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农科类本科生青年导师制的实施情况,阐述了实施青年导师制的必要性、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等。
关键词 青年导师制;农学;本科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1-023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s of youth tutorial system for agronomy undergraduate,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 and achievements of youth tutori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Youth tutorial system;Agronomy;Undergraduate;Culture model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等教育扩招和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本科生导师制是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促进本科生全人教育、增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培养模式。导师制始创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其最大特点是保持师生之间友好平等的密切关系,以问题为中心,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目前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而我国本科教育采用的还是学分制。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当代大学生在学分制下逐渐暴露出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较差、发展目标不明确、思想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促使很多高校在原有教育模式下,逐步尝试、融入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一对一的引导和教育来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由于自身软硬件条件、专业设置、师生比例等存在差异,尚没有一套成熟的本科生导师制体系可供普及推广。因此,目前各学科仍需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合适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凝练可供其他院校参考的有效经验。
1 农科专业实施本科生青年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习近平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3]。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庞大,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而高校对农科大学生的培养决定着高层次农业人才的质量。但目前农科专业本科生培养普遍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首先,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农科学生普遍缺乏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同,目前农科专业很多本科生是通过高考志愿调剂而来的,对所学农科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实践能力差,对未来就业态度消极。其次,目前本科生的主体均为9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思想不够成熟,缺乏吃苦耐劳的农学精神。第三,电脑和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标配,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手机上网更加便捷,导致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和游戏,“低头族”比比皆是,人际交往能力差[4]。虽然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目前教育模式是以专业教师负责的课堂教学与专职辅导员负责的课后管理相结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分离、教书与育人工作脱节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专职辅导员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年级的学生,从精力与能力上均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不可能深入地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因此在学生眼中辅导员往往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无形中拉远了与“被管理者”学生之间的距离。本科生导师制成为目前高校解决人才培养和管理问题的一种新尝试。在课堂外,通过一个导师对少数学生在专业、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导”为主、“教”为辅,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扬州大学农学院作为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科系之一,在我国农科人才的培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近期农科学生培养过程中也遇到了上述类似问题。在参考相关高校部分专业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5-8],结合扬州大学农学院农科的专业特色及师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在农学专业试行本科生青年导师制。近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培养、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年龄与经历的优势更容易拉近与本科生的距离。目前,扬州大学农学院每年新招农学专业本科生80~90名,现有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8名,可保证青年导师与新生的比例保持在1∶ 考虑到实施的是全程导师制,即每年均有新生加入,则4年期间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保持在1∶8。
2 青年导师制实施现状
青年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主要发生在课堂之外,时间虽不固定,但相对集中于假期、周末等课余时间;指导方式较为多元化,如专业课程解疑、思想交流、科研指导、田间实践、组会汇报等,完全替代了以前学生和专业教师只在课堂见面、仅以专业授课为核心、欠缺师生互动的被动方式。青年导师制实施4年来,农学专业学生在与导师互动的主动性、频率和时间等方面均较之前极显著提高,并且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思想交流
本科生青年导师制实施的首要环节是通过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和择业观。对于大一新生,大学一年级非常重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高中阶段还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大学轻松论”等),这些均可导致大学新生在大一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不能顺利完成从高中的“要我学”到大学“我要学”的转变,而过度放松自我、懈怠学习。青年导师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并以自身经历来指引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合理地支配自由时间。此外,农科学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对“农”字的理解误区,对涉农专业就业前景的迷茫,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下降。青年導师通过解读国家政策、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农科学生培养的优势等,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及自身面临的机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导师亦通过欧美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典型实例以及我国农业领域杰出人物(如袁隆平院士)的相关事迹,结合导师自身的学习经历,鼓励和感染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追求农业科技创新。只有从思想源头纠正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和农学专业的认识误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生力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机遇和重要责任,才能激发他们在后续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2.2 学业规划
在本科生确立正确的求学观和择业观后,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就业理想等),协助学生制订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制定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学业规划。此外,即使计划读研的学生根据其选择继续深造的目标学校不同(国外大学,国内985、211院校或本校),也需因人而异制定针对性的学业规划。建议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平时认真学习英语,尽早备考雅思或托福。此外,还需结合自己计划读研的方向,在本科阶段尽早进入相关实验室开展科研实习,认真学习实验技能,培养踏实肯干、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养成查阅科研文献的习惯,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撰写科研报告或论文,并力争参与科研成果发表。这一方面可以加深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自身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经历和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成功申请国外研究生也有很大帮助。在制定明确的大学学业规划和内在的发展驱动后,学生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学好规定课程的同时,努力利用空余时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3 专业学习
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范围较广,基本包括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青年导师本身也身兼多职,既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青年导师,也承担着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青年导师制是一种建立在导师与学生情感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制度。该制度对本科生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方便学生找导师探讨专业问题,而且本科生通过平时与自己导师的交流与接触,在某种程度上逐步消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自然,加上已理解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效果。
2.4 科研实践
农科一直是扬州大学的优势学科,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氛围浓厚,可以为本科生的科研实践提供优良的条件。实施青年导师制之前,农学专业也有少数优秀的本科生选择在大二或大三时进入实验室,开展课余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部分課题组不够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甚至将其等同于免费的勤工助学学生,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科研兴趣减弱。实施青年导师制后,绝大部分本科生都积极加入导师的课题组开展课后科研工作,少部分对其他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在自己导师的指导和推荐下,顺利进入相关教师课题组参与实验。同样,由于学院制度的出台,青年导师更重视本科生课外科研实习,指导过程更有责任心和计划性。目前扬州大学农学院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仍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可直接指导本科生。对本科生而言,不仅学到了实验技能,而且学到了导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研素养和人格魅力。在优良氛围的熏陶下,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更加浓厚,对在专业方向上继续深造的意志也更加坚定。因此,青年导师制实施后,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本科生参与大学生科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科研相关赛事的人数极显著提高,青年导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奖新闻也频频出现在校院的新闻报道上,为其他本科生树立了榜样。同样,实施第一届青年导师制的农学系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也显著提高,有不少学生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更高层次的平台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扬州大学农学院青年导师制实施4年来成效显著,但毕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策略,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依据,也为其他院校和专业导师制的实行提供参考。
3.1 师生双向选择存在盲目性
目前青年导师与本科生间的组合由学院指定,二者间缺乏基本的了解。此外,新生也未接触相关专业课程,对导师的研究方向缺乏了解,这些均可能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搭配不合适,导学效果不如预期。如有学生对指定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导师对其影响力和指导效果。建议提前建立一个青年导师和学员的信息库,供导师和新生互相参考。同时,在新生入学后可开展青年导师座谈和见面会,促进师生之间进一步了解,提供双向选择机会。在师生双方研究兴趣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后,正式确立导学关系。此外,一年后可提供一次导师变更机会,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向学院提出申请,这样更有助于合理配置师生资源,充分发挥导师制的效果。
3.2 导师指导方法仍有提高空间,学生责任不够明确
虽然学院出台了本科生青年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但具体细节还不够明确。青年导师本身就肩负着科研与教学的重任,虽然工作热情高,科研经验丰富,但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缺乏与本科生交流谈心技巧、缺少干预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和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经验等。建议学院可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青年导师开展定期培训,帮助导师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有效指导本科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生,同样需要了解自己作为导师制的最大受益者,在享受导师给自己授业解惑、提供各方面帮助的同时,也需要以成员的角色主动融入导师团队,积极参与团队的相关工作,为实验室的良好运行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3 评价标准与奖励机制不清晰
总体而言,青年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不同师生组合间仍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导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多,经常关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学生在学习、科研等方面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且获得奖学金、课外科技竞赛奖项的比例也增加;极少部分导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偏少,因此效果也较差。因此,学院应制定系统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加强对青年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目标管理和评价,比如可成立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监督、考评导师工作,同时定期收集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意见反馈等。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而青年导师制的实施需要青年教师在这样一个周期长、回报低的育人环节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调动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积极性,可在细化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给予青年教师工作量的补贴,并且在职称评聘、研究生招生时给予适当优先考虑。
4 结语
自实施本科生青年导师制以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交流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方面成效显著,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本科生导师制作为现行高校教育模式下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固定模式,需要更多单位和专业的共同参与,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智萍.牛津大学现代导师制的发展史及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59-62.
[2] 楚增勇,欧璇.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看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 35(3):33-35.
[3] 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22-24.
[4] 肖明月.当代大学生上网问题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35-236.
[5] 金佩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64-65.
[6] 张藕香,谢立然,宫天辰.农林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5):43-49.
[7] 丁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5-16.
[8] 乔立娟,赵伟,王文青.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85-20487.
关键词 青年导师制;农学;本科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1-023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s of youth tutorial system for agronomy undergraduate,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 and achievements of youth tutori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Youth tutorial system;Agronomy;Undergraduate;Culture model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等教育扩招和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本科生导师制是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促进本科生全人教育、增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培养模式。导师制始创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其最大特点是保持师生之间友好平等的密切关系,以问题为中心,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目前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而我国本科教育采用的还是学分制。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当代大学生在学分制下逐渐暴露出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控能力较差、发展目标不明确、思想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促使很多高校在原有教育模式下,逐步尝试、融入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一对一的引导和教育来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由于自身软硬件条件、专业设置、师生比例等存在差异,尚没有一套成熟的本科生导师制体系可供普及推广。因此,目前各学科仍需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合适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凝练可供其他院校参考的有效经验。
1 农科专业实施本科生青年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习近平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3]。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庞大,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而高校对农科大学生的培养决定着高层次农业人才的质量。但目前农科专业本科生培养普遍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首先,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农科学生普遍缺乏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同,目前农科专业很多本科生是通过高考志愿调剂而来的,对所学农科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实践能力差,对未来就业态度消极。其次,目前本科生的主体均为9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思想不够成熟,缺乏吃苦耐劳的农学精神。第三,电脑和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标配,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手机上网更加便捷,导致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和游戏,“低头族”比比皆是,人际交往能力差[4]。虽然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目前教育模式是以专业教师负责的课堂教学与专职辅导员负责的课后管理相结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分离、教书与育人工作脱节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专职辅导员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年级的学生,从精力与能力上均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不可能深入地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因此在学生眼中辅导员往往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无形中拉远了与“被管理者”学生之间的距离。本科生导师制成为目前高校解决人才培养和管理问题的一种新尝试。在课堂外,通过一个导师对少数学生在专业、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导”为主、“教”为辅,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扬州大学农学院作为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科系之一,在我国农科人才的培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近期农科学生培养过程中也遇到了上述类似问题。在参考相关高校部分专业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5-8],结合扬州大学农学院农科的专业特色及师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在农学专业试行本科生青年导师制。近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培养、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年龄与经历的优势更容易拉近与本科生的距离。目前,扬州大学农学院每年新招农学专业本科生80~90名,现有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8名,可保证青年导师与新生的比例保持在1∶ 考虑到实施的是全程导师制,即每年均有新生加入,则4年期间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保持在1∶8。
2 青年导师制实施现状
青年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主要发生在课堂之外,时间虽不固定,但相对集中于假期、周末等课余时间;指导方式较为多元化,如专业课程解疑、思想交流、科研指导、田间实践、组会汇报等,完全替代了以前学生和专业教师只在课堂见面、仅以专业授课为核心、欠缺师生互动的被动方式。青年导师制实施4年来,农学专业学生在与导师互动的主动性、频率和时间等方面均较之前极显著提高,并且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思想交流
本科生青年导师制实施的首要环节是通过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和择业观。对于大一新生,大学一年级非常重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高中阶段还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大学轻松论”等),这些均可导致大学新生在大一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不能顺利完成从高中的“要我学”到大学“我要学”的转变,而过度放松自我、懈怠学习。青年导师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并以自身经历来指引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合理地支配自由时间。此外,农科学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对“农”字的理解误区,对涉农专业就业前景的迷茫,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下降。青年導师通过解读国家政策、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农科学生培养的优势等,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及自身面临的机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导师亦通过欧美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典型实例以及我国农业领域杰出人物(如袁隆平院士)的相关事迹,结合导师自身的学习经历,鼓励和感染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追求农业科技创新。只有从思想源头纠正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和农学专业的认识误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生力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机遇和重要责任,才能激发他们在后续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2.2 学业规划
在本科生确立正确的求学观和择业观后,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就业理想等),协助学生制订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制定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学业规划。此外,即使计划读研的学生根据其选择继续深造的目标学校不同(国外大学,国内985、211院校或本校),也需因人而异制定针对性的学业规划。建议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平时认真学习英语,尽早备考雅思或托福。此外,还需结合自己计划读研的方向,在本科阶段尽早进入相关实验室开展科研实习,认真学习实验技能,培养踏实肯干、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养成查阅科研文献的习惯,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撰写科研报告或论文,并力争参与科研成果发表。这一方面可以加深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自身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经历和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成功申请国外研究生也有很大帮助。在制定明确的大学学业规划和内在的发展驱动后,学生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学好规定课程的同时,努力利用空余时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3 专业学习
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范围较广,基本包括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青年导师本身也身兼多职,既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青年导师,也承担着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青年导师制是一种建立在导师与学生情感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制度。该制度对本科生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方便学生找导师探讨专业问题,而且本科生通过平时与自己导师的交流与接触,在某种程度上逐步消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自然,加上已理解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效果。
2.4 科研实践
农科一直是扬州大学的优势学科,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氛围浓厚,可以为本科生的科研实践提供优良的条件。实施青年导师制之前,农学专业也有少数优秀的本科生选择在大二或大三时进入实验室,开展课余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部分課题组不够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甚至将其等同于免费的勤工助学学生,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科研兴趣减弱。实施青年导师制后,绝大部分本科生都积极加入导师的课题组开展课后科研工作,少部分对其他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在自己导师的指导和推荐下,顺利进入相关教师课题组参与实验。同样,由于学院制度的出台,青年导师更重视本科生课外科研实习,指导过程更有责任心和计划性。目前扬州大学农学院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仍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可直接指导本科生。对本科生而言,不仅学到了实验技能,而且学到了导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研素养和人格魅力。在优良氛围的熏陶下,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更加浓厚,对在专业方向上继续深造的意志也更加坚定。因此,青年导师制实施后,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本科生参与大学生科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科研相关赛事的人数极显著提高,青年导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奖新闻也频频出现在校院的新闻报道上,为其他本科生树立了榜样。同样,实施第一届青年导师制的农学系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也显著提高,有不少学生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更高层次的平台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扬州大学农学院青年导师制实施4年来成效显著,但毕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策略,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依据,也为其他院校和专业导师制的实行提供参考。
3.1 师生双向选择存在盲目性
目前青年导师与本科生间的组合由学院指定,二者间缺乏基本的了解。此外,新生也未接触相关专业课程,对导师的研究方向缺乏了解,这些均可能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搭配不合适,导学效果不如预期。如有学生对指定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导师对其影响力和指导效果。建议提前建立一个青年导师和学员的信息库,供导师和新生互相参考。同时,在新生入学后可开展青年导师座谈和见面会,促进师生之间进一步了解,提供双向选择机会。在师生双方研究兴趣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后,正式确立导学关系。此外,一年后可提供一次导师变更机会,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向学院提出申请,这样更有助于合理配置师生资源,充分发挥导师制的效果。
3.2 导师指导方法仍有提高空间,学生责任不够明确
虽然学院出台了本科生青年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但具体细节还不够明确。青年导师本身就肩负着科研与教学的重任,虽然工作热情高,科研经验丰富,但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缺乏与本科生交流谈心技巧、缺少干预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和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经验等。建议学院可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青年导师开展定期培训,帮助导师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有效指导本科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生,同样需要了解自己作为导师制的最大受益者,在享受导师给自己授业解惑、提供各方面帮助的同时,也需要以成员的角色主动融入导师团队,积极参与团队的相关工作,为实验室的良好运行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3 评价标准与奖励机制不清晰
总体而言,青年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不同师生组合间仍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导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多,经常关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学生在学习、科研等方面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且获得奖学金、课外科技竞赛奖项的比例也增加;极少部分导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偏少,因此效果也较差。因此,学院应制定系统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加强对青年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目标管理和评价,比如可成立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监督、考评导师工作,同时定期收集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意见反馈等。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而青年导师制的实施需要青年教师在这样一个周期长、回报低的育人环节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调动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积极性,可在细化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给予青年教师工作量的补贴,并且在职称评聘、研究生招生时给予适当优先考虑。
4 结语
自实施本科生青年导师制以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交流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方面成效显著,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本科生导师制作为现行高校教育模式下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固定模式,需要更多单位和专业的共同参与,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智萍.牛津大学现代导师制的发展史及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59-62.
[2] 楚增勇,欧璇.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看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 35(3):33-35.
[3] 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22-24.
[4] 肖明月.当代大学生上网问题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35-236.
[5] 金佩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64-65.
[6] 张藕香,谢立然,宫天辰.农林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5):43-49.
[7] 丁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5-16.
[8] 乔立娟,赵伟,王文青.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85-2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