组合作探究,应该是让小组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及存在的价值;然后引导每一个个体怎样融入到集体中去。这就是我今天会上说的,自然生命个体,成长为集体中的社会个体。那么,个体与集体又如何共融共存,既体现集体,又展示个性?个体在小组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是组长,我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是组员呢?当小组讨论时,发生意见分歧,该怎么形成决议?如何让每一个个体都充分展示自己?
老师们因为怕课堂乱,怕学生吵,所以不敢进行,不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而我在11月29日—12月2日,赴武汉参加的海峡两岸四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所有的课堂学习方式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台湾的教学课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将成为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秉承且毫不动摇的教学理念,更何况我们作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相信每一个学生,依赖每一个学生”的“学生观”必须牢固树立。
说到这里,你肯定又会想:这样一来,学校不就是“小社会”了吗?对,学校就是社会的雏形,我们不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才真正面对社会,把孩子当作温室的花朵,与世隔绝,生命怎么真正成长?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教育者本身也是人。但是,我们很多教育者就没把自己当作“人”,他把自己当作神,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和未来。如果,老师们能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无奈,有所不能。这,恰恰就是真正教育的起点!
何去何从?
我想,我们终究会找到我们内心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不是别人,我们是教师,我们是教育者。当我们想到,我们今天教育的孩子,在明天,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知道自己是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在此基础上,多一些语文的关键能力,那么,这就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生追求,也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最大幸福。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 生命成长
引言
2019年10月16日下午,我作为省级课题生本课堂的主持人展示一节二年级的实验研究课,教室里坐满了课题组的或慕名而来的观课老师。课一上完,很多观课老师掩饰不住的失望,在失望之余,甚至不停地思考,为什么我要放弃完美,呈现残缺?为什么我要放弃训练有素,而展示原生态?为什么不是扬长,而是显短?……是的,当观课老师这么想了,我想我的课的意义也就实现了一半,因为你已经不满于现状。
我们正在进行的“生本课堂”课题研究,到了第三阶段构建模式阶段,也是我们整个课题最为关键的地方,或者说是整个课题研究最具技术含量,最有研究价值的地方,也是最难突破的地方。首先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必须要认清“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
关于“什么是教育?”我之前读的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阐述得很清楚。仅就教育本身而言,我们将其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这种教育,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生本課堂”,这种教育也就是生本教育,将每一个孩子当作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我们实现成功的手段和方式。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地桎梏了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老师只要见到课文,就忍不住一头扎进去,分析课文,甚至逐句逐段,分析讲解!就是在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实验展示课上,仍经常出现“分析讲解式”的“经院式教育”。
同时,自2019年9月,全国范围内全面施行统编教材以后,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和改变,仍然“穿着新鞋走着老路”,以丁桥站的实验展示课课例《蝴蝶的家》来说,这是提问策略单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而,课堂上最敢提问,最善提问的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还是最高的权威,还是“最聪明”的那个!
当然,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成员们顾虑最大的还是“成绩”。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凸显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第一效益”。一切为了考试,为了成绩。
做真正的教育,一直是我的理想,以前在二小的时候,我践行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生很活跃,任课老师很反对。学生只愿意上我的课,因为很自由,但是考试成绩不行。说白了,要成绩来说话!当时,我屈服了,走上了绝大多数老师一起走的路,而且,我连续五年的学校考核位次都居于“优秀”行列,于是在这条路上我越走越远……走着走着,心不自然地觉得沉重,考核成绩带来的欣悦感,还是掩盖不住内心的沉重。
正如昨天的课题阶段性总结交流会上课题组成员所说的:“我们几个做课题的实验班,成绩都不如平行班,校长都说我们了,要把成绩搞上去。”尤其是毕业班教师,面对全县毕业班统一检测,谁有这份担当?
是继续坚持“生本课堂”,还是回归传统的“师本课堂”——通过烦琐的分析讲解来帮助学生弄懂课文,再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来加以巩固和熟练掌握语文知识?
“我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学生观?”
我之所以选择在今天的课堂展示原生态的启蒙状态?是因为想让每一位观课老师感受到“生本课堂”的“生长点”——
“生本课堂”到底是什么?我还在经历和感悟中,不能用明确的话语来加以阐释,但是我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状态。今天这节《妈妈睡了》的实验研究展示课,我经过再三权衡,还是选择将经过老师一定时间引导、并加以长期训练的东西,以及从未经过老师有意识引导训练的东西放在一节课,于是学生课堂学习中呈现出巨大反差,这是我自己课堂的对比实验。
生生评价,学生朗读——学生合作,学生汇报。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前后却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学生的起点,原初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生命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零起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何为?何不能为?
这是一种选择——因为我的东西,都是有着我生命痕迹的,所有观课的老师们,学不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愿意,给大家一种巨大反差冲击下的思考。如果你因为害怕课堂的混乱,而选择放弃小组合作,那是你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你坚持认为,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走向群体的生命状态,那么,你不会因为害怕混乱而选择放弃,你肯定会选择有益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加以适当引导,这是老师们自己内心的选择。
我又假想,如果,我今天直接呈现的是完美,你或许会因为完美,而选择这样做;那你的选择趋向的不是过程,而是其完美的结果。
那么,再说到生本,研讨会上,我也说了,“我将今天的课中呈现的小组合作,作为原初的生命状态,一学期,乃至一年以后,大家再来看……”
当然,你如果问我,我理想中的“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是怎样的?我还是要说,北京实验学校的“魅力语文”带给我的触动是一生的,我憧憬我的课堂上,我像那位杨老师一样,背着手,站在教室的角落里,任由孩子自己去学,去交流,去讨论,去表达,去争执……
真正的小组合作探究,应该是让小组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及存在的价值;然后引导每一个个体怎样融入到集体中去。这就是我今天会上说的,自然生命个体,成长为集体中的社会个体。那么,个体与集体又如何共融共存,既体现集体,又展示个性?个体在小组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是组长,我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是组员呢?当小组讨论时,发生意见分歧,该怎么形成决议?如何让每一个个体都充分展示自己?
老师们因为怕课堂乱,怕学生吵,所以不敢进行,不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而我在11月29日—12月2日,赴武汉参加的海峡两岸四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所有的课堂学习方式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台湾的教学课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将成为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秉承且毫不动摇的教学理念,更何况我们作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相信每一个学生,依赖每一个学生”的“学生观”必须牢固树立。
说到这里,你肯定又会想:这样一来,学校不就是“小社会”了吗?对,学校就是社会的雏形,我们不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才真正面对社会,把孩子当作温室的花朵,与世隔绝,生命怎么真正成长?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教育者本身也是人。但是,我们很多教育者就没把自己当作“人”,他把自己当作神,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和未来。如果,老师们能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无奈,有所不能。这,恰恰就是真正教育的起点!
何去何从?
我想,我们终究会找到我们内心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不是别人,我们是教师,我们是教育者。当我们想到,我们今天教育的孩子,在明天,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知道自己是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在此基础上,多一些语文的关键能力,那么,这就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生追求,也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