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增强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要学”
1.优化练习形式,增强学习动机
案例:二年级《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教学课中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在操场上设置了8个不同高度的“悬置物”,组织学生结合动作要领,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高度,练习“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用手触碰“悬置物”。连续成功3次者可以挑战下一个高度,连续失败3次者则降低一个高度。学生们乐此不疲。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教师将技术动作结合摸高练习,提高了自主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此外,设置8个挑战高度,不但便于学生选择目标高度,而且让自主学习过程具有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水平。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一是趣味性,提高自主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二是差异性,设置差异化的目标内容,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三是挑战性,采用竞赛闯关等形式,使自主学习的过程具有挑战性。
2.加强价值引领,提高主观认识
案例:四年级《脚内侧变向运球》教学课,教师首先选择一名学生配合演示脚内侧变向运球技术在突破防守方面的作用,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学习态度好、积极开动脑筋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进行了重点表扬。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教师,一方面通过直观演示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主动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笔者认为自主学习不能仅靠兴趣,还需加强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主观认识:一是分析内容价值,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二是树立学习榜样,通过表扬学习态度好、效果明显的学生,强化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行为。
二、立足学生实际,确保学生“能学”
1.设置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经验
案例:三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课,教师设置了从“高端”和“低端”分别跨越斜放的跳高桿“哪个部位最易碰到跳高杆?”和“怎么解决?”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练习体验发现,从“高端”和“低端”跨越斜杆,分别是小腿(脚)和臀部易碰杆,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过杆动作的要领。
分析与策略: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案例中的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设置了学生可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探究出过杆的动作要领。笔者认为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教师要设置贴近学生经验的问题情境,问题要能被学生察觉和发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什么”;三是问题难度要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
2.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元认知水平
案例:四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课,自主学习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学习卡片(表1)。
分析与策略: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学习的效果。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提供学习卡片的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架”,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一是意识层面,引导学生主动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养成良好的元认知意识与习惯;二是能力层面,依据学生特点及差异,提供“支架”,使得学生有能力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反馈与调节;三是方法论层面,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丰富指导路径,帮助学生“会学”
1.开展同伴互助,拓宽指导途径
案例:五年级《肩肘倒立》新授课,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原本组织学生一人一垫进行自主学习,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发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将学习形式调整为两人一组轮流练习,一人练习,一人结合动作要领对同伴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策略,自主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改善。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肩肘倒立》课为新授课,学生的动作技能处于泛化阶段,同伴互助能拓宽指导途径,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外部反馈,从而促进技能的分化与自动化。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同伴互助,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一是教师要准确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的要领;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同伴的指导帮助,从“体感”走向“体认”,再走向“体悟”,促进深度学习;三是教师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其分享彼此的经验,丰富彼此的自主学习策略。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案例:三年级《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教学课,教师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iPad,开展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使用iPad观看讲解示范视频、拍摄练习视频和查看纠错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慢放技术查看动作细节,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学生通过观看讲解示范视频、自拍练习视频、查看纠错资源库和慢放视频等方式,优化自主学习体验。笔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设备操作本身的简便性;二是优化形式,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从视觉、听觉和运动知觉等方面,优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三是优化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反馈与调节。
——汤祥(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213000)整理
1.优化练习形式,增强学习动机
案例:二年级《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教学课中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在操场上设置了8个不同高度的“悬置物”,组织学生结合动作要领,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高度,练习“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用手触碰“悬置物”。连续成功3次者可以挑战下一个高度,连续失败3次者则降低一个高度。学生们乐此不疲。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教师将技术动作结合摸高练习,提高了自主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此外,设置8个挑战高度,不但便于学生选择目标高度,而且让自主学习过程具有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水平。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一是趣味性,提高自主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二是差异性,设置差异化的目标内容,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三是挑战性,采用竞赛闯关等形式,使自主学习的过程具有挑战性。
2.加强价值引领,提高主观认识
案例:四年级《脚内侧变向运球》教学课,教师首先选择一名学生配合演示脚内侧变向运球技术在突破防守方面的作用,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学习态度好、积极开动脑筋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进行了重点表扬。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教师,一方面通过直观演示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主动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笔者认为自主学习不能仅靠兴趣,还需加强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主观认识:一是分析内容价值,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二是树立学习榜样,通过表扬学习态度好、效果明显的学生,强化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行为。
二、立足学生实际,确保学生“能学”
1.设置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经验
案例:三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课,教师设置了从“高端”和“低端”分别跨越斜放的跳高桿“哪个部位最易碰到跳高杆?”和“怎么解决?”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练习体验发现,从“高端”和“低端”跨越斜杆,分别是小腿(脚)和臀部易碰杆,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过杆动作的要领。
分析与策略: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案例中的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设置了学生可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探究出过杆的动作要领。笔者认为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教师要设置贴近学生经验的问题情境,问题要能被学生察觉和发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什么”;三是问题难度要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
2.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元认知水平
案例:四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课,自主学习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学习卡片(表1)。
分析与策略: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学习的效果。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提供学习卡片的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架”,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一是意识层面,引导学生主动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养成良好的元认知意识与习惯;二是能力层面,依据学生特点及差异,提供“支架”,使得学生有能力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反馈与调节;三是方法论层面,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丰富指导路径,帮助学生“会学”
1.开展同伴互助,拓宽指导途径
案例:五年级《肩肘倒立》新授课,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原本组织学生一人一垫进行自主学习,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发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将学习形式调整为两人一组轮流练习,一人练习,一人结合动作要领对同伴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策略,自主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改善。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肩肘倒立》课为新授课,学生的动作技能处于泛化阶段,同伴互助能拓宽指导途径,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外部反馈,从而促进技能的分化与自动化。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同伴互助,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一是教师要准确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的要领;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同伴的指导帮助,从“体感”走向“体认”,再走向“体悟”,促进深度学习;三是教师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其分享彼此的经验,丰富彼此的自主学习策略。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案例:三年级《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教学课,教师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iPad,开展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使用iPad观看讲解示范视频、拍摄练习视频和查看纠错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慢放技术查看动作细节,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学生通过观看讲解示范视频、自拍练习视频、查看纠错资源库和慢放视频等方式,优化自主学习体验。笔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设备操作本身的简便性;二是优化形式,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从视觉、听觉和运动知觉等方面,优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三是优化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反馈与调节。
——汤祥(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2130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