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26-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作为老师纵有千篇佳作、万条好词佳句,要传授给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还真的无所适从。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承担了这份任务的我,就得追根溯源,摸索、探索、思考、归纳、总结,将作文教学中的心得试与分享。
一、适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想写作文
(一)习作内容要贴近童心。命题要揣一颗“儿童心”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阶段“有意思”的作文比“有意义”更重要,不妨通过有意思的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指导习作要用“儿童调”。小学阶段,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很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对学生用商量的口气,商量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通过商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让他们写。
(三)注重情境创设。可利用音像、图片、语言、表演、游戏等来创设情境。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给学生充足时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短促而紧迫的写作时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放飞,很难写出个性张扬的作文。在这一点上,美国的作文有值得借鉴之处。美国学生在写作文时,老师并不让他们当堂完成,而是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采访自己的父亲、母亲、叔叔、婶婶、邻居和父亲的同事,使他们更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人,于是一篇篇生动而充满独特感受的个性作文便写出来了。
二、積累写作材料,让学生会写作文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课标》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要求孩子们利用学校图书开放日去借阅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美文,再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跨出校门去观察、体验、感受,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要求学生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有时很多花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如动物小档案,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猪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如要记人,就抽一位熟悉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他的肖像外貌、思考他的兴趣爱好,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给足宽松空间,让学生构思作文
《语文课堂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足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学生习作的空间是无限的。生活和思维都是他有形和无形的空间,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封闭训练多一点空间,少一点统一要求;多一些自主追求,少一些规范要。这样他们就会有可选之材、可写之物、可抒之情。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要想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作文的题目就要让学生有足够大的选择余地。如果限制的太死,选材的范围太窄,学生缺乏生活见闻,自然就不想写、不愿写 ,也就写不出有个性的作文。作文《我真幸福》,学生有写自己家住进楼房的、有写父母的疼爱的、有写自己想要学习机终于如愿以偿的、有写享受营养餐的、有写学校食堂饭菜可口的......使文章折射出学生心理真实感受。
(二)表情达意自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鸡蛋。学生对于生活都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体验,有时激动、有时快乐、有时伤感......如果给了学生表达的自由,他们就能把自己这种认识体验真实自由的表现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作文,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中,实现属于自己的习作。
四、注重同步发展,让学生写好作文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教学楼,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总之,只有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自主习作的空间和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之无拘束的习作,自由自在的表达,展现他们独体个性,让小学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写属于自己的好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作为老师纵有千篇佳作、万条好词佳句,要传授给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还真的无所适从。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承担了这份任务的我,就得追根溯源,摸索、探索、思考、归纳、总结,将作文教学中的心得试与分享。
一、适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想写作文
(一)习作内容要贴近童心。命题要揣一颗“儿童心”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阶段“有意思”的作文比“有意义”更重要,不妨通过有意思的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指导习作要用“儿童调”。小学阶段,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很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对学生用商量的口气,商量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通过商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让他们写。
(三)注重情境创设。可利用音像、图片、语言、表演、游戏等来创设情境。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给学生充足时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短促而紧迫的写作时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放飞,很难写出个性张扬的作文。在这一点上,美国的作文有值得借鉴之处。美国学生在写作文时,老师并不让他们当堂完成,而是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采访自己的父亲、母亲、叔叔、婶婶、邻居和父亲的同事,使他们更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人,于是一篇篇生动而充满独特感受的个性作文便写出来了。
二、積累写作材料,让学生会写作文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课标》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要求孩子们利用学校图书开放日去借阅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美文,再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跨出校门去观察、体验、感受,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要求学生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有时很多花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如动物小档案,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猪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如要记人,就抽一位熟悉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他的肖像外貌、思考他的兴趣爱好,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给足宽松空间,让学生构思作文
《语文课堂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足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学生习作的空间是无限的。生活和思维都是他有形和无形的空间,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封闭训练多一点空间,少一点统一要求;多一些自主追求,少一些规范要。这样他们就会有可选之材、可写之物、可抒之情。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要想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作文的题目就要让学生有足够大的选择余地。如果限制的太死,选材的范围太窄,学生缺乏生活见闻,自然就不想写、不愿写 ,也就写不出有个性的作文。作文《我真幸福》,学生有写自己家住进楼房的、有写父母的疼爱的、有写自己想要学习机终于如愿以偿的、有写享受营养餐的、有写学校食堂饭菜可口的......使文章折射出学生心理真实感受。
(二)表情达意自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鸡蛋。学生对于生活都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体验,有时激动、有时快乐、有时伤感......如果给了学生表达的自由,他们就能把自己这种认识体验真实自由的表现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作文,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中,实现属于自己的习作。
四、注重同步发展,让学生写好作文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教学楼,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总之,只有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自主习作的空间和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之无拘束的习作,自由自在的表达,展现他们独体个性,让小学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写属于自己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