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孙中山起,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在孙中山身边,陪着他出生入死。1907年镇南关之役中,陈粹芬也跟着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一道上了前线,随军作战、送饭,终日忙碌,从不言苦。孙中山到日本和南洋各地为革命奔走时,陈粹芬也一直跟随服侍,给往来的革命同志洗衣做饭,传递信函,甚至参与了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之类的地下工作。大家都十分钦佩这位革命女性,亲切地称她为“陈四姑”。当年胡汉民、朱执信等人反对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姻,其部分原因也在于陈粹芬的存在。
孙中山与陈粹芬同居期间,依然娶妻纳妾。1895年底,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于日本横滨,在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娶了多名日本籍妻妾,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两位。一位叫大月薰,1903年与38岁的孙中山结婚时,只有16岁。在与大月薰结婚生育期间,孙中山还与横滨一位名叫浅田春的少女保持着情爱关系。
当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女人并没有影响他与陈粹芬的革命伙伴关系。那个时候,她是他最信任的人。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被推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在这个时候,陈粹芬却离开了。
关于陈粹芬与孙中山分手的时间,一般认为约在1912年4~5月间,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及香山故居门前的全家合影照片中没有陈粹芬。
那么,陈粹芬为什么在孙中山功成名就之时离开呢?显性的原因是,她得了肺结核,为了不传染给孙中山,她离开了。但难道仅仅是因为患病吗?不全是,应该有更多的考虑。陈粹芬没读过多少书,与孙中山长期在一起,却一直无名无分,在当时的情况下,陈粹芬多少是会有一些压力的。她可以与孙中山一起出生入死,但却不适合与他一同身居高位,所以她选择离开。
陈粹芬身退后,孙家人以家人的身份接纳了她,她虽然没有与孙中山正式结婚,但被孙家以妾的身份收入祖谱。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在澳门给她买了套房子,而孙中山的正妻卢慕贞也与她相处融洽,情同姐妹。
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陈粹芬就像大夫人卢慕贞一样,表现大度。她说:“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顺利了,应当为他们祝福。”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与孙中山相伴,于是不久后即告别亲友,只身赴南洋,隐居在马来半岛槟榔屿,当地侨界人士都尊称她为“孙夫人”或“孙太太”。陈粹芬离开孙中山后,淡泊名利,生活俭朴,从不提自己的身世,不了解她的人,很难想象她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非但如此,当后来有人为她打抱不平时,她主动出面为孙中山辩白说:“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中华民国,我的救国救民愿望已经达到。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非中山弃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负我。”其胸襟之坦荡非常人能比。
陈粹芬没有自己的孩子,42岁时抱养了一位苏氏华侨的幼婴为女儿,取名孙容,后改名为苏仲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陈粹芬远在南洋,痛哭失声。她说:“我虽然与中山分离,但心还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他在空中飞翔。”为纪念曾经的战友和爱人,她设坛遥祭7天,感情之笃,异乎寻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粹芬应时任行政院院长的孙科之请,携女儿孙容回国,住在广州,为孙科操持家务,照顾孩子。1936年蒋介石南下广州,为答谢当年陈粹芬在日本时的照料,特亲自修书托时任司法院院长的居正探望陈粹芬,并致送10万元,给她作为建筑房屋及养老之用。
1937年,陈粹芬的养女孙容与孙眉的次孙孙乾相爱,本来论辈分属姑侄,遭到长辈反对。但因无血缘关系,孙科也极为赞成,出面成全。孙容恢复原姓,改为苏仲英。离开孙中山后,陈粹芬一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晚年,由养女和女婿供养,与孙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60年秋,陈粹芬在香港溘然长逝,享年87岁。由于担心影响孙中山的形象,陈粹芬的丧礼颇为简单,不登报,不发讣告,葬于荃湾华人墓地。1986年年末,孙乾将陈粹芬的遗骨迁于中山县翠亨村孙氏家族墓地之内,墓碑上书:孙陈粹芬夫人之墓。
(摘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历史上那些非常情侣》 编著:杨柳)
孙中山与陈粹芬同居期间,依然娶妻纳妾。1895年底,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于日本横滨,在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娶了多名日本籍妻妾,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两位。一位叫大月薰,1903年与38岁的孙中山结婚时,只有16岁。在与大月薰结婚生育期间,孙中山还与横滨一位名叫浅田春的少女保持着情爱关系。
当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女人并没有影响他与陈粹芬的革命伙伴关系。那个时候,她是他最信任的人。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被推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在这个时候,陈粹芬却离开了。
关于陈粹芬与孙中山分手的时间,一般认为约在1912年4~5月间,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及香山故居门前的全家合影照片中没有陈粹芬。
那么,陈粹芬为什么在孙中山功成名就之时离开呢?显性的原因是,她得了肺结核,为了不传染给孙中山,她离开了。但难道仅仅是因为患病吗?不全是,应该有更多的考虑。陈粹芬没读过多少书,与孙中山长期在一起,却一直无名无分,在当时的情况下,陈粹芬多少是会有一些压力的。她可以与孙中山一起出生入死,但却不适合与他一同身居高位,所以她选择离开。
陈粹芬身退后,孙家人以家人的身份接纳了她,她虽然没有与孙中山正式结婚,但被孙家以妾的身份收入祖谱。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在澳门给她买了套房子,而孙中山的正妻卢慕贞也与她相处融洽,情同姐妹。
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陈粹芬就像大夫人卢慕贞一样,表现大度。她说:“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顺利了,应当为他们祝福。”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与孙中山相伴,于是不久后即告别亲友,只身赴南洋,隐居在马来半岛槟榔屿,当地侨界人士都尊称她为“孙夫人”或“孙太太”。陈粹芬离开孙中山后,淡泊名利,生活俭朴,从不提自己的身世,不了解她的人,很难想象她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非但如此,当后来有人为她打抱不平时,她主动出面为孙中山辩白说:“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中华民国,我的救国救民愿望已经达到。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非中山弃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负我。”其胸襟之坦荡非常人能比。
陈粹芬没有自己的孩子,42岁时抱养了一位苏氏华侨的幼婴为女儿,取名孙容,后改名为苏仲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陈粹芬远在南洋,痛哭失声。她说:“我虽然与中山分离,但心还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他在空中飞翔。”为纪念曾经的战友和爱人,她设坛遥祭7天,感情之笃,异乎寻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粹芬应时任行政院院长的孙科之请,携女儿孙容回国,住在广州,为孙科操持家务,照顾孩子。1936年蒋介石南下广州,为答谢当年陈粹芬在日本时的照料,特亲自修书托时任司法院院长的居正探望陈粹芬,并致送10万元,给她作为建筑房屋及养老之用。
1937年,陈粹芬的养女孙容与孙眉的次孙孙乾相爱,本来论辈分属姑侄,遭到长辈反对。但因无血缘关系,孙科也极为赞成,出面成全。孙容恢复原姓,改为苏仲英。离开孙中山后,陈粹芬一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晚年,由养女和女婿供养,与孙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60年秋,陈粹芬在香港溘然长逝,享年87岁。由于担心影响孙中山的形象,陈粹芬的丧礼颇为简单,不登报,不发讣告,葬于荃湾华人墓地。1986年年末,孙乾将陈粹芬的遗骨迁于中山县翠亨村孙氏家族墓地之内,墓碑上书:孙陈粹芬夫人之墓。
(摘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历史上那些非常情侣》 编著: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