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差异。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工作应该怎样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以生为本的要求,做好学生管理共组是班主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基于“以生为本”的视角,对班主任管理班级做出一些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以生为本班级管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243-01
1 班主任“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1.1 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释。班主任的言行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往往首先从教师身上开始,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凡答应了的事,一定要按时去办,办不了的事,一定要有个交代。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有关班级的工作及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班主任在班级的活动不迟到才能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不睡觉,自己就不应该讲完课趴在桌子上。只有在这种状况下,班主任的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如果教师教育学生时满口大道理,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而自己的言行却是另一种模样,效果就会完全相反。总之,在培养和形成班级精神过程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全班学生。
1.2 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则表现为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厌学、逃学、焦虑、学校恐怖症、自杀倾向、自弃行为、社交困难、精神紧张、抑郁等等。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有将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班主任,一定要抓好学生的心理工作,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心理教育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优良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成功学习的基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做到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对班级学生数、男女比例、多少孩子是单亲家庭、多少孩子早恋、多少孩子内向、多少孩子参加学校社团组织都要了如指掌。班主任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在谈心中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爱心的自然表露。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才会使谈心收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据心理学研究,气质为胆汁质、性格为外向型的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孩子多动、性急、暴躁、倔强、情绪易激动,对自己的不良行为难以控制。班主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教育他们学会用转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只有认真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心理以及行为动机,才能对症下药。
1.3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
首先,对于班级的优等生,优等生是班级里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优秀学生遇到的鲜花和掌声比较多,是容易出心理问题的一个群里,他们往往比较自负,交往能力比较差,嫉妒心理比较突出,有些产生焦虑心理。对于这些优秀生,教师应该进行做人教育。比如,教学生谦和、礼貌,懂得感恩、保持虚心等等。其次,对于问题学生和后进生,“问题学生”和“后进生”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生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意志薄弱等原因,班主任要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包括家庭环境、性格品德、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情况,以便摸清底细,从而对症下药,保证疗效。“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受排斥、遭冷眼的体验较多,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不能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查明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案例:启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不是做小动作,就是说话影响别人学习,作业不愿做,常常写不完作业,有时还抄袭,书写相当潦草。于是,班主任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个同学、父母、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只是口头答应,仍一如既往的犯错,毫无改进。后来,班主任让他每天收同学们的作业,给予他期望和责任,慢慢的他开始写作业了,由完不成到完成,由抄作业到制止他人抄作业。
1.4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从其身份上看,首先是一个“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应该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尊重学生,传统教育中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先,与家长处好关系,传统的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多是班主任的“一言堂”,以说成绩、找问题为主要内容,报告后进生的违纪行为,从而产生“教师向家长汇报,家长找学生算账”的不良效果,致使一些学生怕老师找家长,后进生的家长也怕见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状况,同时也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通过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把各种各样的问题讲清楚,争取家长的配合,群策群力,做好学生工作。既融洽了班主任和家长的感情,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近况,为教育的针对性提供前提条件。其次,与学生交心。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尊重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老师决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尖刻地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心里即使有再大的气,也要压住,学生的人格与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
2 结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高中班主任应努力适应新课改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角色,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尽快转换自身的角色,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断改善育人环境、教育方式,还应不断充实班级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卞红.论中学班主任专业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 薛彦华.教育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陈晓平.关于班主任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科教文汇,2009.
[4] 温忠华.新时期农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关键词:以生为本班级管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243-01
1 班主任“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1.1 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释。班主任的言行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往往首先从教师身上开始,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凡答应了的事,一定要按时去办,办不了的事,一定要有个交代。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有关班级的工作及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班主任在班级的活动不迟到才能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不睡觉,自己就不应该讲完课趴在桌子上。只有在这种状况下,班主任的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如果教师教育学生时满口大道理,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而自己的言行却是另一种模样,效果就会完全相反。总之,在培养和形成班级精神过程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全班学生。
1.2 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则表现为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厌学、逃学、焦虑、学校恐怖症、自杀倾向、自弃行为、社交困难、精神紧张、抑郁等等。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有将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班主任,一定要抓好学生的心理工作,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心理教育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优良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成功学习的基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做到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对班级学生数、男女比例、多少孩子是单亲家庭、多少孩子早恋、多少孩子内向、多少孩子参加学校社团组织都要了如指掌。班主任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在谈心中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爱心的自然表露。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才会使谈心收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据心理学研究,气质为胆汁质、性格为外向型的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孩子多动、性急、暴躁、倔强、情绪易激动,对自己的不良行为难以控制。班主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教育他们学会用转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只有认真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心理以及行为动机,才能对症下药。
1.3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
首先,对于班级的优等生,优等生是班级里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优秀学生遇到的鲜花和掌声比较多,是容易出心理问题的一个群里,他们往往比较自负,交往能力比较差,嫉妒心理比较突出,有些产生焦虑心理。对于这些优秀生,教师应该进行做人教育。比如,教学生谦和、礼貌,懂得感恩、保持虚心等等。其次,对于问题学生和后进生,“问题学生”和“后进生”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生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意志薄弱等原因,班主任要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包括家庭环境、性格品德、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情况,以便摸清底细,从而对症下药,保证疗效。“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受排斥、遭冷眼的体验较多,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不能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查明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案例:启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不是做小动作,就是说话影响别人学习,作业不愿做,常常写不完作业,有时还抄袭,书写相当潦草。于是,班主任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个同学、父母、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只是口头答应,仍一如既往的犯错,毫无改进。后来,班主任让他每天收同学们的作业,给予他期望和责任,慢慢的他开始写作业了,由完不成到完成,由抄作业到制止他人抄作业。
1.4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从其身份上看,首先是一个“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应该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尊重学生,传统教育中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先,与家长处好关系,传统的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多是班主任的“一言堂”,以说成绩、找问题为主要内容,报告后进生的违纪行为,从而产生“教师向家长汇报,家长找学生算账”的不良效果,致使一些学生怕老师找家长,后进生的家长也怕见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状况,同时也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通过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把各种各样的问题讲清楚,争取家长的配合,群策群力,做好学生工作。既融洽了班主任和家长的感情,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近况,为教育的针对性提供前提条件。其次,与学生交心。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尊重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老师决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尖刻地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心里即使有再大的气,也要压住,学生的人格与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
2 结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高中班主任应努力适应新课改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角色,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尽快转换自身的角色,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断改善育人环境、教育方式,还应不断充实班级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卞红.论中学班主任专业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 薛彦华.教育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陈晓平.关于班主任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科教文汇,2009.
[4] 温忠华.新时期农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