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怎样克服路径依赖,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紧扣书本并巧妙拓展,让学生把知识学透彻学明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呢?以下我就结合教学实际,整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敢于“抠细节”
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以互助的形式存在。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数学教学中,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推敲细节,有条不紊地理解分析,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和量化,找到问题关键,从而正确解决。
案例1:小丽从图书室借了一本《太空探险记》,共有132页。看了5天后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9天,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41页第9题)
这道题的第2个问题,学生解答时会列式72÷(9-6)。如何应对课堂中的即时错误生成?
1.将算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再次读题。
2.理解“只能借阅9天”和“从第6天起”两句话的意义,推算其间到底是几天。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允许扳手指头,很快得出答案是4天。(因为“第6天”和“第9天”都要计算在内)
同理,如果今天是6月5日,到7月18日放暑假,一共还有多少天?
学生很快列出算式:30-5+18=43(天)
他算对了吗?
生A:我觉得结果正确,算式不对。6月少算了一天,7月多算了一天。应该把今天,也就是5日算在里面,7月18日这一天,暑假已经开始,不能算在里面。
生B:6月份的天数应该是30-5+1=26(天),然后加上17就可以了。
生C:我们社团老师说这叫“算一头”。
我总结道:“我们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楚,确定正确的解答方法。”
二、让学生善于“找规律”
课堂教学中,课程、教师和学生三者高效互动、情感共鸣、思想碰撞、智慧共享,学生才会以思维为基础,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案例2:用火柴棒按图1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找到的规律不能局限于“前一个图形的根数+2”,而应该找出“1+2N”(N表示要搭的三角形的个数)这样的规律,甚至可以反过来思考:张元硕同学一共用了81根火柴棒,请问他搭出了多少个三角形?
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和研究,参与到思考和辨析中来,学生的学习是深层次的,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才是探索规律的必经之路。
三、让学生愿意“画图表”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列表画图整理问题的好习惯,特别是对一些思考性较强的习题,更要让学生通过画图整理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案例3:小芳比妈妈小27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妈妈和小芳今年各多少岁?(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33页思考题)
首先,抓关键句,找准“倍数1”,即“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要能正确画出图2,就一定能找到“年龄差27岁正好是小芳今年年龄的3倍”这个重要线索。
再如,把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图3的规律拼成大长方形:
(1)用6个正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用50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教学中,一类习题要讲深讲透,学生才可能对这类知识有深入具体的认识,发现规律,从而正确地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让学生皆能“重实践”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于实际。
案例4:把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在图4中画一画。如果把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也分成这样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在图5中画一画。(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75页思考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分一分,让学生发现“5里面藏着3和2”,所以通过调整小长方形的位置,可以最多分成10個。
让学生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做法。学生会指出,可以用(12×5)÷(3×2)=10(个),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图5学生列式为(7×7)÷(3×2)=8(个)……1(格),余下了一格,那我们在图5里实际分一分好不好?从而发现“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完全适用。
接下来,将题目改为:“将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成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学生如果用算式计算,可以很快得出结果:(12×5)÷(2×2)=15(个)。但是,只要真正到图上去分一下,就会发现分不出这么多,最多只能分出10个,因为最下面一条分不出正方形。
学生只有通过亲手实践才会明白:以后遇到此类问题,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分一分、摆一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案例5: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000( ),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合适?
不少学生认为应该填“千米”,因为他们觉得长江本身是特别长的。于是我带着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取“长江的长度”和“长江大桥的真实长度”。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个数据会有如此大的悬殊?问题出在哪里?
生A:要在长江上造桥,只需要横跨江面,而不是要沿着长江的走向,全部架设成大桥。
生B:既然在江面上造桥,当然要选江面跨度不是很大的地方,不然施工难度和造桥成本都太高了。
经过如此查找、讨论,学生对“桥的长度”和“江的长度”做到了心中有数,再也不会出错了。
数学课本中的一些实践活动,最好都布置给学生亲身参与,如书本第63页第4题,可以在疫情期间让家长带着孩子在家用旧报纸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亲身感受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复课后,让学生在1平方米里站立,发现居然可以站下14个同学。类似这些小活动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调味剂,让学生对书中的数学单位加深印象。
教师要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刻体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沟通,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渐成长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真正学会学习。
一、让学生敢于“抠细节”
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以互助的形式存在。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数学教学中,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推敲细节,有条不紊地理解分析,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和量化,找到问题关键,从而正确解决。
案例1:小丽从图书室借了一本《太空探险记》,共有132页。看了5天后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9天,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41页第9题)
这道题的第2个问题,学生解答时会列式72÷(9-6)。如何应对课堂中的即时错误生成?
1.将算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再次读题。
2.理解“只能借阅9天”和“从第6天起”两句话的意义,推算其间到底是几天。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允许扳手指头,很快得出答案是4天。(因为“第6天”和“第9天”都要计算在内)
同理,如果今天是6月5日,到7月18日放暑假,一共还有多少天?
学生很快列出算式:30-5+18=43(天)
他算对了吗?
生A:我觉得结果正确,算式不对。6月少算了一天,7月多算了一天。应该把今天,也就是5日算在里面,7月18日这一天,暑假已经开始,不能算在里面。
生B:6月份的天数应该是30-5+1=26(天),然后加上17就可以了。
生C:我们社团老师说这叫“算一头”。
我总结道:“我们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楚,确定正确的解答方法。”
二、让学生善于“找规律”
课堂教学中,课程、教师和学生三者高效互动、情感共鸣、思想碰撞、智慧共享,学生才会以思维为基础,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案例2:用火柴棒按图1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找到的规律不能局限于“前一个图形的根数+2”,而应该找出“1+2N”(N表示要搭的三角形的个数)这样的规律,甚至可以反过来思考:张元硕同学一共用了81根火柴棒,请问他搭出了多少个三角形?
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和研究,参与到思考和辨析中来,学生的学习是深层次的,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才是探索规律的必经之路。
三、让学生愿意“画图表”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列表画图整理问题的好习惯,特别是对一些思考性较强的习题,更要让学生通过画图整理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案例3:小芳比妈妈小27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妈妈和小芳今年各多少岁?(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33页思考题)
首先,抓关键句,找准“倍数1”,即“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要能正确画出图2,就一定能找到“年龄差27岁正好是小芳今年年龄的3倍”这个重要线索。
再如,把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图3的规律拼成大长方形:
(1)用6个正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用50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教学中,一类习题要讲深讲透,学生才可能对这类知识有深入具体的认识,发现规律,从而正确地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让学生皆能“重实践”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于实际。
案例4:把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在图4中画一画。如果把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也分成这样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在图5中画一画。(苏教版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75页思考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分一分,让学生发现“5里面藏着3和2”,所以通过调整小长方形的位置,可以最多分成10個。
让学生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做法。学生会指出,可以用(12×5)÷(3×2)=10(个),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图5学生列式为(7×7)÷(3×2)=8(个)……1(格),余下了一格,那我们在图5里实际分一分好不好?从而发现“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完全适用。
接下来,将题目改为:“将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成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学生如果用算式计算,可以很快得出结果:(12×5)÷(2×2)=15(个)。但是,只要真正到图上去分一下,就会发现分不出这么多,最多只能分出10个,因为最下面一条分不出正方形。
学生只有通过亲手实践才会明白:以后遇到此类问题,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分一分、摆一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案例5: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000( ),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合适?
不少学生认为应该填“千米”,因为他们觉得长江本身是特别长的。于是我带着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取“长江的长度”和“长江大桥的真实长度”。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个数据会有如此大的悬殊?问题出在哪里?
生A:要在长江上造桥,只需要横跨江面,而不是要沿着长江的走向,全部架设成大桥。
生B:既然在江面上造桥,当然要选江面跨度不是很大的地方,不然施工难度和造桥成本都太高了。
经过如此查找、讨论,学生对“桥的长度”和“江的长度”做到了心中有数,再也不会出错了。
数学课本中的一些实践活动,最好都布置给学生亲身参与,如书本第63页第4题,可以在疫情期间让家长带着孩子在家用旧报纸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亲身感受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复课后,让学生在1平方米里站立,发现居然可以站下14个同学。类似这些小活动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调味剂,让学生对书中的数学单位加深印象。
教师要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刻体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沟通,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渐成长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真正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